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趕走投資客的方法

a5571700 wrote:
所以像這樣對批投資客的攻擊我認為都過於濫情...(恕刪)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整的房價高漲是政府的不作為和投資客的推波助欄
當網民在苦苦抱怨房價過高時, 投資客還在說風涼話說你不夠努力拉 ,憑啥麼可以在台北買房子所以才會成為焦點
想清楚投資客所賺的錢都是一般百姓辛辛苦苦賺一輩子供養給你的
請投資客閉嘴吧, 畢竟投資客也沒多高明 , 還自以為理財專家在網路上大放厥辭
人家賣黃牛票都很低调的, 在我眼裡看來投資客就跟賣黃牛票沒兩樣
霸佔著台北稀有的房地產 ,等著有需要的人來準備痛宰一番
afu823 wrote: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整的...(恕刪)


說政府的不做為,
到不如說政府沒有做到你的為
政策本來就是彼此影響
將整個房價打壓下來所付出的整體代價
或許比想像中的龐大
如果房價真的只是政府與投資客的雙人舞
那賦予這政府權力的民眾或許才是真正的投資客
台北市的空屋率約有6%(上個月哪個公家機關做的研究?)
再考慮上台北市住宅的超高密度
我就有一股衝動想買間房子做長期投資


cashhung wrote:
費玉清有一堆房產算投...(恕刪)



有錢不是罪過 ! 在台灣開法拉利~應該不會被砸石頭吧 ? 如果你有納稅、有錢買我們也只是羨慕而已 !

費玉清投資房產那是他的人權 ~ 無可置喙

我們要質疑的是政府 ~ 為啥房屋政策偏坦富人、受害的是一般受薪族

1. 實坪登記 ~ 一遇財團就轉彎 !

2. 實價交易稅 ~ 公告現值 ( 跟市價落差有多大 ? ) 炒家左手進右手出(一年內) 課不到稅 !
自住者窮其一生才買過幾次 ?

3. 政府稅收缺口越來越大 ~ 減的都是富人稅、類似地價相關稅收百年不敢動 ?

4. 多少財團、炒家是利用銀行搬錢(高槓桿) 出來炒地、炒房 ~ 過去經驗一遇景氣反轉,爛攤子全丟給政府


或許又會有人說 ~ 政府增稅你自己就不會受害嗎 ? 我認為寧願讓政府多收點稅(至少是公平的),這樣如果
能減少一點惡性囤積、炒作,那省下的房價來繳稅應該綽綽有餘 !!
adan1689 wrote:
有錢不是罪過 ! ...(恕刪)


認同你的說法
台灣現在的M型化的問題 還是得經由政府的政策來解決
但執政者想要得到執行權的最好方式還是得靠景氣來支撐
政府若對大財團開刀 財團肯定跳腳 這時企業又要出走
所以執政者還是會靠向財團 財富也會繼續流向財團
aloha666 wrote:
認同你的說法台灣現在...(恕刪)


台灣沒有社群或公民討論的聲音
所以最後當然都掌握在 金權的手中
君不見 台灣之子嗎?

好久沒聽到那TW子的消息.....
貪心墮惡鬼道.......

a5571700 wrote:
台灣沒有社群或公民討...(恕刪)
a5571700 wrote:
將整個房價打壓下來所付出的整體代價
或許比想像中的龐大
...(恕刪)



這個政府很奇怪

在人均所得未提高的情況之下

用政策拉抬把房價拉高了

等到拉高了、人民承受不住了

再來說『打壓房價會付出很龐大的代價』



那當初何苦拉高房價呢?

這樣人民會過得比較快樂跟幸福嗎?

誰可以告訴我答案的?



aloha666 wrote:
但執政者想要得到執行權的最好方式還是得靠景氣來支撐
政府若對大財團開刀 財團肯定跳腳 這時企業又要出走
所以執政者還是會靠向財團 財富也會繼續流向財團
...(恕刪)



這樣的運作方式,最後會變成一種另類的殺雞取卵

因為台灣的企業跟財團之所以能生存,本來就是靠剝削島內人民的血汗錢所得來的

不管是外銷(靠台幣貶值),還是內銷(台幣貶值後增加成本轉嫁至人民身上),最後受損的都是小老百姓

薪資就已經不高了,結果買東西還比別人貴(台幣貶值被進口商轉嫁成本),這些經濟上的劣勢本來就是變相補貼財團

但是大家都沒啥感覺,因為這不容易瞭解也不容易體驗,只有在油價上漲的時候,你會有一點痛這樣。

這樣子的情況久了,內需市場早就趴在地上,景氣怎麼可能好得起來?看看這十年來的光景就知道了,也連帶影響到生育率,搞到台灣人有滅種的危機

財團跟政府是可以繼續這樣搞沒錯

但是當人民越來越窮,財團跟政府就越來越難向人民挖錢,到最後,就是大家一起完蛋

竭澤而漁、殺雞取卵....都是一樣的意思,這道理可以套用在政府、財團、投資客身上,如果賺錢、掠奪沒有法度、沒有制度,只有偏袒跟貪婪,那最後帶來的就是毀滅

十月圍城裡的商人李玉堂對黎明說了一句話『我父親告訴我,做人、做生意一樣,憑良心』,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a5571700 wrote:
台灣沒有社群或公民討論的聲音
...(恕刪)


台灣的民主欠缺公民意識,這是一大致命傷

很多人都只想大撈一票、拍拍屁股就走,爛攤子留給別人去收

典型的海盜性格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aloha666 wrote:
認同你的說法
台灣現在的M型化的問題 還是得經由政府的政策來解決
但執政者想要得到執行權的最好方式還是得靠景氣來支撐
政府若對大財團開刀 財團肯定跳腳 這時企業又要出走
所以執政者還是會靠向財團 財富也會繼續流向財團


台灣財團很多種.. 很多是國際知名品牌.. 很多是it著名國際企業.. 幫台灣賺了很多外匯... 跟那些囤地財團是不同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