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空總那塊地為什麼不能興建青年住宅請給個理由?


john6517 wrote:
大家不覺得這樣的話題...(恕刪)

john6517大大提及之<台灣社會福利政策落後>對象,應該不包含軍公教人員,因為台灣軍公教人員之社會福利政策可是超前歐美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讓軍公教相較其他職業平民成為一個特權階級或統治階級而非公僕,而政府不僅對一般平民百姓的社會福利照顧政策不足(例如大大您提及之社會住宅,或者對弱勢族群之幫助....),還放縱財團'投機客炒作地皮房產,對原本工作或收入不穩定的百姓無異是雪上加霜.....,嘆在這個不作為的政府官僚底下,簡單安居樂業的平民夢想談何容易?

john6517 wrote:
台灣這幾年減稅大多是減"富人稅".. 現在我談社會福利.. 你卻說加營業稅與所得稅.. 為何你不說征資本利得稅?


當然可以調高贈與稅、遺產稅等等各類向富人開刀的稅。不過事情如果這麼簡單,那誰都可以當經濟學家。

富人的錢,是往投資效益最大與金融管制最少的地方流動。假使台灣拿富人祭旗,除非你認為富人都是傻得要死的人,會乖乖把資金留在台灣投資不跑的呆子。

事實上,即使是之前還沒下修遺贈稅之時,你不妨查查那些富甲一方的大財閥,利用合法的節稅方式,繳了多少遺產稅?政府真的加稅,我敢保證,大部分會落在中產階級頭上,因為這些中產階級者的財力,根本無法做宏觀的節稅大法。一個領薪水的上班族,能聘請一群大律師、大會計師幫他們研究如何合法節稅嗎?上班族有財力成立一個基金會來節稅嗎?

想要稅收增加,增加稅率並不是唯一的辦法。將經濟活絡起來,才是根本之道。經濟活絡,得靠資金進行產業投資。假使富人投資所得,得被政府加數倍扒皮,那麼富人的錢可以選擇其他國家進行投資,不見得非得投資台灣不可。

眼下的台灣的問題,不在稅率,而在如何將富人投資的資金引導至產業投資。

至於調高什麼遺贈稅等稅來增加稅收?那麼你可能不知道,就算遺贈稅增加一倍,其稅收仍不到所得稅的十分之一。政府想多收稅,當然是從權重較大的稅下手才有肉。小小的遺贈稅,加了多收不了多少(除非每年都有大量富豪暴斃),反而使得富豪將資金抽離台灣。

很多事是一刀兩刃,不是那樣天真理所當然的必然。去查看看瑞典的所得稅最高課多少%吧!


john6517 wrote:
台灣社會福利政策連南歐義大利西班牙都比不上了.. 更不要說北歐人均所得高台灣3倍以上的國家了.. 說實在的.. 台灣拿什麼跟他們比?比人均?比節能減碳?比公民素質? 我說他們是福利國家.. 你卻說他們不夠好.. 要修正?? 是要向台灣學習嗎??


你閱讀能力不太好。

北歐職司社福的官員,向台灣職司社福的官員提到,由於少子化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使得國家社福方面的財政負擔愈來愈大,所以北歐國家已逐漸用引導的方式,將社福的支出減少。

社福不是免費,社福得看國庫口袋有多深。

青年住宅難道一定要蓋在台北市精華區嗎?國有財產局可依一坪約400~500萬的市價標售,再去買便宜的郊區地,蓋個20000戶,或是,台北不缺合理房價的房子,可以提供租屋經貼,低利貸款,還有更重要的,改善交通,分散居住人口,充實公共設施,才是解決房價問題的不二法門。

"空軍司令部現址一萬多坪,如改住商用,地坪每坪市價達四、五百萬元,建商估計建坪每坪一百萬元起跳。這塊地是國有的,如果轉商用,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全民共享,如果做公共建築及公園,也可讓大家分享。"

http://www.taiwandaily.net/gp2.aspx?_p=kSF1c9zU9HToMisxnuXF3T343rDsKRel

dulinsu wrote:
當然可以調高贈與稅、遺產稅等等各類向富人開刀的稅。不過事情如果這麼簡單,那誰都可以當經濟學家。



富人的錢,是往投資效益最大與金融管制最少的地方流動。假使台灣拿富人祭旗,除非你認為富人都是傻得要死的人,會乖乖把資金留在台灣投資不跑的呆子。



事實上,即使是之前還沒下修遺贈稅之時,你不妨查查那些富甲一方的大財閥,利用合法的節稅方式,繳了多少遺產稅?政府真的加稅,我敢保證,大部分會落在中產階級頭上,因為這些中產階級者的財力,根本無法做宏觀的節稅大法。一個領薪水的上班族,能聘請一群大律師、大會計師幫他們研究如何合法節稅嗎?上班族有財力成立一個基金會來節稅嗎?



想要稅收增加,增加稅率並不是唯一的辦法。將經濟活絡起來,才是根本之道。經濟活絡,得靠資金進行產業投資。假使富人投資所得,得被政府加數倍扒皮,那麼富人的錢可以選擇其他國家進行投資,不見得非得投資台灣不可。



眼下的台灣的問題,不在稅率,而在如何將富人投資的資金引導至產業投資。



至於調高什麼遺贈稅等稅來增加稅收?那麼你可能不知道,就算遺贈稅增加一倍,其稅收仍不到所得稅的十分之一。政府想多收稅,當然是從權重較大的稅下手才有肉。小小的遺贈稅,加了多收不了多少(除非每年都有大量富豪暴斃),反而使得富豪將資金抽離台灣。



很多事是一刀兩刃,不是那樣天真理所當然的必然。去查看看瑞典的所得稅最高課多少%吧!


你的看法我想我能理解...

你的意思應該是說.. 如果政府要加稅.. 富人稅征不到.. 所以調高相關富人稅對稅收沒有幫助.. 而且你覺得.. 富人懂投資.. 窮人不懂.. 所以不能課征高額富人稅.. 會把他們嚇跑......

如果真是這樣的邏輯... 當政府財政緊縮時.. 唯一能加稅的群體就是"授薪"階層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邏輯... 富者越富.. 窮者則永無翻身之日.. m型社會快速加據..

如果真是這樣的邏輯... 我要問你一句話: 這樣的制度"公平"嗎?

dulinsu wrote:
你閱讀能力不太好。北...(恕刪)

轉貼<軍公教福利拖垮財政 >
2002.05.19  中國時報 蔡慧貞/台北報導
在全國社會福利會議中,與會的社福團體一再呼籲政府,應正視軍公教人員退休保險制度遠較其他保險優惠許多,軍公教人員退休撫卹支出佔政府全年社會福利預算,高達卅%。社福團體強調,真正拖垮政府財政的是軍公教人員,不是老弱貧病婦孺。他們要求政府「限期全面」檢討軍公教退休保險制度。
不過,主計長林全也表示,由於公務人員退休撫卹的相關規定,由考試院銓敘部主管,銓敘部現已就公職人員退休制度進行檢討。面對政府財政為支應軍公教退休人員相關支出的沈重負擔,他希望相關制度調整能儘早提出,並在不衝擊現行文官體制的前提下,以新進人員為實施對象。
根據主計處統計,八十八年下半年和八十九年度全國社會福利支出,政府部門社會福利支出為五四六○億元,扣除用於保障軍公教人員老年生活的退休撫卹支出為一八一六億元,佔社福支出的卅%,其餘才是政府真正的社會福利支出,有三六四四億元,可分為社會保險、福利服務和社會救助三類支出。其中在社會保險支出的一六○四億元中,需補貼六十三萬公教人員保險虧損的金額,就高達一三○億元。
因此,昨日社福團體代表在參加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討論國民年金制時,均一致認為,政府訂定軍公教退休保險制度過於優厚。根據監察院所做「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軍公教人員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為七十%至九十%,遠高於勞工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廿%;軍公教人員領取月退俸的同時還可享有優惠定存利率十八%,比現行銀行定存利率不過二%、三%,高出許多。而且軍公教人員享有的福利是全面性,包含退撫福利、社會保險、福利品供應、子女教育補助、住宅補助、儲蓄優惠利率、財稅福利…等。
軍公教與一般民眾享有福利的明顯落差,昨日在全國社福會議中引起社團代表們的熱烈討論,並於會中做成二項結論。其一是檢討軍公教的老年經濟安全體系,年金給付開始年齡及老年所得替代率應合理調整。其二是各級政府應確保每位國民享有一致的福利水準,不可因其身份、職業或居住地的不同,而使福利供給與保障有所差異,故應「限期全面」檢討課稅之稅基及社會保險項目。

看完上面的報導後,結論是<在台灣真正拖垮政府財政的是軍公教人員,不是老弱貧病婦孺。>

dulinsu wrote:
你閱讀能力不太好。



北歐職司社福的官員,向台灣職司社福的官員提到,由於少子化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使得國家社福方面的財政負擔愈來愈大,所以北歐國家已逐漸用引導的方式,將社福的支出減少。



社福不是免費,社福得看國庫口袋有多深。


你理解能力也有問題..

當我們說台灣的政策時.. 你主動提到以北歐各國.. 我想你指得應該是瑞典.. 丹麥.. 荷蘭.. 等... 而我的論述是.. 台灣根本不能跟這些國家作對比.. 台灣各方面發達程度實在比不上..

打個比方.. 假設他們一年用於社福的支出的預算比例是10%.. 而台灣卻只有2%.. 你卻用他們下修到8%來告訴我.. 台灣不應該增加社福的支出...
要課稅的話,
只要停止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稅務優惠,因為他不能使我國人民能享受經濟成果,而只是資本家得利而已,資本家可以移,一般勞工可沒辦法移動。
其實那塊地,如果改成大公園綠化台北市還不錯啊,也很適合做運動公園,或是區民活動中心。


我覺得台北市中心的籃球場好少喔,蓋在哪就不容易吵到人了吧!

大家愛運動就會心胸開闊點了。身心健康!
公教的薪資水平與業界不能比
一個碩士畢業進業界年入一百五十萬
一個碩士畢業多花一年考上高考只為了年入60萬的工作?
圖的就是公教福利政策背後的效益吧

安迪月亮 wrote:
轉貼<軍公教福...(恕刪)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