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內湖四期重劃區 跟新板特區 哪一邊比較有潛力呢

雖然說建案大大小小 但是針對的市場客層卻是不一樣的吧
-> 建商都會有他針對的客層, 不過這麼一大堆建案, 有大有小的混戰下, 你說價格不被影響應該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可能性是整個潛在客戶數量遠大於這邊建案數, 個人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當然一般民眾會買單阿 因為是一般民眾嘛 如果我年收入只有50萬 我怎麼可能去肖想買雙子星?
-> 真的年收入不夠的人, 當然不會考慮新板, 尷尬的是考慮新板的, 大部分的人是那種說不夠硬擠一下還可以, 說夠嘛, 似乎又很辛苦. 對於這類人, 價格當然很重要. 並不是要新板建案一坪down到20萬, 而是一坪32萬跟一坪40萬就差很多了.


當然不太可能阿 但至少會有一定程度的客群吧? 我在台北車站附近有店面營業 未購買新板前
是住在大同區的重慶北路 苦茶之家附近 說真的 那裡晚上就很可怕 因為大多是服飾批發店
所以那邊店面都關的很早 然後住宅環境我認為很差 都非常老舊 騎樓機車停的實在是雜亂無章
當初也是想買在大同區 但是放眼望去 幾乎是老舊住宅 到處都像鬼屋 說真的
這樣那邊要開35~40我真的買不下去 然後太原路那邊有個太原町說甚麼台北車站因為要蓋雙子星
他們那邊真的也會不錯 所以一坪開價60~70萬 orz 你確定你那不是太平間嗎XD
最後會選在新板是因為 他很像是另一個台北車站 有極佳的交通便利性 而且台北縣政府又在旁邊
可以說是集行政及交通於一身 既然平平是要花35~40萬 那我為何不選在新板?
至少還是買到新房 從板橋到台北也很近 到中永和新莊樹林土城都近 有便利的三鐵 就如同之前有個網友說的
只差沒有機場和港口 而要享受這些便利東西的代價 居然跟在大同區買舊房子的價錢一樣
重點是 到時候 sogo也要在板橋開幕 看到最近天母的sogo開幕 有那麼多精品和書籍和美食
而且威秀影城也和sogo簽約了 確定要進駐了 想到之前為了看部 當地球停止轉動 烙了一台計程車坐到美麗華去
就為了看imax版 而在過不久 就可以直接在板橋的威秀影城看電影 一想到就十分開心
而且從家裡走到sogo 不用5分鐘唷高興很樂 另外之前住在大同區那裡 家裡有養狗 根本沒帶他出去散步
因為到處都是機車 也沒有公園 公共空間超少 都不知道該去哪裡 現在 走到樓下就有乾淨整齊的人行道
拐個小彎就是公園 然後走遠一點點就走到縣府那裡 順便到板橋車站那走走 一整個就是寬敞舒適
以後還會有萬坪公園 這種住宅環境 我何得何能可以享受的到流口水 果真是辛苦就是有代價
這是我的感觸啦 雖然離題超多... 把話題拉回內湖的話 我對於內湖只有幾個印象
美麗華 家樂福 太魯閣擊球場 沒了 說真的 對於內湖沒有太多的看法 就是看電影和打打棒球會過去
家樂福我在板橋就有了 三軍總醫院平常沒事應該沒人想去逛困窘 所以說 內湖四期 還是幾期 說真的
我並不會去在意那邊的狀況
-> 看起來您似乎也是蠻在意住宅環境的. 不過每個人對於什麼是好的住宅環境感受差很多就是了. 有誰會天天逛百貨公司看電影? 不過似乎走路五分鐘就可以逛百貨公司跟看電影對您來說是加分超多的項目, 也可以讓您感動不已, 這是您的選擇. 但是退一步來說, 如果只是喜歡新板週遭的公共建設, 那大可以買週遭的華廈, 價格便宜一大截, 但是享受的東西卻是一樣的, 不是嗎?

至於你所謂的美麗華, 家樂福, 太魯閣打擊場, 那邊算是大直不是內湖, 更是跟內湖四期差了十萬八千里. 內湖四期是再民權東路六段兩側, 一邊倚靠基隆河, 一邊背靠五指山,公館山. 如果你很重視"住"的環境, 歡迎多去了解比較, 或許你的觀感會不一樣也說不定.


f1我不敢肯定 因為我不住那 但是國家世紀館我是敢打包票 300戶以上是絕對有 前一陣子回去的時候 就覺得人很多 很熱鬧 公設使用率也很高 排KTV還是排打撞球 都要等 尤其是假日
-> 您是住戶, 相信可以得到實際入住戶的一手資料. 或許公設使用率跟實際住進率不一定一樣. 因為總共400戶, 如果有300戶以上進駐, 意思就是四分之三以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怎麼都很難想像為什麼無論何時我經過那邊, 都是一片漆黑居多? 或許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可能住國家世紀館的都是老闆, 都不常回家吧..

另外對於新板的交通便利性我也有一些看法. 這邊沒有高速公路交流道. 所以要上高速公路得取道中和或五股. 之間是有64號東西向貫通, 但是從新板到中和交流道大概是4到5公里路程, 要到64號東西向道路, 然後到五股交流道更遠.更不用說這條快速道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的車流量了. 我的結論是從新板要上高速公路其實是要一段車程跟時間的.

其他的像火車, 捷運, 以及高鐵是很方便沒錯. 不過對我這種開車是主要交通工具的人而言, 重要性反而不大了.

反觀內湖四期的交通. 走成功路上一高, 或是走民權東接堤頂上一高汐止五股高架橋. 要上二高可以接環東從南港聯絡道上去. 要去大直美麗華也可以從民權接提頂大道過去. 從堤頂可以接到市民大道, 通往台北西區. 要不從基隆路下去就是信義區101. 捷運今年六月通車, 看四期哪邊, 靠近金湖路那邊離葫州站也是很近, 500公尺左右吧. 唯一比不上的就是高鐵跟台鐵, 但是開車走高速公路的人多還是坐高鐵台鐵的機會多其實很清楚.
desertmoon wrote:
關於新板周遭這幾年來...(恕刪)


很顯然,你"又"有意無意散佈了錯誤的資訊,事實上"巴黎十六區"坪數82坪起跳,不是48坪;戶數不到200戶,不是400戶。

你羅列的建案其實還有很多錯誤訊息,譬如把"捷和藍京"也灌進來實在離譜到極點,因為那根本是約10年的中古屋;1600戶的舊巨蛋都交屋快4年沒幾戶空屋了你也要算? 乾脆把全板橋市17萬戶全算進來好了!

另外言語間你似乎很愛拿外地建案來踢館,做不對稱比較,連1600多戶的美河市都要被你一再強調"蓋了十棟才1600多戶不像新巨蛋4棟就1500戶",不知道這是什麼心態? 替美河市抬轎嗎? 凸顯新巨蛋的"差"嗎?

首先,地點能比嗎? 新巨蛋在交通輻驟而且是捷運"主"線上(班次密集度多了7倍也不用轉乘);再來,新巨蛋的1600戶其實有一半戶數是套房,而且全部集中在最前面的那一棟(和捷運共構),出入方便到幾乎不致產生什麼汽機車交通量,其它各棟則是中坪數集中在2棟,中大坪數集中在1棟,不像美河市是20坪和100坪混在一起,十幾棟大小坪數、出租自住的全混在一起...

以你多疑的行徑,大概這麼一寫,我又要被扣上"新巨蛋投資客"的帽子了。

似乎不合你意的就扣上"發動xx護衛軍"的帽子,不然就是"怎麼口氣那麼像? 該不會又是同一人?",其實會有這種反應,不正是你自己行徑的投射嗎!


對了,住展的實際統計分析都顯示:台北2009年以後五大餘屋壓力區,由大而小(絕對餘屋數、供/需比)==> 淡水>林口>三重>新店>三峽

你如果這麼愛用"餘屋、賣壓"做文章,應該到那些地方去發表高見,而不是只要看到"新板特區"這幾個字眼,就不分青紅皂白"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吧?

reca001 wrote:
另外對於新板的交通便利性我也有一些看法. 這邊沒有高速公路交流道. 所以要上高速公路得取道中和或五股. 之間是有64號東西向貫通, 但是從新板到中和交流道大概是4到5公里路程, 要到64號東西向道路, 然後到五股交流道更遠.更不用說這條快速道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的車流量了. 我的結論是從新板要上高速公路其實是要一段車程跟時間的.


你對高速公路的定義是"叫高速公路才算高速公路"? 還是"沒有紅綠燈可接上就算高速公路"? 如果是前者,那麼台北市區包括像仁愛路、信義路三段、大安森林公園這些精華地段上高速公路更遠,因為建國高架道路一樣很塞也離"高速公路"有一段。 我想多數人認定的高速公路便利性應該比較接近後者。

64號現在已經進一步在拓寬(將來還可以直接到八里),而縣民大道端也在不久後可以透過引道和興建中的特二號快速道路"直接"北接五股、南接土城交流道(這樣64號也不會這麼塞了),將來新板特區周邊等於有三個交流道在運作。

很多人似乎對上述舉例的這些重大公共建設還不清楚,以為"淡水河西岸都心"只是宣傳口號,事實上那是至少十年前政府委託台大城鄉所規劃的定位時就已經確立了這樣的發展架構了,這跟板橋先天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回到主題"潛力"這個關鑑字,我個人會覺得新板特區"潛力"高於內湖四期,因為前者被定位成"淡水河西岸都心、大台北次都心",會有源源不絕的公共資源必須投入,後者是"大台北單純以住宅區為主的其中一個重劃區",變化性和可能性較小,但我並不是說四期不好,純就"潛力"這個概念來談。


神守恭介 wrote:
我在東京住那麼久 馬路也比台灣大條還不是照塞...(恕刪)

東京都確實容易塞車, 但馬路比台灣"大條"的應該不多吧?
神守大大既然住東京, 未來松山機場直飛東京, 這消息大大應該不會不知道吧?
以這點來說, 內湖應該更適合你, 歡迎有機會來認識內湖
大大對於新板特區的喜好, 個人是絕對尊重,
只是對於"優秀"的定義, 分享一點小小的看法
優秀不是有錢的人或買昂貴住宅的人叫優秀,
也不是出國移民住曼哈頓或東京等國際大城的人, 更不是收入多的人就比收入少的人優秀
所以優秀與否與買內湖或買新板特區, 一點關係也沒有
優秀是很難評定, 也沒有客觀標準
但可以從一個人的談吐, 遣詞用字, 說話禮貌以及思想內容, 多少可以展現出優秀的特質
f1我不敢肯定 因為我不住那 但是國家世紀館我是敢打包票 300戶以上是絕對有 前一陣子回去的時候 就覺得人很多 很熱鬧 公設使用率也很高 排KTV還是排打撞球 都要等 尤其是假日
-> 您是住戶, 相信可以得到實際入住戶的一手資料. 或許公設使用率跟實際住進率不一定一樣. 因為總共400戶, 如果有300戶以上進駐, 意思就是四分之三以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怎麼都很難想像為什麼無論何時我經過那邊, 都是一片漆黑居多? 或許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可能住國家世紀館的都是老闆, 都不常回家吧..


是不是有300戶以上進駐,問附近的仲介或管理中心、保全就知道了。

另外對於新板的交通便利性我也有一些看法. 這邊沒有高速公路交流道. 所以要上高速公路得取道中和或五股. 之間是有64號東西向貫通, 但是從新板到中和交流道大概是4到5公里路程, 要到64號東西向道路, 然後到五股交流道更遠.更不用說這條快速道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的車流量了. 我的結論是從新板要上高速公路其實是要一段車程跟時間的.

新板到高速公路的交流道:漢生東路直走經海山高中→中和中山路左轉→經環球購物中心直走→三民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左轉→直走上高速公路〈 3高〉 大約10分鐘的車程。
Behonest wrote:
你對高速公路的定義是...(恕刪)


我對高速公路的定義是"高速"的公路, 所以只要可以快速的, 不塞車的路, 我覺得都是方便的運輸方式. 你說的那些建設未來幾年可以實現, 蠻棒的. 這樣也不枉費縣政府在新板的投資. 只不過目前的狀況是還不行, 至少我每天要從新板這邊上高速公路是蠻痛苦的. 至於要把土城交流道都算在新板的交通網裡面, 我想這似乎稍嫌遠了一點. 不然我們還可以把安坑交流道也算上來, 一樣64號道路過秀朗橋就接上了, 這樣新板就有四個交流道了(五股, 中和, 土城, 安坑), 不賴吧!!

至於臺北市仁愛路信義路三段大安森林公園等傳統精華區, 我相信沒有人買這些地方是因為離高速公路近吧!? 我還覺得帝寶蓋在高架橋旁邊真是糟糕.

至於你說的發展架構,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基本上我對政府的都市發展計畫向來信心不足. 林口新市鎮, 淡海新市鎮也是說了十幾二十年了, 不過實況如何, 大家心裡有數.

主題是潛力, 如同我之前說的, 要是要炒地皮的話, 新板的話題性可能高一些, 不過能炒的我想也都炒了, 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基本面. 如果認同新板的這些所謂的便利性跟鳥籠大樓式的好宅, 自然會來這邊. 認同居住環境跟商業環境應有所區隔, 但是也不能離塵世太遠的, 就去內湖四期吧.
Sun08 wrote:
f1我不敢肯定 因為...(恕刪)


是不是有300戶以上進駐,問附近的仲介或管理中心、保全就知道了。
-> 管理中心可能不會回答這個問題吧.


新板到高速公路的交流道:漢生東路直走經海山高中→中和中山路左轉→經環球購物中心直走→三民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左轉→直走上高速公路〈 3高〉 大約10分鐘的車程。
目前看來新板往二高就是您說的這條路, 但是我實際開車的經驗, 上下班這條路不只十分鐘. 其中下班又比上班來的壅塞.
列出周遭戶數只是用來凸顯一個地方的可能問題,資料來自網路
或許偶有列舉錯誤,但是實在無須特別去highlight,因為誤差並沒有超過400戶
(巴黎十六區 400 --> 198 沒有捷和藍京,我隨隨便便都可以再找出一個建案出來 ex. 國家文化館 戶數112)
當周遭戶數可以超越7 8000戶,那個多一點少一點已經無所謂了,因為就是多...

至於舊巨蛋1千多戶,你說他是四年案子也行,但是他賣完了嗎?全部入住了嗎?,事實上一大半都還攤在那裡待
賣待租,等新巨蛋蓋好,狀況會更慘烈,事實上你隨隨便便去仲介網站都是一堆.....成交價多少?差新板多少?
距離離新板多遠?

我想也不用再做人聲攻擊了,住新板特區的人理論上要很優秀的,

我還是認為這是定位錯誤的地方,周遭人口已經夠密了,環伺板橋的全是北縣工業區,周遭交通已經很紊亂,
走高密度住宅,交通會更亂,板橋本身要上高速公路,也並不直接,少了高速公路的分流,也是個問題

新板該走的是商業區白領上班區,而不是高密度住區,事實上
這幾年除了新板蓋,連周遭都一窩蜂搶蓋住宅,這個地方,其實是交通建設的樞紐,就像台北車站一樣
該走的是商區、不是住宅。

還有不用因為我說出真話,而暴跳如雷,我相信真理看官早就明白了
reca001 wrote:
至於臺北市仁愛路信義路三段大安森林公園等傳統精華區, 我相信沒有人買這些地方是因為離高速公路近吧!? 我還覺得帝寶蓋在高架橋旁邊真是糟糕.


真無聊 怎麼掰怎麼凹都可以

那你怎麼確定買在新板的住戶是因為離高速公路近? 住在新板的交通選擇很多, 不一定是要開車吧.

台北上下班的尖峰時段 每個交流道都是很擁擠的 包括你說的內湖

上下班時間在台北只有搭捷運才是王道 開車除非能提早出門 否則每個地方都是塞



東京都確實容易塞車, 但馬路比台灣"大條"的應該不多吧?

哈哈 我個人是這樣感覺的 路似乎是比較大條 因為每天都會開車出門早上上班時間和晚上下班時間 全部都塞 新宿 涉谷 東京 品川 川崎 橫濱 千葉 只要是精華地無一倖免

神守大大既然住東京, 未來松山機場直飛東京, 這消息大大應該不會不知道吧?

我知道阿 松山直飛羽田嘛 不過說實在 我每次回台灣 都是在機場撘計程車 直接坐到板橋的
時間上來說 其實也不會很慢 30~40分左右就可以到了 這點我倒是可以接受


以這點來說, 內湖應該更適合你, 歡迎有機會來認識內湖

恩 其實最主要的關鍵是 我跟那邊沒有地緣關係 平時也不常去內湖 所以內湖在我觀念裡
就是好山好水 尚未開發的地段 不過 我已經在都市叢林中住習慣了 說實在的 我平時也不喜歡去踏青之類的
而我目前住千葉 屋子是一戶建的 地坪就是一百多坪 也有庭園 附近就是千葉城 感覺起來就是古色古香
不過 我是對這樣的環境比較沒有興趣 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感官問題


大大對於新板特區的喜好, 個人是絕對尊重,
只是對於"優秀"的定義, 分享一點小小的看法
優秀不是有錢的人或買昂貴住宅的人叫優秀,
也不是出國移民住曼哈頓或東京等國際大城的人, 更不是收入多的人就比收入少的人優秀

我這裡說到的優秀 雖不是絕對觀點 但應該是相對觀點吧?
優秀有很多種的優秀 比如說 你在談吐之間 透露著王者風範 那這是言談的優秀
那有的人 或許他平時看起來沒甚麼 但是遇到他的專業 他都不輸任何人 這也是叫做優秀
那我所舉的例子是指 努力經營的中小企業主 她們開辦空司 提供就業機會 並且讓自己富有
就算不是絕對觀點 在相對觀點上 一般社會大眾應該都會認為這些中小企業主很優秀


所以優秀與否與買內湖或買新板特區, 一點關係也沒有
優秀是很難評定, 也沒有客觀標準
但可以從一個人的談吐, 遣詞用字, 說話禮貌以及思想內容, 多少可以展現出優秀的特質

你知道甚麼是鴿子籠嗎? 我想你應該有看過真正的鴿子籠吧?? 在一個不是很大的籠子裡 擠了幾十幾百隻的鴿子
沒有自由 沒有自己的空間 到處是鴿屎鴿尿 有人把新板形容成這樣 你可以覺得他這個人有優秀的特質嗎?
換作是你 人家這樣形容你的居住環境 你是否又能忍氣吞聲? 起碼我住在新板裡 我感覺到的是 整齊美麗的街道
寬敞的空間 充滿綠意的公園 以及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而不是像鴿子般的感受是住在 骯髒不已 空間極小 混亂的環境

不過對於百貨公司來說 也許一般人不常逛 但對於我來說 我回台灣就像是度假一般 我非常享受這樣的環境
我很喜歡沒幾步路就可以到熱鬧的地方購物 喝喝咖啡 聊聊是非 享受一下安逸的生活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