• 6

請問房市泡沫的定義

常常看到房市泡沫的說法 請問達人

泡沫一定是指跌價 那你認為跌多少才叫泡沫

民國80年左右 股市第一次上萬點後曾經暴跌過 至於幾趴 有人記得嗎? 單指台北..


不管跌幾趴才算泡沫 但是至少我的想法是 泡沫時是沒有人會想去買房子的 毫無慾望

這是泡沫時的必然心態

金融危機 為什麼沒發生泡沫 因為大家在"等"

存著"等"這種心態 那肯定是要破功了

請問sars時 你有買房子的慾望嗎 所以當時就跌滿多了

不過sars持續不久 不然就真的會看到泡沫
2010-04-17 20: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市泡沫 定義
泡沫的定義好像跟你想的相反…

泡沫是漲太多、太快、太兇… 所以大家都不是自需,只是想要買來轉下一手的… 所以一直把價錢推高,但實際上大家都在那想要賣,這才是泡沫… (價錢漲的速度像吹泡泡、很快,又很輕鬆… 但背後沒真的需求,大家發現難賣,找不到下一隻老鼠的時候,一起賣,就又像泡泡被刺破一樣,價錢也是跌很快)

(就像最後房市熱,說穿了,有多少是自住的?不都是大家在想 "現在買,一定漲,之後賣人一定賺…" 覺得現在不買一定會虧到,這樣的投機心態嗎?所以說泡沫時沒人買?嗯,好像不是這樣喔…)
投資需求遠大於實質需求就是泡沫了

現在台灣是不是呢

去問問仲介就知道自住件多還是投資件多
----
轉貼
鳥戲

  這是四十多年前發生的一段真實故事,今天再重提它,
仍然是記憶猶新。歷史就像似一片轉盤,四十年風水輪著轉。
確實它曾以不同的面貌重複地出現,只不過是換個方式或轉
個方向而已,如果再仔細分析其實質內容,仍然相當類似。

  話說四十多年前,有一群港商,該形容它是個商業集團!
很有計畫地在台灣演出一齣很成功的鳥戲。沒有人洞悉,也
沒有人揭穿,整個故事過程有點像在變魔術一般,甚至不漏
一點破綻,也不留下任何一點痕跡。在短短的兩年間,就能
把帶來的五百萬美金變成兩參千萬抱走了。

  事情之經過蠻單純,沒什麼曲折更沒什麼花招,起先有
一群港人來到台灣,到處收購文鳥和十姊妹,別的鳥他們一
概不買,只買這兩種鳥。縱然再漂亮的如鸚鵡、八哥、藍鳥
他們全都不要。倒不是說什麼價格他們都會接受,要在他們
所界定的價格以下他們就會買。買下這些鳥到底是幹什麼?
沒人知曉,也沒有人追究這些鳥被送到那兒去,只聽說是要
外銷。也沒人去懷疑這種說辭。過沒多久,台北街頭道路的
轉角處及菜市場的兩端,開始有人在擺攤賣鳥,賣的也只有
這兩種鳥,文鳥和十姊妹。同時,他們也買鳥,比方說他賣
的是一隻一百元,而他願向你買八十元,蠻合理的!只要你
有這兩種鳥可以賣給他。

  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就這樣子漸漸傳開 來了,價格也在
逐漸地上揚,鳥又會生蛋,蛋孵小鳥,養一陣子又可再出售。
有人開始合計這種生意的成本效益,還相當的合算。大處懵
懂盲從,小處精打細算,喜歡玩金錢的遊戲,是台灣人共同
的通病。聽說有這種穩賺不賠的生意可做,三更半夜顧不了
穿衣服,也會跑去爭奪。台灣人的賭性又很兇悍,風神氣也
特別重,要賭嘛就要賭大一點的,賭得太小有失面子。如此
一來這一場鳥之戰爭就無可避免了。

  開始時也只有在台北的街頭可以看得到有人在擺攤賣鳥。
很快地,全台各地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賣鳥人的影子。
無論在農村,在城市的屋頂,也到處可以看到大型的鳥屋,
個個都是非比尋常,一籠少則千隻,多則上萬隻。鳥屋的設
備也愈來愈求講究,也開始注意到飼料的營養,以前在漁市
場視若垃圾的烏賊軟殼,現在也賣得了錢。據說這種烏賊的
軟殼可以讓鳥的生育率增高,鳥蛋的孵化成功率也相對提高,
大家開始討論飼料的配方,真把它當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業在
經營。

  幾乎每個星期每個月價格都會上揚,一隻一百元的文鳥,
一百二、一百五、兩百地往上昇。過了一年,文鳥的價位已
飄昇到五六百元一隻,偶而還會有缺貨的現象。台灣各地都
在討論鳥經,若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不談點鳥事就會讓人
覺得乏味!不知趣!沒水準!能提供你秘方讓你的鳥兒多生
幾次蛋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有學問的人。能提供你,讓你的
鳥兒一次能多生幾顆蛋的人,便是你的大恩人。鳥兒也開始
被人用來計算財富的單位,你家養幾隻鳥呀?如果是很多的
話,人們會投以羨慕的眼光。

  這齣戲足足上演了兩年,文鳥的價格已經上飆到了每隻
一千二,當然這是頂高的天價,也有人賣一隻一千元。那些
大戶仍然相當惜售,惜售的理由很簡單,在他們的想法裏,
只要再渡過幾個月,他的財富又可增加一倍,如果抽出其中
一部份出售,將來增加財富時,力道就會減低了許多,心裡
想到這一層,自然就惜售了。正當大戶人家惜售的時候,那
些港商,已暗地裡偷偷地把他們的鳥兒全部拋售,賣出的價
格將近原先買進時的十倍,扣掉其花在人事上的費用及炒作
買進賣出時的損失,核算下來所得的利益,幾乎是原先的五
倍。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全部所賺的錢匯走了。港商走了,從
沒有人再想到外銷的事情,人們仍然一窩蜂地在討論孵蛋、
漲價的事。道路的轉角處仍然在擺攤,市場的兩端仍然有人
在賣鳥。只是買鳥的人比往日稀少些,價格仍有小幅度的起
起落落。賣飼料的商店人來人往仍然熱鬧非凡,大家還是圍
繞在生蛋與孵蛋的話題上。

  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養鳥人聚在一起的時間突然
減少了許多。聚在一起的時候,氣氛也有點兒凝固,說不上
來是那兒不對,像似走在亂石堆中,繞來繞去怎麼也繞不出
去,該怎麼辦呢?沒有人拿得出主張來,每個人都垂頭喪氣。
怎麼會是這樣子呢?才個把個月,原來還是一千元一隻的,
現在竟連五百也賣不出去,這怎麼可能呢?大家都在問同樣
的問題。路邊的攤子換了,換成了烤鳥攤,文鳥還可以賣點
錢,一對文鳥尚可賣得三五十塊錢,十姊妹就沒那麼幸運了,
攤子上烤的鳥,大部份是十姊妹!還有些大戶,顯然尚未完
全死心,仍再跑飼料行繼續餵養,心裡還期盼會有奇蹟的出
現,到處打聽所謂的外銷路子,只要有一點點蛛絲馬跡可尋,
也會不辭辛勞地去找。希望能找得出出路子來,每次都很失
望地回家。問了一家一家的貿易商,竟然沒人聽說過有人在
做鳥的外銷生意,當初怎麼會有人謠傳說養這些鳥是為了外
銷呢?左思右想總想不出所以然。絕望了!再也不跑飼料行!

  心中簇然萌生一股慈悲的心腸:「放生」!回家後,把
鳥籠的大門一開,讓幾百萬的財富,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
翔。尚有幾隻鳥還想賴在籠裡不走,索性大門不關,任你高
興飛嘛就飛!若想留在家裡,也不反對!只是不再供應飼料
罷了。

  總的來說,養鳥的大戶大部份家裡都還有點兒閒錢,縱
然虧了點錢,還傷不到元氣。尚有人變賣房子來買鳥,也有
人變賣地產來買鳥,但少有人靠借貸來買鳥。因此,為了這
一波而「傾家蕩產」的人不多,有正業的人也只是把養鳥當
成副業,本來沒正業的人,名正言順地就把養鳥當正業,等
沉靜見底後,一切又恢復原來的樣子,又失業在家了!至於
打游擊的散戶,本來就抱著玩票的性質,是虧是贏也比較無
所謂。其實,這樣的劇情不斷地在台灣社會上演,只是劇中
的主角,文鳥與十姊妹換了其他的項目罷了!
---------------------------------------------------------------
會不會從文鳥換成房子呢? 你認為呢?

sean1972 wrote:
投資需求遠大於實質需...(恕刪)


這故事真感人肺腑...

不過當年是「一小群」港商收購了「全台」的文鳥。

請問現在是「哪一小群人」收購了「全台」的房屋?

盼請釋疑,多謝。
Stock 只要走下坡的話~ 房市不會太好過~

因為 萬一 Stock 一反轉的的話~大概半年內~就會慢慢有人為了換現金 賣房子

又或者是~因為買第二間房~Stock不錯時都可如期繳房貸~萬一投資失利

沒多餘的錢~來週轉的話~就會 不計價 的殺出來~


Stock 你覺得會一路上漲嗎!? 近十年已經碰到 網路泡沫 & 金融海嘯

相信我 那些 房價創新高的豪宅~根本不是我們受薪族可以買的起~看看就好~

有人看多 有人看空 端看口袋有多少~ 太淺的 別去亂碰 高難度的

北林 wrote:
常常看到房市泡沫的說法 請問達人

泡沫一定是指跌價 那你認為跌多少才叫泡沫
...(恕刪)



『泡沫』不是指跌價吧


應該是說

沒有支撐力的價格 就是泡沫



至於當前的價格究竟有沒有支撐力?

請各位繼續討論

謝謝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苦行僧001號 wrote:

不過當年是「一小群」港商收購了「全台」的文鳥。

請問現在是「哪一小群人」收購了「全台」的房屋?

盼請釋疑,多謝。



如果硬要玩文字遊戲鑽牛角尖~那顯然是不夠了解這篇故事的真諦.


如果一個投資客手上可以有300間房子在台北市,你覺得不會對價格有極大的影響?

他只要一區有十幾棟就夠了,再投資一間法拍屋拉高區域價格,以購屋交易資訊如此不透明,民營銀行貸款利率/成數如此寬鬆的現在~

對價格不會有極大的影響?


請對自己的理解力有點信心好嗎?再多想想,加油.


P.S.那還是只有一個投機客而已,還沒提到其他千千萬萬個投機客喔(黃X義).
看到樓上的白文鳥跟十姐妹

讓我想到我有記憶的兩件事
一是紅龍,不知有人有印象這一種魚嗎?長的其貌不揚,貴的時後一隻小隻的7-8公分也要兩萬多喔

更久以前的是養蘭花,黑幫為了蘭花都快火拼起來了

白文鳥跟十姐妹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過
不錯的好文章,值得推薦!!!!!!!!!!

1515151515
現在這個房市狀況是個很複雜的局

有膽識有實力的人還是可以賺到$ (因為政府這個大莊家強力做多)

要讓這群既得利益者承認有可能會泡沫. 別傻了. 早點睡吧 ~ 這就像是狗吠火車沒用呀~

在一片政治+商人利益優先的施政考量下. 他們會讓房地產下來嗎 ?

以我一個小小無產階級的上班族來說. 與其在眾多火坑中選一個比較不燙的跳. 不如好好累積實力等待機會的到來

短期內除非是發生大規模的社會動擋或國際性的經濟蕭條. 要大回檔的機會比較低

但只要小跌到要之前的起漲點高2~3成我就會買 (目前是漲5成以上)

而且依據測不準定律. 你永遠無法預期何時會真正回檔或泡沫

建議樓主不要沒事找事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