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個一萬就蜂擁而上了吧

erskine wrote:
如果買賣方對於同一條街上其他類似房屋的成交價不夠瞭解,成交價格怎麼會是合理價?...(恕刪)
dulinsu wrote:
舉個例子:假使雙B車子,一部從五百萬漲到一千萬。但如果以租賃的方式,其租金卻沒有變動,每月只要繳三萬即可。那為何一定要死守著買車的觀念,而不願意轉個念頭,用便宜合理的價格,租車享受駕駛的樂趣呢?莫非一定要擁有車子,才有駕駛的樂趣?
john6517 wrote:
買房對一般老百姓.. 或是將要成"家"立業的年青人.. 是一輩子的依託與穩定..
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柢固.. 且"租"的房子永遠不會是一個"家".. 如果這個房子是我的.. 我想重新裝潢..粉刷..改變格間等等.. 我可以自己決定.. 我也不用擔心租約到了.. 又要搬家...
有"家"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這不是純粹用財務投資角度能夠衡量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