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近的紛紛擾擾,對於房價問題大家流於不理性的批評,其實社會上真正需要的是比較健康的建議。對於無殼蝸牛的訴求,我可以充分理解,在我十年前剛上台北時,我也是身無分文,四處租房子,但是,在五年後我從小套房開始買起,住進去像是鳥籠一樣的房子,但是心裡比較扎實了,這幾年隨著收入成長,慢慢換了比較大間的房子。其實,人生是需要努力的,在年輕時應做好一些人生規劃,慢慢累積自己的財富,看了多少年輕人賺到第一筆小錢就先去買LV,第一筆大一點的前就去買車,背車貸,試想,這樣子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呢?
大家現在都被媒體誤導,看看那些嫌房子貴,買不起的人,他們怎麼過的呢?無殼運動發起人李先生,賣掉中和房子想去天母買房子,嫌貴?這個邏輯真的不通,天母本來就比中和貴阿!一個許姓女名嘴,一天到晚說自己買不起房子,一家幾口擠小房子,負債千萬元,但是,他們是玩股票失敗而造成如此的阿!還有教授一天到晚罵投資客,自己也有三個房子,哈哈!這個也是銀行定義的投資客囉。
這期萬寶有一篇文章寫到這件事,他們定義這件事情為「反好野人(台語)」,相當有趣的觀點!大家去想想,現在這些人提到要在台北蓋平價住宅給人民,好阿,我拍手叫好,但是,一定要給我一戶,我找人頭也要弄一戶,好了,大家都要阿,那要怎麼分阿?平價住宅租給人民,好阿,我也要租,大家都要租,那要怎麼分呢?平平納稅金,大家都好手好腳的,為何有人可以享這樣的福利呢?難道這樣就達到這些人訴求的公平嗎?我不知道這樣的訴求要怎麼落實。有些人建議要升息,我先罵ooxx,為什麼?全台灣有幾百萬房貸戶,我也是房貸戶,一升息就增加我家庭的負擔,哪個白癡幹嘛提這種害死一堆人的建議,房價還沒往下掉,就讓房貸戶苦哈哈了。
其實,我倒是希望大家可以朝向比較正面的方向去看這些問題,媒體也可以朝比較正面去報導這些事,像最近東森財經都會報一些比較便宜的房子,其實台北市區比較差的物件還是有價格合理的物件,大家可以比較務實的去看居住這件事情,不要一天到晚想著要住帝寶級的房子,又嫌公設高,又嫌太貴。只要用心,努力去累積,大家都可以逐夢去踏實,真的,人生的際遇很難說,不過還是務實的去過日子,不要隨這些議題去增加人生中的波瀾。
5年前買的套房不知道現在多少錢了
但是假如是現在
你還買的下去嗎
--
其實很多人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
像樓上的大大就是
反高房價何時變成反好野人了
因為高房價只有好野人買的起嗎
如果房價低一點
這些好野人不就可以買更多房子了嗎
Player wrote:
1. 避免建商玩槓桿,借一堆錢來蓋房子.利息哪裡來?肯定從"房價"動手.所以囉,採用跟一般人房貸的比例成數來計算,並用他們自己的資產來抵押借款,這樣自然他們就不能用10億元來玩100億甚至1000億的槓桿.
2. 房屋稅要用"累進制",當名下有超過幾棟,那稅金給他來個超高.看有哪些投資客敢在手中握一堆房子?
...(恕刪)
這麼簡單的方法,所有人都想到了我們偉大英明的政府就是想不到
只想到蓋1坪18萬的平民住宅,或是釋出好幾百億或千億的優惠貸款讓人民去負擔
已經高到離譜的房價,然後讓建商能在金融風暴大家都沒飯吃的時候還能發出好幾個月
的年終獎金~
到底是我們的政府太白癡還是他覺得我們人民都是白癡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