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一品的面公園跟雙捷運這兩點都是我很喜歡而且也覺得能撐住小坪數房價的主因
但曾經的經驗告訴我,鄰居的經濟能力會影響中古屋總價接受度
十年前,我在新北市某二三線區域,買了一間面公園的新屋,總價是該區最高
多年後要賣屋,賣得很辛苦,房價雖然有漲,但漲價幅度遠不如附近小坪數的案子
我個人歸納的原因是,大坪數是總價市場,而且中古屋不像新屋,會做廣告吸引外地客,
所以中古屋總價能賣多高取決於附近鄰居的經濟能力
所以我看房子錢都會先查一下"里所得地圖"看看中位數的年所得 第三分位數的年所得各是多少
講回信義一品,
小坪數90,非常合理,總價也落在台北市民可以負擔的起的價位,要保值完全沒壓力
大坪數不一定,未來還得看看附近在地客的經濟實力在哪
新屋要漲價得靠一個一個案子疊上去
附近似乎未來沒有什麼新案子出來,短時間內要一路漲上去應該不容易
這裡自然無法跟重劃區比新建案量,新建案基本上只能仰賴都更,但以台北市來說算多,用離捷運走路十分鐘來當標準,後山埤站東孝東路以南現在有在賣的就有六家建案,以北不用說,一大塊都算東區門戶計畫一部分。未來的話,成福路靠後山埤公園有個七樓在蓋不知道是自建自住還是自售,海華在成德國中那邊的都更案看起來進度不錯,成了會是個大案。
而以廣慈博愛周邊來說,行政中心都要搬來了政府不可能對周邊發展放牛吃草,前年就直接在廣慈設都更工作站,我想最後總會有個指標案子出來。
https://reurl.cc/R6b3b9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