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想真正了解房市走勢的人進來吧!


Ambroise wrote:
岔個題1.請問 yu...(恕刪)



>如果短期之內(一年)觀望房市
>資金換成您前面提到的瑞郎
>您怎麼看?

很多人換成瑞士法郎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避險~找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存錢,用不用擔心該國政府亂印鈔票,導致資產貶值~

因此,如果你的資金是以幾千萬計算,換成瑞士法郎才有意義~因為,匯率的波動相對很多投資都是微乎其微的~升貶5%就是很大波動了~

>再說,我知道匯率是浮動的
>但相對而言
>台幣好像受美元影響
>趨勢是走貶

台幣兌美元升貶,你得問央行打算怎麼操作~個人是猜,等到美國經濟恢復元氣時,開始升利息時,央行肯定會趁機把台幣打到貶值,恢復以往35:1的盛況,讓台灣出口品更容易賣給美國佬~當然,要做到這點,必須買更多美元,印更多台幣~

>人民幣呢?

中國的心態跟台灣是一樣的,都是希望該國貨幣長期趨貶,以利出口~因此,台灣與人民幣的匯率波動相對很小,除非中國大陸人突然想通,不依賴賣東西給美國人~但,有可能嗎?中國還相對窮,不賣給美國人,很難賣給自己人~


>2.如果照您的分析
>還真不能留太多現金在手上
>寧願盡量貸款
>讓通膨還銀行錢
>房地產長期才保值

我沒這樣說喔~

持有房地產能不能"保值",還得看未來央行政策怎麼走~若央行開始展開收回過多資金行動,那短時間內衝擊會很大的~

而且看你是打算持有多久,才能決定能不能保值~

如果你是打算持有10年以上,那確實能保值,而且辦著長期貸款買房,肯定能佔便宜~

簡單講,對銀行有利的,對消費者就不利~對消費有利的,對銀行就不利~

如果說長期房貸,是對銀行有利,那銀行不會通常只願承作20年房貸(銀行法規定的上限是30年),因此辦個30年房貸對消費者其實是有利的~為什麼有利?道理還是在於通膨~

如果你只打算持有2-3年,風險不低喔~因為,每次漲太快,很快就會見到近期高點,很容易來個修正波~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這波,在我看來,就算是漲太快~急漲時,往往都代表,最後可動用的資金,一口氣都押進來了~不過,這點還有待時間觀察~

因此,我常常勸大家,如果有自住需求,不用考慮時機,因為自住一住都是10年以上~就算剛買之後,遇上大崩盤,由於你是自住,漲跌都跟你無關,遲早都等得到另一波高峰~當然,前提是,在崩盤期間,你有辦法繼續持有(若有房貸,你能繼續繳房貸,直到房價再次創下歷史新高),撐到看到反彈上來~

如果你手上錢太多,我還是不建議拿錢去單純投資,因為投資的風險並不低(持有過程中出租有機會遇到房客破壞,甚至自殺變成兇宅),而報酬其實不算高(1年漲個10%就很多了,但相對於股市等投資機會其實不算高)~我會比較建議把自住房賣掉後,換一間更大、更新的,還是自己住~

當然,會有人說,剛買就遇上崩盤,那不是很衰?是的,是很衰~關於未來台灣房市漲跌,你要找出支持繼續漲的理由並非找不到,要找出支持跌的理由也不少~但,房價漲跌的轉折,哪一次不是事後才知道?只有神仙才能夠精準預測轉折~因此,還是回歸基本自住需求問題就好,

>我不完全同意通膨是唯一的原因
>交易資訊不透明
>多方喊價拱出天價,造成市場預期也是原因
>很多人買到歷史天價也是迫於無奈
>因為所有供給(建商/投資客/自住客..)都加入拉高價格
>所以交易資訊透明
>也是問題

你講的這個只能說是正如股市中經常出現的"超漲"、"超跌"而已~只是,"超漲"、"超跌"之後,都會伴隨著修正波~

資產泡沫化只不過是短期內的超漲現象而已~

每次崩盤後,央行都是使用老招:印更多鈔票來刺激經濟

不然還有哪一招?當大家消費意願變低時,政府要逼大家重新開始花錢,還不就得先想辦法讓你借錢變得很容易(調低利率),以至於鈔票變得更多(A將100元存入甲銀行,又被B借出後,借來的100元被存入乙銀行,那鈔票總額不就變成200?)

但,長期來看,鈔票越多就越不值錢~

每次政府都騙我們說,現在印鈔票的貨幣政策只是非常時期的不得不的手段,若度過危機時刻,這些貨幣會都收回,所以請放心繼續持有貨幣~然而,實際上,經濟變好時,全部收回當初瘋狂印的鈔票時,經濟肯定馬上崩掉,以至於政府根本不敢"全部"都收回~


這是倒果為因了, 寬鬆的貨幣政策就是因為之前的勞動人口量減少了, 所以希望利用寬鬆貨幣減低企業貸款的壓力, 刺激經濟, 增加就業機會, 所以寬鬆的貨幣往往是因為了之前的被緊縮的經濟和消費意願, 可不是因為勞動人口增加才會做出寬鬆貨幣的政策


美而美 wrote:
貨幣供給量是反應勞動...(恕刪)

kkkkiori wrote:
有內涵~~讚!!說到...(恕刪)


如果你是買來自住,持有時間應該都長達10年以上,在這過程中,不管是漲,還是跌,你會賣掉嗎?

不會阿~

經過10年,央行不知道又多印了多少鈔票,房價豈有"不漲"的道理?

特別是房市崩盤後,銀行肯定會遭殃(很多人寧可信用破產,也不願繼續持有,或沒能力繼續持有),央行只能印更多鈔票來救~

再說,房市的轉折都是事後才知道,沒人能夠精準預測的~

lion198 wrote:
把兩個事後數據結果拿...(恕刪)


關於這點,我有補充說明,除了資金行情以外,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也影響很大~

當然,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是個很抽象的觀念,很難量化與捉模~

因此,受到奢侈稅影響,他到底能影響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到什麼程度,其實很難預料~

這是需要更多時間來觀察~

簡單講,如果台灣房市的成交量低迷情況維持半年以上,那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就大致可以判定確實受到衝擊了~

因此,建商與投資客都會先觀望一陣子,然後才可能會為了挽回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真正開始調價價格~

但,真的調價價格時,部分消費者可能會期待降更多,以至於觀望心態更濃

所以,不到必要時,我相信建商與投資客不會真的降價的~
Jianshrje wrote:
到二月底止,我國外匯...(恕刪)


當你用美元跟央行換台幣時,美元還是你的資產嗎?

當你用台幣去換房子時,房子還是賣方的資產嗎?

差別在於,當你要換回美元時,央行有義務必須換回給你而已~

麻煩你不要刻意挑語病,好嗎?知道意思就好~

再說,央行其實也是國營事業之一,央行的收益也是屬於國家的收入的來源之一~

試想,央行手中的美元賺取利息時,這些錢算誰的?

dgg wrote:
「(物以稀為貴原則下...(恕刪)


你也會,那你也來掰一篇~或是你提出反證~

我沒義務證明我的觀點,我只作觀念分享~再說,我只不過把通貨膨漲解釋得讓大家更容易理解與體會而已~

通膨的理論已非常多,何必我再廢話?

我又沒要你花錢買我的文章,我為何要花力氣證明我的論點?
北市房產以前七年一循環 61年 68年 75年


近年已變15-18年一循環 92年-75年=17年


以前每波景氣都在一兩年


但這波房產景氣 可說要超過八年


為何這波景氣會突變 變這麼久


因為積蓄將20年的能量 (15-18年)


被壓抑越大 反彈力量就更大


我常說 甲地漲 乙地沒漲 不是不會漲 是未引爆


其實台灣很多地方 都積蓄非常大的能量 等待引爆


例如 高雄 基隆 (但要萬中挑一 買人家腰斬再腰斬的......) .........


喜歡買精華區便宜的爛屋 改造或創造投報率12%以上 不用管房價漲跌

小葉叔叔 wrote:
看了那麼多數據好像還...(恕刪)


台灣有錢人的賺錢管道太多太多源了,而且很多都被隱藏的很好(例如陳水扁"賺"了這麼多錢,還是花了很多力氣才清查出來一點)

因此,如果你只看被公開的收入,來看台灣的房價,你會覺得台灣人怎麼撐得起這麼高的房價????!!!

但,現實如此,你不得不接受~

以中國大陸來講,他們的房價與居民所得比那更是瘋狂,但大陸的房價就是這麼高~

那是因為大陸有更多的管道可以"賺錢",而且藏得更好~

1+1=3 wrote:
正解...內行看門道...(恕刪)


我覺得還要觀察消費信心與投資信心是否因而受到打擊

若沒有,那真的會先蹲後跳~

只是,消費信心與投資信心是需要再觀察的~

卦山雷 wrote:
M1B雖然增加很多,...(恕刪)


新加坡的房價飆得比台灣更厲害,好嗎?台灣已經算是很穩定了,台灣房價"才"年增率20%~

請看底下的資料....新加坡房價年增率40%

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Asia/Singapore/Price-History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