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住在大安區,但這邊一坪最起碼都要45萬起跳,所以近期和老公在看文山區的房子。這個月我們去木柵看了一間28坪左右的房子,我先講它的優點:1.斜前方走6步就是公園、2.巷道滿寬滿安靜、3.客廳採光足夠位於3樓、4.房間、廁所、陽台都有窗戶。缺點:1.有一點壁刀煞(位於客廳1/3左右)、2.屋齡32年,屋子卡中間不是邊間、3.距離捷運需轉公車3-5站、4.格局為3房2廳1衛。
老公看了滿喜歡環境,當然也有上訴的缺點要花錢改進,像格局為3房2廳1衛可能就需要在打一間衛浴,屋齡可能管線要更新,交通上也只能辛苦點轉公車。屋主開價將近900萬,這等於32年屋齡一坪要32萬,我當下聽了有點傻眼。我跟仲介講,就算這間屋況內部保持不錯,但由於屋齡過高和格局沒2衛浴問題,光裝潢要花掉70-80萬跑不掉。仲介從頭到尾一直幫屋主講話,他說屋主開價就這麼高,我們上訴的瑕疵屋主不認為是缺點,簡單來講,屋主沒見8(800萬)不賣。
我3個朋友都住在附近,他們成交價都落到不超過24萬,就算800萬下去算一坪也要28.6萬,在加上裝潢費100萬下去估,一間32年屋齡卡中間的舊公寓,也要花將近900萬。我2個月前在麟光站附近看過一間,也是32年屋齡、將近30坪2樓的房子,屋主當初願意賣我910萬,但後來是老公不喜歡所以作罷。那邊離麟光站不過5-10分鐘路程,一坪30.7萬就可成交,為何木柵興隆路4段這,竟然一坪快到29萬?? 我想請問有經驗的大大們,這樣的價位算合乎行情價嗎?? 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本身買在那附近的朋友都不超過24萬一坪,所以才會覺得屋主的底價似乎太偏離行情價。有住在那附近大大們,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當初所買的坪數與價位嗎?? 還有是否可幫我分席,這間房子底價(800萬/28坪)是否太高??
只能說屋主開價高是事實,
興隆路四段有個新案X藏(年底交屋),據某專業週刊說成交約38萬/P
依此看,32年公寓 28.x萬/P是貴了。
不知你們出過價了沒?
真的喜歡,就出個你們覺得合理的價(再少一點)叫仲介去談,仲介不談拉倒(通常是談回來叫你們加價)
你們不想加就千萬別加價
現在的市況,屋主若開高價,通常是不會放手到近期成交行情,一定是要新高,心理才會高興要賣。
如果不急著買的話,就再多看看吧。
前陣子才試過南港的27年舊公寓一樓,屋主也是硬得很,一坪開到50萬去了,底價一坪要44萬呢!
看到有漏水的地方,去問屋主也竟然說,以前沒有看到,打死不承認呢~
他不想賣低價,我也不想買天價。
以前在那附近長大(忠順廟)
那裡公車轉捷運還算方便
直走興隆路坐綠2到萬芳醫院,253和671其中一台也會到萬芳醫院,不過忘記是哪一台了

坐251可到景美、公館、台北車站
走1080(以前叫紅10)走木新路到七張、大坪林
今年3~4月,在麥當勞旁那條巷子,看到二樓有人貼出30坪6XX萬(價格忘了,好像660)
,不過屋況就沒進去看了。
自己感覺那應該不會超過23才是
我心中理想價位是700萬內,我也跟仲介講,不可能買超過700萬以上的價位。但仲介說屋主很硬,沒800萬就是不賣,還說屋主不缺錢所以沒現金週轉問題。我就很不爽的跟仲介講,既然他不缺錢還賣房子幹嘛?? 那白目仲介說,屋主可能只是看看可否賣到心中理想價,如果沒辦法他就出租當包租公、包租婆,聽了就一整個很不爽~~
我也覺得不管怎麼喜歡環境,都不能買到高過於市場行情價,一來破壞行情、二來自己知道買貴了,住的會不爽
、三來如果未來有增值,我原先買的價位就比一般人高,根本沒空間賺價差。我朋友說不要鳥屋主,反正他房子開這麼高賣不掉,到時候要租也租不出去(現在利率低大家都傾向買房),他手上沒現金收入就知道辛苦了。
eva66916 wrote:
我心中理想價位是700萬內,我也跟仲介講,不可能買超過700萬以上的價位。但仲介說屋主很硬,沒800萬就是不賣,還說屋主不缺錢所以沒現金週轉問題。我就很不爽的跟仲介講,既然他不缺錢還賣房子幹嘛?? 那白目仲介說,屋主可能只是看看可否賣到心中理想價,如果沒辦法他就出租當包租公、包租婆,聽了就一整個很不爽~~
有的屋主是真的不缺錢的樣子,也不必說仲介白目啦。
像現在住的這個社區,就有屋主掛一個高價賣了一年,不動如山。
要是這個出價,現在這家仲介不願意去談,找找看別家有沒有這個物件。
不然就用時間證明一切吧,都賣不出去的時候,看他是不是真的轉出租,或者降價。
也不必和仲介生氣,保持好關係,請他繼續找
時機到的時候,也許就有更合適的房子以更合理的價位出現 :-)
現在市場好像真的很多房屋價位都開很高,也不知道怎麼會變這樣,而且賣方也似乎沒有降價的意思。不過房子就是多看,這物件買不到就只好在花時間搜尋,錯過了就在等下一個,相信跟我有緣的房子遲早會出現。
順便我想請問一個問題,我最近在看房被我同事知道,他們就問我是跟婆婆不合要搬出去住嗎?? 我說沒有,買到後出租可能性比較大。他們就罵我神經病,婆家已經有2間房子(都在科技大樓站附近),就算一間要給小姑,我們也還有另一間,幹嘛要自己背上百萬貸款。我有點不懂同事這意思,我和老公自己想買房子跟婆婆這2間有啥關係?? 我們想買間屬於自己的房,假設未來婆婆2間都給我們,我和老公老了就可以自己住一間,讓我們和2個小孩都有私人空間。如果婆婆只給我們1間,至少我們自己有置產,讓小孩未來有遮風避雨的地方住,可以全心在工作上奮鬥,這是我個人認為可以替小孩做到僅有,也是最大的幫助。
不否認未來小孩會很辛苦,所以站在心疼兒子的角度,我也希望自己能幫小孩存到一間房,至少讓他未來居住問題無憂慮。我是在單親家庭長大,從高中就出去打工,所以知道賺錢有多辛苦,這就造就我對家庭的重視,從小就認定不管未來怎樣,一定要讓小孩有個遮風避雨的家,別讓"住"成為他沉重的負擔。我不是那種溺愛小孩的母親,我僅能做的就是解決他們住的問題,至於其他生活上、工作面,都必須是他將來自己去努力,因為我也沒雄厚本錢供應他們。話題好像扯遠了,我只是不懂同事的想法而已,因為她寧可一個月花2萬租房,也不願意每個月繳差不多金額的房貸,他說租房子沒有房貸壓力,但租20年等於要繳480萬房租,這不是更恐怖的無底洞嗎?? 還是因為我是處女座,所以不願意做這種虧本生意,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