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萬華康定路出現新大樓包透天厝的景象

很多人都說住公寓比較會跟鄰居交流,有人情味,

但根據我的大樓跟公寓居住經驗,剛好相反,

住公寓因為沒管委會,很多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梯間堆雜物,噪音問題,公共區域修繕,一樓霸占馬路車位,一樓樓梯間堆放腳踏車搶位

樓上澆花樓下晾衣服中標,在陽台燒香等

我聽到的例子幾乎都是交惡,能敦親睦鄰的相對少

大樓當然也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比起來比公寓好很多,

有問題在有管委會居中調解下,常不會當事人面對當事人,

再加上有時在公共區域健身房,兒童遊戲區,停車場,管委大會遇到聊天交流,

反而鄰居感情比較好。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THE666 wrote:
如果家裡有行動不便的...(恕刪)


以您這個案例來思考

1.會考慮到老人行動問題。當初為何不買1樓或是電梯大廈? 房子是自己買的,沒人強迫你。當初買時沒有考慮,現在卻牽拖鄰居不願意都更,把自己的不方便當做是鄰居的問題,這樣的思考邏輯合理嗎?

2.和鄰居談不攏是建商的事,就算鄰居不願意賣,是否要都更也是建商要自己想辦法 不然就不會出現這一棟樓一部份住戶被保留的情形了。現實來看,這個建商做的到,為何其他建商做不到?說穿了,還不是貪心硬要別人的房子和土地?

3.自己房子想要都更,卻沒有同理心尊重鄰居的房子..還想扣個帽子在鄰居身上..社會變成這樣 還真是可悲啊...
dennis10 wrote:
以您這個案例來思考
1.會考慮到老人行動問題。當初為何不買1樓或是電梯大廈? 房子是自己買的,沒人強迫你。當初買時沒有考慮,現在卻牽拖鄰居不願意都更,把自己的不方便當做是鄰居的問題,這樣的思考邏輯合理嗎?


請問你現在買房,會考慮到你40年後行動不便的問題嗎?
更何況,幾十年前,無電梯公寓佔大多數,
當時他們也沒有考慮到些,
隨著時間,房價越來越貴,沒錢可以換一樓,換電梯,
慢慢地被困在公寓裡...

這不是個案,一個都更案少說100戶以上,
想想裡面有多少行動不便,以及即將行動不便的人。


dennis10 wrote:
2.和鄰居談不攏是建商的事,就算鄰居不願意賣,是否要都更也是建商要自己想辦法 不然就不會出現這一棟樓一部份住戶被保留的情形了。


別說都更啦,都更限制多,
就說自行改建,一棟雙拼5樓公寓,一戶不願意改建,
其他9戶要怎麼自己改建,並保留那一戶?
如果是大樓呢?
套房式大樓,隨隨便便都是2、3百戶起跳,
其中一戶不想改建,其他2、3百戶也沒轍。


dennis10 wrote:
3.自己房子想要都更,卻沒有同理心尊重鄰居的房子..還想扣個帽子在鄰居身上..社會變成這樣 還真是可悲啊...


這叫扣帽子? 要去看現實面,早在都更前,就有職業釘子戶出現,
專門找正在談改建的地區,然後找買一戶,等著獅子大開口。
別說職業的啦,而一般人也會想當釘子戶,搞一次就可以退休了,而且完全合法。
尊重鄰居? 等你碰到一次,看看他們的嘴臉,再來討論尊不尊重。


建商要怎麼解決釘子戶問題? 就是拿其他住戶的利益來換,
本來規劃一戶可以分50坪,但為了解釘子戶獅子大開口,
一戶變成分45坪,
(這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規劃好,不是等釘子戶出現才改,否則其他住戶可不答應)
這每一戶差的5坪,就是用來解決釘子戶問題。
一坪算60萬,5坪就是300萬,
也就是一戶拿300萬來送給釘子戶。

blu-ray wrote:
我更不認同「釘子戶」...(恕刪)

房子自己的,要開店做生意賣檳榔,
改建大樓後一樓你給我賣檳榔嗎?
原本沒人管,改建大樓後管理委員會管不管.
不賣就叫「釘子戶」你共產黨,誰都要認同你啊.
莫名其妙套這詞,戴這高帽.

RICE 1502 wrote:
房子自己的,要開店做生意賣檳榔,
改建大樓後一樓你給我賣檳榔嗎?
原本沒人管,改建大樓後管理委員會管不管.
不賣就叫「釘子戶」你共產黨,誰都要認同你啊.
莫名其妙套這詞,戴這高帽.
...(恕刪)



釘子戶

都更前是寶地,都更後是一坨屎

光鮮亮麗的大樓旁的一間小破屋。


都更都更都更...
房子蓋也只30年就叫都更,要都更幹嘛不蓋新都市,
一堆十層樓的大樓也都蓋30年了,要不要都更蓋40層,

台北市原本道路日據時代規劃只設定60萬人居住,
現在白天是十倍以上人口在這裡活動
再都更人口更多,道路又變不出來,堵死.
都更為何不是美化原有建築,一定要搞拆除才行.
台灣是沒有地可以蓋全新都市哩

那間屋主最好找堆辣妹天天在門口放音樂跳舞賣檳榔

RICE 1502 wrote:
都更都更都更...房...(恕刪)



台北市人這樣多,還不是從中南部外來的族群擁入,
美化市容市政府有補助,大樓可以申請外牆「拉皮」,
但是這只是治標,金玉其外、敗絮其內,

什麼都怕改變?還活在日據時代嘛?
怎麼不帶斗笠、穿簑衣、穿草鞋,
也不要用手機、電腦平板上網,
活在古代,當古人好了?
幾十年以前蓋房子沒規定防震結構什麼的吧
老房留著不加入都更
說不定什麼時候台北來個地震就垮了

dennis10 wrote:
POST一下自己家的照片吧
順便跟政府簽個合約
80年限期一到
你房子舊了
政府無條件依公告價值收
或是依照當初買價收
你自己想辦法再去買新房子?
替大台北天際線盡一分力好不好?
對岸不都這樣搞嗎?
恕刪)


請問台灣哪個都更案是以50年前的價格收購的?
或者以公告價值收的?
你真的了解都更嗎?

實際上所有都更案幾乎都是獲得現值的兩倍,
也就是一個價值2000萬的中古屋大概可以拿到價值4000萬的房子包含車位,
你以這樣的條件來說才恰當,

我台北市有間40年老房子我願意都更,
現價將近2000萬, 都更後約換3500萬的房,
卻因為很多釘子戶而都更失敗,
是政府還是建商只出公告現值收的關係嗎?

不然我賣你3500萬,
你幫釘子戶出一份力好好把它保留當古蹟,
我跟那些釘子戶都會感激你.
風風雨雨的鬧上新聞,久了就沒人理會,建商依然走自己的路,案子完工了。

第一張是GOOGLE抓的圖,第二張是前幾天路過拍的,這場爭論沒有何謂輸贏。

只是檳榔沒賣了,廣告招牌也拆掉,外表看上去就是一般住家,建商似乎有幫忙拉皮整修。

當一切回歸平靜後,老房子有感情?這老房子還跟以前一樣嗎?執著到底是為了哪樁!?

這間三角窗的透天厝,現在還會有人拿著2億要來談嗎?應該沒了吧?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