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朋友~台北不是讓你白手起家的天堂,壓榨的是後面想上來求生存的(北部房產倒退不可免,台灣這十年人均GDP成長掉了一萬美金以上)

我把t大加入好友了
很配服這樣有整理的表述,做為同是南部上台北市落地生根的人的心聲,也放開大家的討論。
父親雖是福建人,但小弟卻是出生台南土生土長,對我來說:南部就像樸玉或是蘊藏資源的地方,具有可愛的排外情結,看長遠一點,如果與其要高度開發南部,我寧可它的發展相對是理性而緩慢的,少點貪婪多點阿Q,文化而不市儈,社區關懷而不政治口水,也許北部人永遠不能理解那看似粗曠的背影其實有許多深厚的情感,六輕、國石一再去傷害這樣誠實的人民,卻有人把他們宣染成不理性的族群?看在台北的南部伶仔眼裡,情何以堪?冷眼旁觀的群眾,沒有聲音,願政府能夠詳察。
樓主一直改題目

就表示一直站不住腳

又想在北市版佔一個版面

從一開始的"大家都不知道...", "30年來...."

到一直改標題

就可以知道樓主到底在想表達什麼.....

北市版談高雄

到最後改題目

北市版其他帖有料多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lulalla wrote:
台灣歷年經濟成長率
...(恕刪)


這個開版的傢伙本來就怪怪的
但是各位也請鞭小力一點
你看 講的他說不出話了
單獨逐水草而居就可以讓台北市房價神話不滅
看看全台水庫庫存水量,大台北發展不是沒有條件
高雄就是水差些.........其他的我都很滿意
那個都廳苑到現在還在廣告..........
這麼多外來客搶佔北市 支撐房價, 能跌多少???

stai wrote:
我也是高雄人,來台北...(恕刪)

teabox wrote:
開車路上,看到南部高...(恕刪)



當然不會有成效啊,這政府的詭計是~~~~~


廣大的勞工們,你知道這政府的陰謀或詭計是甚麼嗎?


就是故意讓台灣的中產階級社會勞工大眾一生中來負擔高的房價與貸款,

為何如此呢?

因為大眾每月繳高的貸款給銀行(大多數是如此),持續至少二十年,

銀行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再將賺來的資金,以更低的利率給炒地者與建商來囤地與炒房(惡性循環),

而政府可以對銀行予取予求(透過任何管道,包含舉債)

最後誰受益???

當然是政府自身及軍公教,還養出了一堆的"台灣地蟲"與"房屋黃牛",

長期下來,台灣人民卻作了奴隸、作了肥羊,

是政府主謀在先(加上政客在暗中支持),財團、建商、房蟲興風作浪在後,

這些都是利益共生團體,

所導致的,就是台灣未來的國力肯定會日趨下滑。

這政府實質上是奴役台灣人民的血汗政府。


這群人是台灣的蛀蟲集團(M型上端,約佔前百分之二十),

包含了炒地皮集團(壽險業、地產公司、資產公司)、北中南建商公會集團、仲介集團、房蟲散戶等,


還有一個最大詐騙台灣人的"政府集團及銀行",

這些人都是既得益利者,


只有台灣人自身的覺醒,才能挽救台灣沉淪的命運,


還有,我所講的,都是過去二十年來的事實,事實是洗腦文嗎????

台灣人被這政府及這些不肖詐騙集團已經洗腦了長達二、三十年了,

認定想要住的起,就是得這麼做牛、做馬、做奴隸,做責任制、做到死,

來替這些不肖者打永遠的工,這是台灣人的宿命嗎????(以後,你的下一代也要被這批人剝削嗎????)

還是你打算加入未來加害人行列????
(巨大財富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法!!)


這些人(M型上端),是台灣原生的蛀蟲(還繼續在長大),吸乾台灣人一輩子打拼的血汗。
(你真以為這些人的財富是打拼來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njfiTUrcs


台灣的官員沒有比大陸的高級到哪裏去,天天打著官腔,說著官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Sn64DnUx0A&feature=related


政府對台灣勞動者的算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6DS7rrWzYg


teabox wrote:
開車路上,看到南部高...(恕刪)


看完你寫的一堆悲觀論點,我很容易猜到你的年齡應該是30多歲左右

60幾年次的人,剛踏入社會時,正好就遇上你文中提到的經濟停滯現象,以至於你很容易認為將來還是會這樣

然而,40-50幾年次的人,他們年輕時的經歷則與你的經歷大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她們很容易從目前看到的一些情況,大膽地推估台灣未來的走向,因為他們有"經驗"

剛好40-50幾年次的人目前又特別有錢,還不算老,還是容易借得到錢,以致於他們敢在年輕一代人還看不清楚趨勢之前,"瘋狂地"掃貨(對6-7年級的人眼中看到的),掃到你覺得莫名奇妙

簡單講,像你這樣年齡層的人,確實很容易因為過去的"經驗",完全排斥台灣會更好的可能性,以致於都是直接推論房地產必定崩盤(民國百年大泡沫的作者也是60幾年次的)

總之,我懶得跟你辯論,但建議你應該要學習尊重市場

市場真的出現"異常"現象時,通常他只能維持幾個月,而沒辦法維持幾年之久

若維持幾年之久,他就不能再稱之為異常了,其背後一定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等著你先以開放的心胸與態度去面對他,你才會真正體會到

我只能說,在通膨時期,手上只有貨幣的人,真的會被嚴重剝奪的!

以目前的經濟情勢來看,中東問題、日本震災、中國嚴重通膨、希臘債務重組危機等等國際間重大事件,確實暫時打擊了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

明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執政者為了爭取青年選票,勢必要壓抑房市,以免選票流失太嚴重~但,選舉結束後,就沒這麼必要性的~又加上,目前國際間重大事件,到那時候應該也差不多明朗化~

又加上,冷靜思考這些事件,其實對台灣的經濟前景影響不那麼直接,只能稱之為亂流而已

也就是說,房市的下修,其實只是這些干擾因素帶來,獲利了解的賣壓影響,而不是因為前景有疑慮

以至於這波修正幅度會很有限的~

yunyunhome wrote:
看完你寫的一堆悲觀論...(恕刪)


Y大用年齡來評論
用在他的身上真的是一針見血
他的遭遇可以影響他的看法和價值觀
這是已經根深柢固的

真的是很不成熟的組織能力
一篇文章改來改去
沒有中心思想
顛前倒後
語無倫次
自以為是
莫此為甚
希望六年級的不要都和他一樣


"台灣電子代工"科技產業的產學噱頭。只是感嘆我們國家的主事者守在台北,用台北看台灣各地看世界,卻沒看到台灣自己需要的轉型,讓這十年台灣的競爭力不斷的流失,卻只能怪大環境。


首先,台灣的產業結構早已被迫轉型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沒轉型成功的企業早就掛掉,要不然就是醃醃一息

別被政治人物給誤導了!

沒錯,台灣的製造業確實仍以"代工"為主,但是在"代工"中低附加價值的製造工廠早已遷移到大陸去了

在大陸的台商幹部全部都是製造管理,練就出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製造業管理!

別小看製造管理喔!

如果製造管理的門檻是你想像中的低,那麼今天接到Apple的訂單的公司就不會是鴻海了,而是大陸企業了

台商的製造業管理是連大陸人都十分欽佩,而且怎麼學都學不來,因為這種管理精神早已內化成一種文化,他不只是單單靠制度而已,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主管天天盯著,大家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麼做~

還留在台灣的管理總部早已轉型成研發、設計與營運管理的單位了,早就沒有"製造"

也就是說,台灣的代工業早已不只是"代工"(品牌廠商提供設計圖,再按照要求做出成品),而是進化到一貫化作業,從設計、採購到製造全包式的服務~

也就是說,台灣的"代工"業能夠直接提供已經設計好的樣品給品牌廠商挑選,而根本不需去思考下一階段的新產品要怎麼設計~頂多就是品牌廠商再按照市場實際需求,提供修改指示而已~

對國際品牌廠商來說,她們變得只需專心在品牌行銷上就好,根本不用去管東西要如何做出來~

台商的製造業管理能力甚至遠遠超過日本了!否則,日本不會逐漸把在海外的工廠賣給台商了!

宏碁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崛起,快速地成為世界第二大的PC品牌廠商,他就是靠著台灣堅實的代工製造為後盾

就算是第一大的品牌廠商HP,他的產品也全部都是台商製造出來的

除了代工製造業以外,可以想像得到,就是做品牌行銷,但台灣缺乏足夠大的內需市場,根本養不出來更多的國際性品牌,不做代工製造,那還能做什麼?

別被政治人物誤導了!

然而,在過去10年,台灣可惜就可惜在,兩岸的不開放,否則跨國企業的亞太總部應該會設在台灣,以利就近下訂單與討論規格~在鎖國時期,只知道喊台灣優先,但卻讓自己喪失許多好機會~

以優比速(UPS)為例,當初為第一個來台設立亞太營運總部的跨國公司,因遲遲無法開放兩岸直航,在2002年4月在菲律賓另設轉運中心。此外,由於兩岸經貿無法正常化,台灣逐漸失去成為營運總部的先機之後,在台美國商會人數減至不到千人,台北歐洲商會亦從全盛時期會員逾千人,減至不到500人,美國商會執行長亦坦言,28歲以下的專業個人會員數量大減,表示年輕一代的外國專業人士不想來台發展

如今,隨著兩岸和解,政府與大陸簽訂ECFA,就是要讓跨國企業重新檢視在台灣設立總部的優點,吸引更多外來投資,而帶動起內需經濟(金融、住宅等等)

在過去,就連在大陸的台商都懶得往返台灣,乾脆在大陸設立營運總部,導致台灣內需掉得很厲害

台灣在製造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卻沒辦法順便帶動內需產業,這跟過去長達10年的鎖國政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致於台灣有了失落的10年~

你想光只是兩岸不直航,在台設總部的外商,要出差去上海,還要額外花很長的時間轉機,誰受得了?

其實是台灣自己封死了自己的競爭力!

馬政府做的事情其實非常簡單:解掉這些莫名奇妙的枷鎖而已~

接下來,就看外資能不能重新看上台灣的好!

對4-5年級的人來說,依照她們的經驗來看,枷鎖解掉後,剩下的只是還原而已,根本不須特別做什麼努力

台商自然而然就會充分利用
yunyunhome wrote:



看完你寫的一堆悲觀論點,我很容易猜到你的年齡應該是30多歲左右


60幾年次的人,剛踏入社會時,正好就遇上你文中提到的經濟停滯現象,以至於你很容易認為將來還是會這樣


然而,40-50幾年次的人,他們年輕時的經歷則與你的經歷大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她們很容易從目前看到的一些情況,大膽地推估台灣未來的走向,因為他們有"經驗"


剛好40-50幾年次的人目前又特別有錢,還不算老,還是容易借得到錢,以致於他們敢在年輕一代人還看不清楚趨勢之前,"瘋狂地"掃貨(對6-7年級的人眼中看到的),掃到你覺得莫名奇妙


簡單講,像你這樣年齡層的人,確實很容易因為過去的"經驗",完全排斥台灣會更好的可能性,以致於都是直接推論房地產必定崩盤(民國百年大泡沫的作者也是60幾年次的)

可惜01以這種人(1970-1980出生)為多數
所以多數人不是一直在叫台灣菲律賓化就是叫對台不滿的人移民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