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講到房子老,確實,房子很老。無論以嚴謹的範圍定義,或是以較廣義的範圍定義,都幾乎沒有新房子。不過房子雖然老,但跟其他老房子區比較不同的是民生社區相較起來有規劃。整體看去大部分都是四層樓的老公寓,是一個"社區",而不是一堆高矮林立,各式各樣的"建案"。30幾年的房子雖老,但卻是台北少數有完整規劃的地區。試想,如不是這樣"老"的一個規劃時空背景,有機會這樣可以整齊一致,這麼一大片區域 ? 棋盤格規畫,公園多,汙水下水道,沒有電線桿(只有路燈),有操場,有籃球場,有網球場,甚至有小棒球場。有社區的活動中心。如果要說當初規劃缺了什麼,我想就是停車場吧。雖然有些學校,操場,已經把地下變停車場了,但相對還是不太夠。
其他區域也都有優缺點,也都有很好的房子,不過我想就個人的感覺,民生社區比較"簡單",其他相對較新的區域,感覺比較沒能有這樣整體的規劃,有老房子,有新房子,有公寓,有大樓。另外,這裡相較於其他區域比較有社區的感覺,可能因為大家的房子都差不多,移入移出的流動也比較小,感覺起來比較"單純"。(似乎從前面一堆一住就是二三十年的版友就可看出來)
我想對某些人來說"簡單"與"單純"應該也是這兒的優點之一吧。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knowing the path and walking the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