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回應]自住沒差討論串


kate518 wrote:
例子舉的不太好...
講自住沒差的人是說小錢,短期不賣沒差
誰要你在房價最高檔時進場?
還買一間房價震盪最大的物件??
舉例台北縣,20W/p都算高了~)


你不是說自住沒差嗎?那最高檔進場有差嗎?
現在該買房子嗎?買了難保1、2年過後你不會又說:誰叫你買在高檔?


kate518 wrote:
還有請舉例哪一間房子去年520前後價值1000萬,不到一年剩不到700萬,謝謝!
33P的房子等於不到一年跌9W/P(跌36%)
50P的房子等於不到一年跌6W/P(跌30%)


不管幾P怎麼算都是30%耶,36%是怎麼算出來的?


kate518 wrote:
有嗎??我都不知道房價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跌幅>30%
到底是哪一區啊??


新店30%、台中西屯29%、淡水27%
那有房價每天漲的.
由其是捷運附近的, 每每捷運前後的價差都很大.
或者是信義區或大直重劃區的成功模式
所以大家都希望複製這種現象, 很多房價都已反映將來可能的價值
你現在買的都已是多年後的可能價值了.
那還希望你的房子還能增值多少呢 ?

你我的父母當初買的房子時應該也不是抱著馬上賺的心態吧 ?


所以感覺上自住沒差這句話,和股市中被套牢後,跌到受不了後才會講說我是要長期投資的感覺是一樣

都是在價格低於買入時的價格時安慰自己的話,彷彿買入股票(房子)就預期會跌價一般,要說服自己的一種理由

買股票有的是抱長線有的是玩短線

抱長線通常確定是績優股就會向下攤平 越便宜越去買進

而且通常是確定古是在低檔時,並且外在投資環境低檔但無惡化之時,才是分批慢慢入場的

至於散戶最常見的情形則是在高檔或相對高檔時,用力殺入,但是在景氣反轉或趨勢往下的時候

沒有停損導致血本無歸,搞不清楚自己要長線投資還是短線賺價差,最後由於價格太低砍不下手

只好對自己說...我是要長期投資....

房事不像股市,但有點雷同,

價格都是有高有低,有景氣循環,感覺上房子有點像股票的高價股

一般散戶只能買一張.....而且還是分20年的分期買的...所以應該是長線投資

所以買入的時機點就決定你賺錢的成功與否...至少跟保值不保直有很大的關係

宏達電一定是好公司...抱著長期投資的心態切入買就像買在地短好的房子...基本上是對的

只是如果買在400元和800元和1000元的意義都不一樣,特別是只能買一張還揹債買的時候

郊區的房子有如雞蛋水餃股大部分都建議不要碰...哪天下市都不知道....而且房子不像低價股,有轉機時股價
一飛衝天,機會沒有很大

所以應該是長期觀察一家公司(地段),在他是股市高點時(房價高檔時)觀察他,在買入時要問問自己,買入的價格是否合哩,再跌的話是否可以接受,是否購入時機是相對低檔區,這些條件都有了至少買的股票(房子)價格上可以保值

眼見現在局勢....量大不漲....有頭部跡象....外在經濟情勢差缺乏大環境維持房價(新水沒漲)...像是高檔盤整..

但是終歸要回到現實...面對百年一見的經濟大海嘯,房價的趨勢是否可以獨強於局勢之外...顯而易見...

至少主跌段還沒見到(爆大量的價格下殺)房價比較是急漲緩跌.....

至少個人覺得不是買入的時機點....不然就只能說....我是長期投資摟(自住沒差)

個人淺見聽聽笑笑就算啦




jerry898901 wrote:
當然不是所有人啦,但你能分析一下這次房價下跌的原因嗎?除了漲多回跌這個基本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問題吧,當然買東西要很自私的買最低,但你知道最低點在哪嗎?我相信只有神知道,我也認為一年內房市不會好,你沒有急迫需要可以等,沒有一個人說要你買在高點,你能肯定五年後房市不會回漲?也許可以,但十年十五年呢?這對有需要又打算住長久的,一兩年真的不算什麼,所以才有"自住沒差"的說法,


中南部甚至是北部,一堆人從民國七十幾年等到現在換來的只是腰斬下場

而且我覺得想買房的人,指望房價腰斬再腰斬可以理解,我也想讓其他人知道,房價跌受傷的不是只有建商投資客,小老百姓一樣會受傷!至於你說房價貴還買跌了怪誰,這一點沒錯阿,沒有怪誰,但如你所言一堆投資客快買快賣轉手獲利,也只能說是人家眼光精準囉,應該是大家學習的對像,怎又會被妖魔化呢?


就是有一堆人不務正業,只想把房價炒上天獲取暴利
投資客如此,部份房仲也是如此(不可諱言的有些房仲跟投資客沒兩樣)
既得利益的建商更巴不得房價明天就可以漲上天
想買房子的人要不吃不喝三十年,甚至是買不起房子
說難聽點這跟國難財有什麼兩樣,房價炒高對於人民不見得是好事
並不是不能接受房價上漲,如果房價是因供需不平衡而上漲那我可以接受(這裡指的是自住的需求)
並沒有預設立場要房價腰斬再腰斬,求的是一個沒有投資客、不肖房仲和建商的烘抬的合理的房價
自住沒差是要買屋的人說的,不是給投資客和不肖業者洗腦用的,在合理的房價基礎下才能去說自住沒差
也有點像:選擇權
價格隨波動率改變
資金控管避免暴倉
進出場時點很重要
買賣雙方風險自負
房屋年限到期結算
林阿正 wrote:
房事不像股市,但有點雷同,
價格都是有高有低,有景氣循環,感覺上房子有點像股票的高價股
一般散戶只能買一張.....而且還是分20年的分期買的...所以應該是長線投資
所以買入的時機點就決定你賺錢的成功與否...至少跟保值不保直有很大的關係
既得利益者跟秉持傳統觀念的太多,只要每個人可以擁有一間以上的房產,就沒辦法對抗市場機制,我家附近的大型社區,多的是父母買給下一代的房子,上禮拜在公司坐電梯時,某位剛出社會的弟兄更是高談闊論他老爸最近要幫他買在哪有多大的房子,這些有能力擁有兩間以上房產不用貸款的人比比皆是,有一次更誇張,去對岸出差時遇到一位派駐過去的老總,不小心讓他聽到我同事在說買房後貸款的事情,他竟然說了一句這年頭還有人買房子需要貸款的嗎?當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時,社會問題一定會越來越多,所以這些既得利益者也不用高興太久,社會版面一定會越來越多,搶也是死不搶也是死,當然搏他一搏,綁票勒贖更是一卡車,這是誰的問題呢?
我贊成樓主

我租房子很多年了
最近也對購屋起心動念
不過,我是買不起的

自住沒差並不是不在乎錢
很多網友都已分享個人或親友的案例
如果你愛吃米
非米不吃
米的漲跌 你放在心中也沒用
你要等米落價
就得有麵粉等其他選擇跟替代
你要利用群眾力量使米落價
那也是個方法
但不需要一直把自己吃沒差的人硬說是米商
或人家自承是米商又說人家跳脫不了米商的想法

人家就是愛吃米想吃米不能不吃米
何必這樣

但人家也是有權利找相對便宜的米或是盡量殺個價
又何必說人家既然不在乎幹麻殺價
又何必修正人家?

他賠他了他的
你痴痴等你的
不就這樣

如樓主所說,我能買到能力所及並且喜歡的房子
之後就算大跌會幹聲連連
但還是住得高興
爸媽跟我不用再因房東的任何理由搬來搬去
每個人的人生不一樣
要的真的也不一樣


颱風過後,菜價、米價合理的上漲,民眾可以接受,大不了少吃一點
但是不能接受的是有一些不肖的菜蟲米蟲要烘抬價錢賺取暴利
以往民眾在抱怨菜價、米價被不肖業者壟斷烘抬時,政府還會出來抓菜蟲、米蟲
令人不解的是房價被不肖業者及投機客烘抬時,政府卻沒有站在人民這一邊..
買給下一代固然好

你最好給他一大筆

買個新大樓 80P 管理費至少80/P

一個月水電瓦斯 網路 管理費 先準備好 15000好應付你 "食衣住行"的 "住"

不然等你~~ 他可能會過得很累
yoyolon wrote:
中南部甚至是北部,一...(恕刪)
中南部甚至是北部,一堆人從民國七十幾年等到現在換來的只是腰斬下場(是嗎?台北除了淡水部分海景豪宅外,其他到沒聽過!)
就是有一堆人不務正業,只想把房價炒上天獲取暴利(你確定投資客都沒正當職業?房產可以自住也可以是投資工具,難道買股票基金的也是不務正業嗎?,那不認真工作努力拼經濟,只希望房價跌下來的人就是想不勞而獲囉!)
投資客如此,部份房仲也是如此(不可諱言的有些房仲跟投資客沒兩樣)~事實是很多房仲本身就是投資客,那又如何呢?
既得利益的建商更巴不得房價明天就可以漲上天(你確定嗎?房價漲翻天部也代表他土地進價會更高,談改建會更困難)
想買房子的人要不吃不喝三十年,甚至是買不起房子(不吃不喝三十年,一個月薪水只有2萬好了不吃不喝三十年有720萬耶,還買不起會不會太誇張了)

林阿正 wrote:
那有房價每天漲的.由...(恕刪)

不管股票還是房地產投資,健康的觀念本來就是長期持有,而不是短期進出,短期進出高報酬也高風險,所以只要是長期持有本就不需要太在意短期的波動,而是慎選標的!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