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大都建議提高利率、加稅....以控制房價泡沫,但我覺得這些也許效用不大,也許傷及自住民眾,如果能先對貸款額度和成數或寬限期作調整才是控制泡沫的最好方式。
因為此兩項都會造成投資客過度擴張信用、增加槓桿,而在目前薪水負成長的時空背景下此兩項對一般的自住百姓沒有實際的幫助。
試想如果1000萬的物件,以1150萬賣出,差價150萬,自備兩成的話,只要準備200萬,這樣獲利率就高達75%。
如上例寬限期內只付利息不還本,一年只需付利息8~16萬,平均一個月才7千~1萬3。
因此就算是利率提高一倍,投資客撐個一年半載應該也沒有問題。而自住在寬限期後繳款金額將數倍增加,如果利率再調高可能就會面臨法拍之命運。
--
政府建立法律制度,讓租屋客的權益有良好的保護… (而不是現在都只是形式上的保護... i.e. 租金延遲繳付寬限期) 並推行國人租約簽訂的習慣,落實租金報稅…
---
作法,我覺得以政府帶頭,在特定精華地區提供有保障的中低價國宅,不以便宜價錢出售 (會被有心人士轉賣),而是以 "出租" 的方式來作… 提供 "模範" 好房東的高標… 讓租屋族有個基準點可比較…
國宅可以像運彩,以標案的方式,標給建商承包營造 (國宅所有權為國家所有),並交付專業管理公司代管房客…
政府規定國宅重要的政策… 例:租金上限 / 不可轉租 / 租期長短 / 租約有限定繼承 / 重大災禍處理 等… 而合作的管理公司,租金為他們的營業收入... (類似二房東、得付營所稅) 而國宅房客落實租金 抵扣 個人所得稅…
---
我是認為:投資客之所以撐得下去,就是一:租金收入夠低利息啊… 跟二:"租不如買" 被大家廣為流傳… 租到最後都一定會買… 撐得夠久,還是有人買… 所以房價易漲難跌…
但租屋市場正常化… 投資客租金回收少 (要付所得稅、還要跟中低價的國宅比租金、還要跟中低價的國宅比服務),客源少 (買不如租)… 自然投資客退出房屋市場… 房價回跌合理、可跟國宅租金平衛的價位…
降低貸款成數~請試算一下如果降低到五成~你能買得起的房子會變成多少價位的呢??
而屋主的心態 : 除了有資金缺口的~誰願意低價賣房子?就算低價賣房子~也不願意虧錢賣房子~就算虧錢賣房子~也不會願意賣房子拿不到錢回來~我想請教現在希望房價跌的各位~你們希望房價跌到多少?跌一成?兩成?三成?如果你是自住的屋主~你願意比你買價低多少賣?一成?兩成?三成?人性都是這樣~你買多少也不會希望虧錢賣的~除非你真的缺錢~假設今天你有房子~因為利率漲了~稅變重了~你就願意比你買價低一成~兩成~三成賣嗎?告訴你~你不會願意的~除非你已經被高利貸追殺了~
除了投資客跟沒買房子的人~你們是不是忘記有原本就是自住的那些屋主?也許他們會有換屋的動機~也許本來他們買房子就很撐了~加他們的稅~漲他們的利率~將心比心~今天是你們沒買到房子~這些錯不是他們造成的~而後果卻要他們來負擔~
房價高~是誰的錯?政府的錯?因為貸款成數高所以投資客很好下手?以前陳先生時期甚至可以全貸超貸~還沒人要買呢 ! 因為經濟差 ! 優惠房貸也是陳先生時期開始的 ! 標地~你只要看淡海~林口~三峽~新莊~新板特區~就知道那時期標了多少地 ! 建商的錯 ? 沒人買他連賣都賣不掉~漲個頭~投資客的錯 ? 沒人買他連下手都不敢~還投資呢~房仲的錯 ? 拜託~買房子出價的是你們~賣房子價格也是你自己開的~但是~但是~房價高為什麼別人買了~你買不起 ? 買房子靠長輩資助的佔滿多的~但是也有自己賺錢自己買的~你們不能不見得別人不能~有人說房子超過人民所得比例太多了~每間房子的條件不一樣~好的東西會有強的人先下手~房子不比股票~股票每張都一樣~貼到牆壁都是一樣醜~你用不同價格買到一張同公司的股票都是同樣的一千股~不會有差別~但是同間房子~你每個時期去看他~地段~屋齡~格局~裝潢~交通~學區~都有可能不一樣~而且每一間都是不一樣的條件~更多人想要的地方他當然上漲~沒人要的地方他當然漲不上來甚至下跌~
真的別做傻事了~找方法增加自己的財富遠比做那些傻事好~有看過萬華那邊的遊民嗎?他們在那邊餐風露宿那麼久~政府都沒幫他們能買到房子了~更何況你們只是去像是露營一樣睡個幾天~連發起人都知道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買得到房子~最近還買在天母~如果他真的那麼憂國憂民~先來個響應房價過高~體恤人民~鍋貼特價一個兩塊錢吧XDDDD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