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man wrote:
想想看近3000億美...(恕刪)
這些外匯存底非屬政府所有, 且他的量和冒出來的貨幣差的遠了,我的假設是,以大量的銀行放款將大量的貨幣借出,
貨幣越流通,造成通貨膨漲, 企業借大台幣還小台幣,一下就賺飽,企業借貸,人民買房借錢, 我覺得那是一次財富的重分配,保有土地的地主沒受傷反而得到好處,保有貨幣的退休族等受到重傷.
其實很像把你欠的債一筆勾消,分給你籌碼重新再玩,這是假設性問題.
我說房價沒漲(台北市不算)一定又有人罵我,樓上有人說他朋友有錢先買而他現在買多了400萬,10年前中和16萬現在25萬,總價650萬借450萬,10年付利息200萬650+200=850萬,25萬1坪不是一樣.他賣你20萬還賠.
你沒買房不用付利息還可以存錢賺利息,他付200萬利息,你存50萬利息,前後差250萬,現在不是都打平了,缺點是你住在你媽家也可能是優點,存錢會更快,不過租房子就錯了.多了400萬可能是坪數或地段吧.
銀行貸款所造成的通貨發行增加...最嚴重就是美國的次貸風暴...美國的GDP成長都在2%左右...但是這7-8年的房市多頭
以洛杉磯郊區的住宅...房價上漲大概2-3倍...主要是低利率加上過度借貸造成...另外陸資的炒作房地產手法也有關
所以美國的房市價格崩落的速度特別嚴重...因為泡沫的結果就是破滅...受害最嚴重是承作房貸的銀行
台灣的房貸和美國的次貸不一樣...次貸的方式是把房屋依照市價重估...增加的部分可以重新貸款...使貸款人信用擴張
當房價下跌時...重估擔保不足的部份銀行會向貸款人追討...造成房屋被拍賣...連鎖反應使房價更下跌
Generation Kill
江霓 wrote:
最可惡的還是政府啦 ...(恕刪)
葛老都已經出來寫悔過書了, 您說呢...

低利率引來熱錢開 party, 投機熱錢大過於實質需求, 許多人都過度消費了...
另外, 台北縣市的房價真的太高了, 雖說北部薪水比較好, 但消費也較高, 房價更是不成比例的差異, 對於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 (小弟是六年中段班), 想要在北部安居樂業, 我想退而求其次後, 一天花在交通上的時間是很可觀的...
不要對想買房 "自住" 的人報以嗤之以鼻的說是怨念, 大家都是賺辛苦錢, 好不容易想要成一個家. 應該說...
為何有人想要炒作房地產, 投機, 積點陰德吧.... 你的豪華生活建立在別人縮衣節食上, 很快樂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