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五十年後應會跌~有可能也會漲因為50年後温室效應海水上漲台北市會有大面積土地淹在水中要是以淹水角度看會大跌要是以水上屋角度看會大漲不然就看陽明山火山群會不會甦醒~~一定大跌....買不起房子~亂亂說的~見諒.....事實上...房價是不會跌的~台北空屋率那麼高~~升息還是一堆人可以撐著的房價應該不是高不高的問題~是合不合理的問題
antu_c wrote:我鐵口直斷的告訴你,百年之內台北一定大跌,跌的投投投,跌到海裡....不準一百年後來拆我的招牌10年 ?? 10年會發生的天災人禍可是很多 一百年後再把你挖起來鞭嗎....想太多
有效日期 wrote:鴻海總部在土城工業區...而且還有三個廠...不過那邊偏僻的要死....@@出廠區根本沒什麼東西可以吃....只能吃裡面的餐廳那邊的房價也不高阿~~呵呵 叭哺中央路四段那邊整條路都在賣吃的怎麼會沒東西吃可能你都吃五星級的飯店....頂埔那邊房價漲起來了吧宣布捷運有頂埔站時漲一次動工再漲一次到時完工又要漲了...
bis0815 wrote:叭哺中央路四段那邊整...(恕刪) 鴻海在土城那邊有三個廠區總部虎耀廠是在自由街那邊,就在堤防邊,附近沒什麼東西可以吃另一個廠區民生廠,在民生街..附近也沒有東西可以吃,這兩個廠區都離中央路有一大段路....所以根本沒有員工想要走出去吃飯除非是大頭目等級的,他們車位就在廠區內其他員工停車場都不在廠區內,有的停車場是需要搭接駁車的有的停車場比較近的也要走路差不多快10分鐘最後一個新蓋的頂浦廠,在頂埔園區應該是靠近中央路, 沒去過, 聽說裡面有游泳池
suchemin wrote:是的廣達的總部是在桃園龜山工業區,但離台北縣幾乎只要幾公里遠...(恕刪) 是蠻近的,旁邊就是林口其實台灣這麼小,幹嘛還分這麼多縣市,而且還有五個直轄市乾脆就北都,南都,西都,東都四都就好了~
喊個20年內說不定比較保險,不過10年內會有個低點幾乎是100%.這跟商品與貨幣(美元)的周期有關.2001商品開始走多--->2008見高--->花四年爬回高點,再啟動修正不過不是每個商品的時間都一樣,像今年糖價金價才創高.商品走多當然是利率低的關係,所以房價也會漲.漲到超過它的價值太多的時候,就會修正.像台灣或是亞洲的房市,拿房價租金比來算的話,應該都會超過450以上,應該是文化因素,不過所得比應該是觀察泡沫的比較理想的指標.講這些都沒有用,台灣的成交價根本就是一個謎,拿什麼算阿. 比較可以參考的是香港的走勢,不過台灣照往例都有時間差,所以看看就好了.總之,要買房的考慮自己的負擔,不要讓房子壓垮你的生活.就算房價修正,當作付租金好了.不過請記得前提,不要讓房貸影響你的生活.覺得負擔太重的,多多少少要努力存錢賺錢.房價不可能不修正,只是他的周期很長.沒有見頂也不會反轉,反轉了也要很久才會落底.至於大家最愛講的location,我媽十多年前在台北縣買個13坪的店面600萬.扣除掉通膨大概還是賠錢的.假設當初是去買台北市的住宅,現在應該可以打敗通膨.所以location很重要,但你的房子不會跑.要看得到未來才比較有機會在長線上賺到房子的資本利得.房子不是家,買不起房子,不代表你不能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至於我為什麼要研究台灣的房市,因為女王想要有個房子,只好算算,如果修正啟動,會賠多少.不過家是無價的,所以資本損失就不要想太多了.
v-angelis wrote:我媽十多年前在台北縣買個13坪的店面600萬.扣除掉通膨大概還是賠錢的 應該不至於賠錢,大大應該是沒有把租金收入算進來吧?很多人要買房抗通膨,常常忽略了會抗通膨的是"土地"而非房子,房子是會隨時間而折舊的,所以"房子"是一定會"賠錢"的,但是賺到的是租金,自住的房子仍是要設算成租金,因為你沒住就得去租房子,還是要付租金。
ejan1969 wrote:應該不至於賠錢,大大...(恕刪) 加計通膨的話,是賠錢了,帳面數字上或許是正的.這其實要跟25~30年前買的房子跟店面比較,那個時間點買的就算把通膨算進去,應該是都零成本了.當然景氣不好的時候,店面也是會租不出去的時候.景氣太好,有時候房客賺了錢想把店面買下,沒出讓打算,他就搬走.新房客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好找.有時候都會空置幾個月.雖然,房子是抗通膨的手段,但是時點跟地點有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