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07/05 04:09
記者王亮勻/專題報導
為了搶食中資企業來台購買不動產政策的大餅,建商首先發難,除了上市櫃建商積極做多拉抬股價之外,積極布局商辦市場以求實質獲利,對一般住宅則維持既定步調推案,但銷售動作則強化中資進場後可能漲價的廣告訴求,爭取本地購屋客擔心漲價而提前購屋。
潤泰創新董事長劉忠賢表示,中資來台後,辦公室一定是先發酵,過去台灣商辦市場長期被低估,未來補漲空間大,潤泰創新手中包括南港車站BOT、松山車站BOT以及內湖捷運聯開案,都是過去積極布局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成果。
鄉林董事長賴正鎰即預測,第一階段至少有二千家中資來台設立辦公室,商用不動產需求將起,後續隨著中企來台人員進駐,也將帶動住宅市場的長期需求。
看好中資效應帶動商辦市場,國內建商華固、長虹、遠雄均表示會在內湖的商辦市場布局持續積極。長虹表示,看好中資來台的效應,近年來的推案計畫則由原本廠辦與住宅三比七的比重調整為五比五,而商用不動產仍以內湖科學園區為主要推案地區。
在住宅的銷售策略上,大量的建商、房仲幾乎集中論調,認為中資登台將直接刺激台灣房價大漲,如此的觀點如另一場海嘯般的在各大媒體及房屋銷售現場出現,結果,六月中旬之後,全台房市交易量不增反減,讓業者傻眼,以台北市及台中市的交易量減少最明顯。
gameheven wrote:
希望各位散戶就真的打...(恕刪)
因為台灣人都不相信其他台灣人會花大錢來搶買房子,
只好一直塑造對面的有錢人要來的假象了,
我看大陸人不來搶個幾棟建商真的要抖了,
台北縣市有那麼多3-4000萬等級的大戶可以吸收台面上那些預售屋新成屋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