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景美華固地上權建案

BobbyHu wrote:
基本上我不覺得地上...(恕刪)


互相交流一下彼此看法的差異,我的看法是買這種房子大部份資金不是很充裕所以大都需要貸款,我的看法是以房屋貸款的角度來看,這比較符合目前大眾購屋狀況。單就一般房屋與地上權作分析。

就以你設定的房價為基礎計算。並用全額貸款,貸款20年本利攤還計算。不計算房屋稅、地價稅、大樓管理費。

2400萬利率1.7%每月約繳納118,032元
1400萬利率2.3%每月約繳納72,830元
每月差異45202X12個月=542424元-50000地租=492424元
也就是說購買地上權每年能節省支出(或儲蓄)492424元,20年共節省9848480元
唯20年後一般房屋免繳納地租,我們就來個70年不變(雖然應該不大可能)5萬X50年=250萬,所以支付節省約730萬。
(我不計算地上權貸款節省價差的現金流是因為20年後雙方貸款都繳納完畢地上權還要每年繳地租)


我的想法是地上權當初購買時節省1000萬且70年後戶頭裡多了730萬,但房屋價值為0。但一般房屋在台北市70年後價值應該會超過730萬很多很多。

綠字頭上一把刀 wrote:
互相交流一下彼此看...(恕刪)


現在就是看你要不要賭70年後價值超過730萬
其實房產就是這樣子,看你要不要賭20-30年後房產翻倍

根據小弟看以往的數據,在過20年,台灣的房子應該會在翻2-3倍
綠字頭上一把刀 wrote:
互相交流一下彼此看...(恕刪)


我認為兩件事情如果要比較,應該要將大家的立足點調整一致,留下想分析的差異才好。
也就是說,買房子的人每個月付那麼多貸款,買地上權的少付貸款,拿著省下的錢吃喝玩樂,這樣比較就不公平。
所以,規定買地上權每年省下的貸款除了付地租之外只能存起來,應該算合理。

假設投資報酬率=2%,依照你的借款利率試算如下,:





1)基本上第5年起,利息收入已經可以cover地租了。
2)當投資報酬率=1.72%時,購買房屋或地上權無差異。
3)當投資報酬率=0.00%時,地上權會等於你說的730萬。

以上給你參考
------------------------------------------------

本來打很多後來刪除,因為發現彼此對未來房價認知差異過大。

你的認知台北市現在購買2400萬的不動產70年後還是2400萬。

如果房價如你所言70年不漲,我應該是用租的。扣除房租我每月10萬一樣2%投報,70年後我應該約有183,333,662元。
綠字頭上一把刀 wrote:
---------...(恕刪)


房價當然不可能固定不動,我之前就有說過,
可能像上面說的變兩三倍,也可能像版上某些人講的「直奔一折」
我當然對未來房價有我的看法,只是太主觀的變數放進來,你根本沒辦法解釋,所以乾脆不放。

分析都是這樣,你要固定你不分析的,再分析你要分析的,
表上我固定的是房價,變數是投資報酬率,

你也可以說,我認為中華電每年配5%很穩定,所以我要固定報酬5%,變數改為房價..
都OK,whatever you like,
只是那差異的一千萬在存續期間帶來的現金流漏掉,分析就沒有意義了。


每個月存10萬,2%,70年還真的會到1.8E喔!複利的威力真大~~
最近去看了新天地! 本來想出手的!
但是喜歡的那戶居然在我要談的當下說賣出了
感覺最近消化得很快
但是回頭想想幾年後這些住戶基本上是沒法脫手的
好像又該忍著
畢竟一個45坪的房子加車位要兩千萬
也足夠在新店買個類似的有產權的房子
只是一直想著投報率
不知道到底有沒搞頭
Ernest
tsaist65 wrote:
最近去看了新天地!...(恕刪)


這有啥好考慮

那就去租華固新天地房客的房就好了呀

1年1約 隨時可走

比直接1次租60年方便多了~~
要買華固的我覺得就不應該去想以後要賣掉

買這就應該只有一個想法住到自己老死,所以不建議30以下的人買。

最好是不生的人買,因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沒有後代就不需要去想死後還要留個遺產給誰。

在政府快要收回時,你的人生走到了盡頭,剛好用完它的殘值,

PS.旁邊一樓的店面21日開了一家小全聯,大約只有一般7-11的兩倍大。
有長輩去看華固新天地,有些房子有裝潢,有些沒有裝潢,有裝潢的也沒加價,樓層也沒有比較低,請問有人知道原因嗎?通常先裝潢好都是會為了要遮遮掩掩,不過這全新的房子又不是中古屋,會有什麼好遮掩的? 想請問有沒有達人可以回答問題的?
怎麼去看的當下不直接問帶看的銷售員是什麼原因。

我猜有裝簧的應該是建商一開始就作的,就是標準配備
沒裝簧的估計是原本已經賣出去的,是投資客,到要交屋了棄權不要了。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