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希望內湖線全面停駛或報廢

Ha, 沒什用意,房價漲的不像話, 炒作大於實值價值, 所以內湖線廢一廢會不會房價就慢慢回穩了.這樣才合理吧..
沒什用意,只是在工廠待久了.人快瘋了. ha ha
2009-08-22 12: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內湖線
我知道 你住在大雄房裡的棉被置放間 快住瘋了

你可以來我的鳳梨屋住 我這裡是透天的哦.
很難啦~ 馬特拉不拉的木柵線後來還不是營運了那麼久~

除非他跟貓懶一樣柱子快倒了 ...

報廢還得想要怎麼跟民眾交代

NIKOND2H wrote:
Ha, 沒什用意,房...(恕刪)



如果您是完全不需要捷運的人
這樣的想法當然OK

如果捷運對您的交通有些重要
完全沒有捷運的內湖
您還願意去置產在內湖嗎?
您的意思應該是最好他降下來
然後您買了之後再漲回去吧...........
dino7010 wrote:
您的意思應該是最好他...(恕刪)


正確!我也是這麼想;可是內湖有什麼好?假日還不都是往信義區跑,那就住板南線延線就好了,從土城到信義區才40分不到,車箱寬又快,而且延線一直到松山不知有多少房子可選擇!從10萬/p 到120萬/p都有!還不用一天到晚擔心『柵湖』當機、臨時不開、偶而還得表演走高架軌道,有急事時可會嚇出心臟病。

現在柵湖可能要被切成兩段:奇怪!當出就直接做成兩段,木柵線就永遠獨立,內湖就與淡水線一樣就行。可見『政策錯誤比貪污可怕』。

離題了~Sorry!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有關柵湖線的問題,我真要好好的講幾句,我覺得台灣人事後諸葛的心態真的很重,尤其是媒體。

我一直都很關心市政,所以內湖線當初要建時的總總爭議,我還是很有印象的:

1.為何用中運量系統:
當時就有民代及媒體反應,內湖區的人口並不多,似乎沒必要建高運量系統,而最終定案的原因有二,一是
經費 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因為木柵線是中運量的關係。

2.為何不設二條獨立運營路線:
這就是台灣人貪圖便利的結果了,二條路線當時並不是不知道會有二個系統,由於之前馬特拉的惡意違約,
市政府已不可能再請它執掌工程,為一欣慰的事,沒了馬特拉我們自己也拉了,而在之前的內湖捷運,輿論
幾乎一面倒的認為二條線應線合而為一,這樣民眾就沒有換乘麻煩的問題。只是在我到了上海及北京之後發
現,只要在換乘的規劃好,並不會造成太多的麻煩,要怪還是得怪我們自己。

3.為何採用高架系統:
這個問題就是內湖人負第一責任,馬英九第二,因當時規劃,若全線採地下施工,工期會大幅延長,因此當
時內湖市民希望內湖捷運能儘早完工,取捨下願意放棄高架帶來的景觀問題,不過以當時的氣氛研判,是很
不適合採地下的,因為我們要讓二線合一,木柵線是地上的,並且是中運量,若為了中運量系統挖地興建真
是很沒有成本效益的作法,而馬英九所要負責的事,在他台北市長任內,最終以二者所差經費過大,決定以中
運量高架興建,不過這決定也是那時交通部建議的,主要還是經費的問題。

但有一個重點,在內湖線決議出來以後, 輿論上幾乎是見不到任何反對和批評的聲音,現在眾人的反應,當然
是事後諸葛囉,因為我在乘木柵線時就覺得實在窄小,這是大家都可事前明確了解的事,當時沒有適度反應這
個乘坐的問題,也不太能去責怪目前的結果啦,不過因為當時馬特拉自己拉的起來才會相信龐巴迪能做到系統
整合的能力,這點真是始料未及的~~~
kevinyu99 wrote:
有關柵湖線的問題,我...(恕刪)


我覺得也不能怪他,要怪台北市民自己。
kevinyu99 wrote:
這個問題就是內湖人負第一責任,馬英九第二,因當時規劃,若全線採地下施工,工期會大幅延長,因此當
時內湖市民希望內湖捷運能儘早完工,取捨下願意放棄高架帶來的景觀問題,不過以當時的氣氛研判,是很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ptt查閱
NeHui版 ->按'z'進精華區 -> "交通內湖" --> "捷運討論" -> "[問題] 內湖捷運為何不地下化"




kevinyu99 wrote:
有關柵湖線的問題,我...(恕刪)


馬特拉拉的起來

龐巴迪應該也可以

就看主事者的魄力了

不過停駛也不令人驚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