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自住客,你真的要買台北市嗎?

供得起只是前提之一

即使是自住自用且財力無虞者

買屋時大多也期盼房屋至少可保值

或在三五年內不要跌價

否則就算錢不是問題 光是感覺就很差

真正的自住沒差

是那種"手上有房屋心中無房價"漲跌多少都無動於衷者

這種人究竟有多少?

文中的朋友

心裡應該是獨排眾議看多或持平吧

LeftFoot wrote:
自住客要不要買台北市, 房價高低的影響只在於供不供得起.
原本我們夫妻倆住新北, 通勤上班克苦一點也沒什麼差, 但在有了小孩後, 想到的就不只是自己能不能; 而太太的同事為了接長輩住近一點, 房價雖然在大家認為的高點了, 也是下手大安區的房子, 離兩年前他們自己買的價格已又高出六萬多了.
台北的價錢為什麼會衝
就是因為資源 交通 各方面都優於其他縣市
賣掉就買不回來
不買台北難道去買桃園 讓人家倒貨嗎?
什麼叫作被倒貨?
買到價格>價值的東西就算

對於非常堅定一定要買房
而且一定要現在買房的人
我會說
"去買吧 開心就好"

對於那些稍微有些彈性的人
我會說
"暫不買房也罷"

竹碳水 wrote:
台北的價錢為什麼會衝
就是因為資源 交通 各方面都優於其他縣市
賣掉就買不回來
不買台北難道去買桃園 讓人家倒貨嗎?
說租比好買的這種言論
20年前就聽過了
現在都後悔的不得了
20年後又出現這種言論
不管要投資或是自住 或是自住加投資
台北市的風險一定比較低
明明就還有很多50萬左右的新案
老公寓也還一堆30~50之間
甚至還有2X的
為什麼要去買外縣市的新案
光是貸款條件就差很多
你早期買淡海 三峽
你臨時想用錢銀行根本不會讓你拿
可是如果你是台北的房子
銀行多半會讓你拿
為什麼
因為沒價值
離開台北就怕回不來
當然如果你喜歡田園山水
我沒話說

說真的!房地產就只是供需的問題而已,台北市有錢人很多,我認識很多人在台北精華地區有5~6房以上,但是他們根本不缺錢,早就沒貸款了,房子就放在那,親戚從國外回來或從南部上來就免費借住,要租也是靠緣分(通常很便宜),等死後房子留給子孫,除非有重大災難或者台灣已無法住人,這種人是不會賣房子,說真的漲跌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這種人越來越多時(二八法則),台北市精華區房子永遠越來越高,這是我看到的現象,我也很想房子跌下來,但是現在的利率及有錢人的心理!好像越來越難!
你說得沒錯
像我家在台北也是五六間
全部貸款大概八百萬左右
手上也還有現金
我也沒想過要賣
因為賣了就買不回來
而且建商還一直盧著要都更
央行的資金控管根本不是針對我們
是為了讓那些手上沒現金的人不要踏進來瞎攪和
因為打房最大的受害者絕對不是建商
是銀行跟我們這種中產階級
光是收租跟正常工作生活就可以有一定水準了
台北跟其他地區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
台北人的所得高 資源豐富
真的當投資客的人實在是少數
將來再開放陸資 只怕是會讓人望屋興嘆
不管你課甚麼稅都一樣
成本轉嫁出去就好了
這也是實價課稅為什麼一直卡住的真正原因
有實價課稅的國家 房地產也不見得比較便宜
這是華人置產的習慣
只要有華人地產就會是投資的重要選擇
你看澳洲 紐西蘭不都是這樣
我個人是贊成奢侈稅繼續施行
因為奢侈稅就純粹是抑制漲勢
只要抑制漲勢不需要把房市打死
沒有流動的房地產市場是會產生系統性風險
請問這些銀行炸掉是誰要負責?

手頭上只有幾百萬,純投資或自住的就別玩了,
如果手上有 幾千萬現金的,一輩子不用擔心虧錢,就另當別論了。

台北市一堆 每坪租金 800元的房子,
但房價卻喊每坪 80萬,
房價與月租金比 已經站上 80萬 / 800元 = 1000月。
房子放租要 83年 (1000月 / 12月) 才能回本

沒本錢的下去玩,
一旦房價下跌,會被玩得很慘。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如果可以有現在的薪資, 真的很想住在南部

竹碳水 wrote:
台北市的風險一定比較低
明明就還有很多50萬左右的新案
老公寓也還一堆30~50之間
甚至還有2X的
為什麼要去買外縣市的新案
...(恕刪)


50萬的新案恐怕在很邊垂很偏僻的地方?
那這樣子寧可買新北市...
因為臺北市房價低於30萬的房子大概基於交通,環境等原因,未來增值空間一定不大,想要買房子的的人還不是貪未來的房價上漲,不會漲的房子, 誰要買?
所以說, 所有的房價問題均來自於人性的貪婪, 沒有人性的貪婪, 房價怎炒的起來...
反過來說, 只要供給小於需求, 再加上人性貪婪, 臺北的房價想要跌也不容易,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