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yunhome wrote:看完你寫的一堆悲觀論...(恕刪) 大大真是厲害,我就是50幾年次,目前薪資很高的,正準備5~10年內在台北市幫3個小孩買3間房,事實上過去30年看過太多大風大浪,除非要移民,否則房地產還是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是最保守穩當的投資,這次奢侈稅我看來實在是高招,把短線炒房客掃出去,讓房價平穩,給民眾慢慢累積財富,所以即使台灣出甚麼問題,我都選擇留在台灣,買房自然成為我保存財富的主要工具,風險低多了,更何況台灣沒那麼糟啦.
也拜託幫幫忙,新加坡怎麼沒有形成多核心城市?原來她太小了.香港怎麼沒有多發展幾個地方?太小了.那南韓為怎麼可以有漢城釜山?人口有5000萬.更別說美國日本中國這些地方.台灣才多少人口,別老用似是而非的觀念要求,感覺像每個黨的中央政府都在對不起樓主,對不起高雄一樣.北部地區現在連大眾運輸系統都還沒能力照顧到外圍兩百萬人的地區,這些人是真正有需求的使用者.
sunnypapa wrote:也拜託幫幫忙,新加坡怎麼沒有形成多核心城市?原來她太小了.香港怎麼沒有多發展幾個地方?太小了.那南韓為怎麼可以有漢城釜山?人口有5000萬.更別說美國日本中國這些地方.台灣才多少人口,別老用似是而非的觀念要求,感覺像每個黨的中央政府都在對不起樓主,對不起高雄一樣.北部地區現在連大眾運輸系統都還沒能力照顧到外圍兩百萬人的地區,這些人是真正有需求的使用者. 深圳:香港,跟我合併吧!話說韓國沒比台灣好吧!而且台灣至少雙核心台北一個台中再一個再來我想台南比較可能,高雄就...台鐵不搞捷運也不搞車路分離台北捷運還搞得出什麼?(雖然有的話還是會搭)
Godsraven wrote:這些人(M型上端),是台灣原生的蛀蟲(還繼續在長大),吸乾台灣人一輩子打拼的血汗。(你真以為這些人的財富是打拼來的?) 這些人(M型上端),是台灣原生的蛀蟲,是不是 也是台灣人?!那還沒買房子的人,最好不要買,免得買了之後,就變成別人口中的台灣原生的蛀蟲
y大的看法我非常認同,完全沒錯。50幾年次的贏家,如學長學弟有很多在台灣、矽谷、大陸發展很好的,口袋深度極深。但整體看來,這個年紀的贏家也許比例較高,但我看還是沒佔到10%,而且要買的起敦南、仁愛路邊或信義計畫區全新豪宅的仍是屈指可數。不過基本上因為出來打拼較久,所以資產實力自然較佳。而這些贏家們也是因為掌握了y大所說的全球化趨勢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50幾年次當年也是被稱為草莓族,再過15年,現在哀哀叫的6、70年就是社會中堅,豪宅就換他們在買。勝負不在年紀,在心態的改變,躺在帝寶前面說22k做到死也買不起帝寶的年輕人回去當媽寶吧。青春有的是時間,時間就是一切,等到你認為自己看的較清市場運作的道理卻覺的時間不夠時就懂了。將相本無種,英雄出少年。1990帶領無殼蝸牛聯盟睡忠孝sogo李幸長,原是老師,後來辭去老師,創立四海遊龍,現在呢。不過發了財,他還是很有理想性的人。當年的無殼蝸牛運動,跟現在的中產階級怒吼有什麼差別,當年還是阿輝加阿扁執政了20年,所有的一切有改變嗎,方向有改變嗎,選小英當總統會改變嗎(有可能,如果新領導人直接宣佈本島獨立,並同時與中國進入戰爭狀態,接著股房市崩跌,中產哀嚎,到底時卻是陸企掃貨,因為已經被武力統一,中產還是買不起)。密訪四海遊龍 李幸長我四十歲之前都是在窮困潦倒饑餓之中度過,李幸長嘴巴說出這句話,我兩眼直看著他,一臉無法相信的迷惘。他緊接的說,他十多歲上喪父,初中、高中都是獨自一個人生活,自己煮飯、洗衣,生活有一餐沒一餐,因為窮,有一陣子還要用手遮屁股,因為沒錢買內褲,外褲子破了沒錢沒人可以補。█38歲以前的人生都是一敗塗地當完兵後,心理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擺脫貧苦人生,大幹一場。沒想到退伍某一天,到台北碰到一個算命師,這是他生平唯一一次算命,但卻也奇準無比。算命師跟他說,他在三十八歲以前人生將會一敗塗地。他聽了很驚訝,事後果然印證所言,他做啥生意都是失敗賠錢,不管是開小說店、當工地主任、開洗衣店等等,因為太累,連開計程車都把人撞斷腿賠好多錢、更扯開車撞上電線桿,把車撞毀。生命走到快要三十歲,李發現這樣實在不行,於是去考師大夜間部,去當老師,至少有一份穩定工作。雖然有穩定工作,但之前積欠債務,讓他白天要教書、傍晚去擺地攤、晚上去開計程車,累了就在計程車上睡覺,台北幾乎每個地方他都睡過。努力到了三十八歲,生平賺了第一棟三十萬的房子,在房市狂飆的年代,轉手賣了一百三十多萬,雖然賺了一百萬,但卻讓他發現,當他想再買房子時,卻要兩三百萬以上。█無殼蝸牛運動一砲而紅他在憤怒之下,將一百萬全部投入生平第一個社會運動。在台大城鄉所夏鑄九教授等協助下,搞了無殼牛運動,那一夜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震撼台灣社會,李幸長也一舉成名。運動完,他又投入立委選舉,結果落選、又負債累累。那年他三十八歲,生命開始不一樣的轉彎。在要做就要做大的信念下,他經營四海遊龍鍋貼連鎖店,幾年之後,他跟他老婆決心辭了教職,全心投入事業,連鎖店一家接著一家開,他賺了很多很多錢,但他卻不快樂。因為他當過老師,而他發現考試制度,產生教育造假、虛假文化,他想讓自己孩子有好的學習環境,也希望改變台灣教育環境,而他的財力也可以讓他去搞一個社會運動。█心中大夢,快樂學習2004年他成立快樂學習教改連線,我在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介紹下,先當副秘書長,後當秘書長,我跟他一起搞六個月教改運動,透過創意行銷,「饒了孩子、饒了老師、饒了家長」一砲而紅。這也是我脫離社運一陣子,到台北重新投入的運動,當年九月我離職。我離職之後跟他都沒再見面、通電話。但李老師每年都會請圓慧寄除夕聚餐邀請函給我。但我因為故鄉在台南,都無法參加。7月26日樂生青年去文建會送羊頭,我看到夏鑄九教授,跟他閒聊,我又想到樂學連。7月31日的U計劃秘密會議,又談到李幸長,我當下一衝動,打了大哥大給他,居然給接通,他約我跟U君8月3日於師大附近王品牛排聚餐。李幸長告訴我,他現在兩個月才回台灣五天,只有這五天大哥大才開機,沒想到居然讓我給聯絡上,還真不是巧合。這一晚,我跟U君聽他說生命故事。這是我跟他認識以來第一次聽他說,我感到新鮮也感到不可思議。我算算自己四十歲,如果他四十歲之前都窮困潦倒,換算成我,我當單想就很感到很可怕。這頓大餐只有我們三個人,但我感覺另有四個聽眾。在我們臨近一桌一對夫妻兩個小孩,非常安靜用餐,我用餘光掃射,感覺他們的表情會隨李幸長的語調起變化。隨我的U君也對李的傳奇驚訝不已,李幸長對於我們的計畫也很深表認同。█養生之道:多喝水、不吃藥、少吃、洗冷水澡最後,我突然想到,他年輕那麼窮、那麼苦,身體一定很多疾病,沒想到他告訴我,他有養生四秘訣:多喝水、不吃藥、少吃、洗冷水澡。他也告訴我們,他已經二十多年沒生病,就算生病也會讓他自己好。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想想也對,在那窮困日子,那有錢吃大餐,當時又沒健保,生病那有錢看醫生,更別說洗熱水澡,沒想到這卻變成他的養生之道。他今年56歲,他每年身體檢查都很健康,他說他預計活到九十多歲。聽他聊那麼多,我也問了他對樂學連結果的看法,我們也談局勢、兩岸,也談企業理念、賺錢術。他的上海四海遊龍已經擴充到四十多家,沒多久香港也開始有分店,未來也計劃進軍美國。當然他還有一個夢想就是開大酒店,一樓酒店,二樓以上旅館。用完餐,外面還下著細雨,我跟U君淋雨走到捷運站,我送走U君獨自一人走回家。一直思考要不要寫本文,因為隔天我將要搭七點二十五分飛機到花蓮,所比必須五點半起床。洗完澡,想想還是寫下來,不然隔天過去,記憶也就隨風而逝。下筆到此,快兩點,我能睡得時間不到五小時,但想想還是很值得。
我也是五年級生~不過我對台灣的產業升級不順有點悲觀~台商的優點是製造管理,還有logistic能力強但又如何?有待過外國,以美國人的角度來看亞洲充其量只是品質好很會生產而以利潤都被歐美原廠吃掉這種辛苦錢不會讓人民的所得超過三萬四萬美金的台灣人賺的是辛苦錢這種錢美國日本不會去賺連南韓也不會去賺毛利低的產品固然可以衝量賺多一點但生活品質就差歐洲公司還有放暑價的呢~競爭力低落,以後連在中國市場都會搶輸南韓台灣越緬懷過去的榮光只會原地打轉三星開高價請頂尖人才做研發台灣是壓低薪子搞代工薪資會好起來才有鬼當然老板還是賺台北市房子還是繼續買老百姓的生活水準也會慢慢往下走高雄就是很好的例子傳統產業移去中國沒有競爭力的產業起來市容就慢慢蕭條台灣的老板看的不夠遠倒霉的就是底下打拼的員工
teabox wrote:台灣去年2010人均GDP是18303美金,這十年成長了2000初頭美金,十年前同時期的"農業國家"紐西蘭早已破三萬,以色列,希臘也有27000左右。...(恕刪) 1.弱勢美元造就了這些國家虛的GDP在國際上根本無競爭力,老百姓一樣窮的很,希臘不是連國家都要破產了嗎?2.企業外移,台灣的GDP成長是創造在大陸上,造就外匯存底創新高,,但是人民購買力卻非常強勁3.過去十年某政黨的鎖國政策,台灣經濟整整停頓了十年,怪誰,只能怪自己投錯了人當總統4.台灣的低通膨,貨幣購買力比起其他國家強很多了5.出生率全球最低,勞動人口逐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