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看了那麼多討論串..買不起就不要嫌台北市的房價貴!

stanley1973 wrote:
哈佛做過一項調查,全美人口中有20%的人擁有全美80%的財富

而另外20%呢,則為80%的人擁有,

假如將全美的財富重新平均於全美國人民,

若干年後80%的財富還是為全美20%的人擁有...(恕刪)


所以引伸出來是: 台北很多背重重的房貸上千萬那些人, 是擁有"財富"的囉?

stanley1973 wrote: 最好是台北所有的房子都大跌30%,一般人就買得起了

台北巿大跌---引發恐慌---股巿跟跌---外縣巿跟跌--中產階級財產大幅縮水---

---消費力減弱---買氣變差---工廠訂單減少---工廠裁員---失業人口增多---消費力減弱---不景氣---

---貸款繳不出---銀行壞帳---雨天收傘---倒閉潮---房巿買氣低糜=理想房價


老兄 你好像倒果為因

去年政府堅持油電大漲 形成惡性通膨 搞垮內需 + 國際景氣變差 外銷也垮 ---- > 工廠國內外訂單減少 ---- > 工廠裁員 公司倒閉--- > 失業人口增多 --- > 消費力減弱 ------> 不景氣 ----> 貸款繳不出----> 終於炒不動房地產 -----> 房地產重挫 -----> 銀行呆帳 -----> 銀行倒閉 -----> 房價回到合理價

所以 房地產跌 只是反應經濟不景氣


以相對高所得行業來說.主計處公佈醫師目前月薪在120k之間
年輕住院醫師只有7-80k(十幾年前醫師平均年收入幾百萬的日子如今是傳說)
太太是普通上班族或老師3-40k
這對年輕夫婦一個月存7萬(扣掉租屋生活費),一年存個100萬吧
也要8-10年才可能在台北市區附近開始買一戶房子
像這樣的一對夫妻目前還可以領政府青年補助喔...

其他縣市的同行只要工作2-3年就能貸款買房子
嗯~
我一直都認為台北市內房價太高
或許有錢人真的集中在台北吧
但漸漸能接受現況,或許通勤是大城市必要之惡
希望台北縣市大眾交通能繼續改善
讓一般民眾通勤"不要太辛苦"
吃不起魚翅燕窩,就自愛一點吃陽春麵魯肉飯,又要有生活品質又不想付出代價,有這種事嗎?
irvan wrote:
以相對高所得行業來說...(恕刪)
這對年輕夫婦一個月存7萬(扣掉租屋生活費),一年存個100萬吧
也要8-10年才可能在台北市區附近開始買一戶房子
像這樣的一對夫妻目前還可以領政府青年補助喔...


沒有用啦,對某些人而言,你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就是你不夠努力,不適合住在台北市……
應該去住中南部通勤上班。

http://blog.yam.com/nuanua
會講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就是不夠努力等話的人,基本上,就是個
既得利益者。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貧窮的人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農
民不夠努力嗎?下場如何?農民的兒子又會有什麼下場?別跟我說陳水
扁,現在的社會也不可能再產生另一個陳水扁了。階級已經停止流動,
富有與貧窮之人連教育的機會都已經不平等了,還談什麼努力不努
力?因此說出這些酸話之人,也許你很有錢,但本人徹底鄙視你。
台北市早在很多年前 就買不起了~

好在小弟也算幸運 2004年在永和以不到19萬/p買下2房新成屋(含車位)~

不過現在想在永和再換間3房....新成屋一定買不起了...(中古屋也不便宜了)

這幾年變化實在太大..薪水卻也沒有跟著"大幅度"成長..

剛看到北大特區討論區蠻熱絡的...是不是要考慮那邊呢??
有點不懂...
買不起台北市就不能嫌台北市貴嗎? 真好笑~
我吃不起魚翅鮑魚,我可不可以嫌魚翅鮑魚貴?? 可以吧? 這是個人自由吧?
買不起就不能嫌,沒這種事!

再來買不起台北市就是不夠努力... 這更可笑了~
原來只要努力就可以在台北買房了? 真的是這樣子嗎?
誠如之前網友回覆過的,我也贊同他.
士農工商每個行業努力跟收穫的比例完全不同,你告訴我農夫要"努力"種田種多久才能在台北買房?
不要告訴我沒錢就去鄉下買,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到底"努力"跟"台北買房"之間是否可以畫上等號?!
房市高手 wrote:
老兄 你好像倒果為因

去年政府堅持油電大漲 形成惡性通膨 搞垮內需 + 國際景氣變差 外銷也垮 ---- > 工廠國內外訂單減少 ---- > 工廠裁員 公司倒閉--- > 失業人口增多 --- > 消費力減弱 ------> 不景氣 ----> 貸款繳不出----> 終於炒不動房地產 -----> 房地產重挫 -----> 銀行呆帳 -----> 銀行倒閉 -----> 房價回到合理價恕刪)



兄台,你好像沒看完我全部的發文哦..

我是覺得很多人消極的埋天怨地北巿房價

卻沒正面的思考自己,甚至說些希望政府能壓低北巿房價左派言論

所以才 會有北巿房價大跌論的玩笑話,希望看官們幽默以對.別太認真..


你的理論原由也不太對哦..
台灣是製造加工出口國,只要原物料上漲全球不景氣台灣必定受牽累
政府只是將原物料價格交回巿場.

irvan wrote:
這對年輕夫婦一個月存7萬(扣掉租屋生活費),一年存個100萬吧
也要8-10年才可能在台北市區附近開始買一戶房子
...


不對不對哦..買房也是一種理財
一年存100萬,三年300萬就可以在北縣買屋囉
第二個三年就可再買一戶出租,以房客養屋
之後第三~五年以增值後的房價價差獲利選購理想的標的..

現在北縣的交通建設都在逐步的完工中
日後通往大台北的交通都會更便利快速,
所以基本上北縣區房價跌幅不會太大
反而增值空間是可期待的.

個人理論.聽聽就好
房市高手 wrote:
去年政府堅持油電大漲 形成惡性通膨 搞垮內需 + 國際景氣變差 外銷也垮 ---- > 工廠國內外訂單減少 ---- > 工廠裁員公司倒閉--- > 失業人口增多 --- > 消費力減弱 ------> 不景氣 ----> 貸款繳不出----> 終於炒不動房地產 -----> 房地產重挫 -----> 銀行呆帳 -----> 銀行倒閉 -----> 房價回到合理價


我覺得有個地方不是這樣說得,首先,堅持油電大漲。。。這個用詞就是錯誤的!(我是認為一開始的基礎論點就是錯誤的,起點錯誤,後面推論就會錯,另外,後面很多東西真的不是這樣說得,只是我懶得寫,就先把最開始的先說吧)

為何這樣說?台灣是個海島,沒有自產石油。。。所以必須要進口,國外的油價變化,本來就會影響到台灣的油價的!當初民進黨政府,堅持不漲價,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是圖例特定族群,而且是犧牲全國人民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你有看到之前的新聞,為何中油會虧損一半的資本額嗎?因為堅持不漲價。。。所以虧損自行吸收,另外,加油站得汽油這種東西,事實上,是要開車跟騎車的人才會用到,我相信還是有人不去騎車+開車的!(例如搭公車?捷運?甚至騎腳踏車跟走路)那麼,只有這些騎車+開車的人會受惠。。。但是中油的虧損,卻是用全國人民的納稅錢來處理的!這個,就是圖例特定族群!只是說,這個族群的人口數很大而已。如果你需要數據才能信服,那我也是可以找給你的。只是最近比較忙,可能要到五月才能給你。。。至於搞垮內需。。。。說實話,要講起來的話,需要的篇幅很多,我只能說,台灣本身沒有什麼資源,所以很多東西都要輸入,這也是為何當初我們彭老會說我們當初是輸入行通膨了!

油電大漲,只是把元來的價格還原而已,說實話,那是把錯誤的事情矯正過來。。。。如果當油價變成一公升一百元,我相信自然會有很多人不開車也不騎車了。。(當初三十多,就少很多人開車了。。)市場自然會調節。。。需求減少到一定程度,價格自然會回落的。。。政府要做的應該是產業結構的調整才對!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