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破除房市過熱時期各種謬論(加入新論點)

這是幾個月前和今天發表的看法,再拿來戳破某些投機客又漸漸浮出的謬論:

1.房市每年漲天天漲永遠漲,都會區薪水房價比漲超過10是正常,跌就是政府打壓?

答:(7/10)症頭就在利率,低利率,而且平均值超過5年以上,這才是重點,其他的優惠房貸啥的都只是配角,只要央行不要揣摩上意,專業判斷平衡進出口產值,該怎麼微調/升/降利率,不健全的市場,投機客就會像骨牌一樣,樹倒猢猻散.因為現在的房價背離薪水平均值太多(請城鄉分開計算),已經價量背離到了一個程度(請勿舉少數例子),所以根本不用討論他是不是泡沫,因為他就是個大泡沫!

利率就是那個決定泡沫生命週期的關鍵.

2.現在的台北房市是市場機制, 供需問題;東京房價更高,市井小民根本買不起,交通改善及大眾運輸的便利性成為日本政府的解決之道...

答:(5/23)就是在台北市工作,難道你要住到桃園新竹嗎??那是個人選擇,沒有對錯.
再說一次,如果這些人(大部分是投機客)大言不慚的談"買不起就滾出去"似是而非的言論以前,請:
支持政府不要用政策阻擋利率升降,該升就升,該降就降,回歸到真正市場機制,

請注意"真正市場機制",不要搞半調子,只因為經濟數字好看,還有少數建商的利益.

3.房價低,手頭現金多的投資客、投機客、大盤、房產、保險公司,買更多房子進來囤,最後被剝皮的仍是市井小民,是真的嗎?

答:(6/19)如果利率在4%~6%以上(其實3%就夠了)~他賺的到嘛?他敢賺嘛?光每各月負的利息就吃不消了吧,可能等到下隻老鼠之前就斷頭了吧~要不就平盤賣出吧?

如果在股票市場賺這麼多~相信沒人說啥=>股票不是必需品

4.趕快升息趕快回檔,我想買房子。最好是台北市有一個叫什麼安區的跌到我買得起,在我買得起以前沒有別人也想買,在我買好以後,很多人都跟著也想買。

答:(12/4)典型的二分法反串文.聰明如您應該能理性分辨.

如果你買來自住,買入價你會介意,賣出價你會認命.這才是真的自住客.(投資?!留給專業的金融商品吧)

P.S.房市過熱可以用高額土增稅,資源分散,課第二間房高額稅率降溫.其實很建議這樣做,也有想過,可是想想立委那關,有人覺得過的了嘛?我覺得光要交付審查就會憑空消失了.

==================================================================
補充:政府拼經濟的想法很對,我非常支持,但方法是錯的.因為領導人只要看"數據",那麼行政單位就只會給"好看的
數據",方法呢?就是用寬鬆貨幣政策把錢逼出來,但是熱錢有無扶植大量企業養雇員增加勞動力,減少失業率麼?沒有.那熱錢到哪兒呢?

熱騰騰的股市和漲過頭的房產業=>這樣就可以維持GDP"數據"不墜,至少短期是這樣.不過此法無異於殺雞取卵.

因為放任寬鬆貨幣政策加上稅制不均,已經讓貧富差距急劇擴大,之後就不只是小小房產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因為資本主義本來就是靠生產/消費模式運作.如果貧富差距嚴重到一個程度,就會造成通貨膨脹之後的通貨緊縮(因為大量消費人口消失/少子化),企業大量倒閉銀行倒閉,金融風暴爆發.到時候任何的貨幣政策都不會管用(利率都已經趨近0%了),之後就是左派勢力興起,然後=>戰爭.

歷史絕對不會成為歷史,因為人們總是健忘的.

正解應該是(前提是要繼續施行資本主義):
1.經濟策略:鼓勵熱錢扶植高附加價值新興產業,落實產業轉型(像韓國),向大陸開放速度需謹慎(握籌碼)
2.股市/房產:不鼓勵熱錢無止境投入股市(應課征證所稅)/房產(應課征高額空屋稅/地價稅),忠實調節利率
3.貧富差距:贈遺稅既然已經降到10%,就應該像美國一樣,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查到你的稅.而且等經濟情勢
好轉後必須提升稅率(一個小孩子沒長大就多個幾十億要幹麻??這些錢原本是要給已縮衣節食的社福機構)

P.S.如果再不管,盤根錯節的政商巨獸只會綁架政府(更有錢關係就更緊密).到時候連反對的聲音都聽不見.









2009-12-04 23:07 發佈
也不過是抒發個人想法罷了, 像這樣的評論言論, 個人覺得都過於武斷, 這又不是學校上課作業, 有標準答案.

怎樣是對, 怎樣是錯, 只能最終由歷史來證明,

房價現在到底是高點還是低點, 是否正在泡沫, 還是只是在初升段? 只能事後由歷史來證明.

現在說的都好像是在算命, 猜中猜不中反正各有50%機會.

只是搞不清楚別人的言論, 為何可以由樓主來評斷對錯, 您是諸葛亮再世還是有何英明神武, 過人智慧. 天下大勢您

講了算? 國策顧問, 行政院長真該請您做.

房價有漲就有跌, 這是我唯一能接受的事實, 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能確定的只有

爭氣與不爭氣

還有越印越多的鈔票...
sttit wrote:
這是幾個月前和今天發...(恕刪)


分析的不錯,幫推一下.

chou1223 wrote:
也不過是抒發個人想法...(恕刪)

+1
Carter0625 wrote:
+1...(恕刪)


太簡單。
在建商的 字典中
只有漲 急漲
沒有"跌" 這字 .

看看 房地產不好 說要辦好尾牙獎勵下面 ..

房地產好 馬上說尾牙風光辦 ..



nicebalabala wrote:
太簡單。...(恕刪)

我沒耐心也沒能力寫長篇大論~
只是電子公司小主任~所以我只能用力認同我認同的文章
補充一下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邀請江宜樺在報告陸資來台投資不動產現況。江宜樺表示,至今35件申請案中,已經有10件通過,18件未通過,7件在審核中,金額約1803萬元。已通過的10件當中,全部都是自用住宅,分布地區包括台北縣市、基隆市、桃園縣、台南市、高雄市以及宜蘭縣。"

金額約1803萬元
呵呵................
補充:政府拼經濟的想法很對,我非常支持,但方法是錯的.因為領導人只要看"數據",那麼行政單位就只會給"好看的
數據",方法呢?就是用寬鬆貨幣政策把錢逼出來,但是熱錢有無扶植大量企業養雇員增加勞動力,減少失業率麼?沒有.那熱錢到哪兒呢?

熱騰騰的股市和漲過頭的房產業=>這樣就可以維持GDP"數據"不墜,至少短期是這樣.不過此法無異於殺雞取卵.

因為放任寬鬆貨幣政策加上稅制不均,已經讓貧富差距急劇擴大,之後就不只是小小房產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因為資本主義本來就是靠生產/消費模式運作.如果貧富差距嚴重到一個程度,就會造成通貨膨脹之後的通貨緊縮(因為大量消費人口消失/少子化),企業大量倒閉銀行倒閉,金融風暴爆發.到時候任何的貨幣政策都不會管用(利率都已經趨近0%了),之後就是左派勢力興起,然後=>戰爭.

歷史絕對不會成為歷史,因為人們總是健忘的.

正解應該是(前提是要繼續施行資本主義):
1.經濟策略:鼓勵熱錢扶植高附加價值新興產業,落實產業轉型(像韓國),向大陸開放速度需謹慎(握籌碼)
2.股市/房產:不鼓勵熱錢無止境投入股市(應課征證所稅)/房產(應課征高額空屋稅/地價稅),忠實調節利率
3.貧富差距:贈遺稅既然已經降到10%,就應該像美國一樣,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查到你的稅.而且等經濟情勢
好轉後必須提升稅率(一個小孩子沒長大就多個幾十億要幹麻??這些錢原本是要給已縮衣節食的社福機構)

P.S.如果再不管,盤根錯節的政商巨獸只會綁架政府(更有錢關係就更緊密).到時候連反對的聲音都聽不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