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南港]生技園區環評通過!

bioland wrote:
大大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個新聞生技業界的人是當廣告在看的,搬下去到時候有是掛個牌子騙錢。要發展一個產業聚落有主客觀條件,不是找塊地蓋好房子就好了。國衛院搬到竹南就是一個好例子,不單是人肯不肯過去周邊支援廠商有哪個肯過去?
我前面提過單買個藥品都很麻煩更不用說一些新的材料廠商也不會跑到那邊去推。生技業界的變化是非常快的,跟不上就是浪費時間跟金錢。說一個實際的例子,之前有朋友就是在遠離台北的地方做研發,一次聊天說它們在開發一個新項目測試的材料不理想,就想寫計畫自行開發。我聽完它們的想法後就跟他講你們要做的事情廠商已有新材料已經出來一年了,我都已經測試過了她才發現他的目錄還是一年前的。在這樣的地方去做研發妳想效果會好嗎?
另外前面關於DCB的發言只有部分正確,一開始也是相同模式:國外歸國專家,找個地方蓋園區,帶動產業的火車頭跟現在要做得很像吧!! DCB可不是一開始就爛的歐,可是多年下來已經變的完全失去目標的單位。
至於那個領導人的商業經驗實在很好笑,翁啟惠脫離業界多久了前面發言的大大知道嗎??
你可能不知道當年生技業界就跟網路泡沫化之前一樣,成立公司只要有一點東西就可賣個好價錢。募資更是非常容易,1997年的台灣開生技公司隨便募資都是上億最有名的就是賽亞跟太景了一開始就一家16億另一家就搞到17億(還開發基金中鋼都投資但是成果真是不談也罷)。可是到了今天不要說一億就是一千萬都很難了,時空不同過去的經驗不一定到現在都有用。
至於搞新藥開發台灣有那個本錢嗎? 一個新藥開發做到初步動物實驗就要1-3百萬美金,做到phase3人體實驗完成可是最少要一億美金(我看過國外的公司要募資的計畫預算書)。失敗了就是30億台幣台灣可忍受幾次失敗呢?
生技不只是製藥而已,要投資要看自身實力。項目那麼多每個都要做當然每個都失敗。
...(恕刪)


"這個新聞生技業界的人是當廣告在看的"!!!
經典中的經典!
有哪位生技人看好台灣生技業的發展的?
請站出來!
大家來辯辯!
國家生技園區案 環評有條件通過

「有條件通過」中研院計畫在202兵工廠所在地開發國家生技園區案

==>
台灣一堆園區

新竹 也有生技園區

為何還要弄出一塊地 ?

還是要炒地皮 ?
生技產業其實是很生活化的, 那是個極度成熟也非常有歷史,同時更是高度集中化的產業, 屈指可數的那幾個大集團, 就包山包海把生活用品, 農林魚牧, 醫藥, 及關儀器設備等都包辦了!

加上那些產業在製造端支付的時間跟成本不高, 想賺代工錢都沒有!就算有也早被印度跟中國拿走了!

生技一點都不是個新興產業, 基本上不是一兩個創新, 一招半式的技術可以賺到錢的, 台灣有一批人, 大概腦袋停留在 .COM 泡沫那年代, 隨便一組科學家提個構想就可IPO, 然後即便搞到PHASE 1 就結束, 那些人也狠撈了一票!這兩年台灣的生技類股表現很好, 強化那批人的信心, 怎樣都要幹這一票就是了!

中研院需要擴張規模, 搞個好聽的方案, 可以預期那會讓某一批人快活過下半輩子啦!
但不需要期待這國家可以從那些投資得到真正的回收!

當年兩兆雙星不也狠扯?
這國家在記憶體跟面板的基礎研究跟關連產業落差日本不知多少世代!
花大錢引進整廠技術就擁有這產業了嗎?
然後自己的技術根基始終沒企圖心趕上, 運氣好的時候賺到景氣循環的錢!
運氣差一點就現在這樣了!兩兆傷心! 一推人楚囚對泣, 公幹三星如何不是!

兩兆雙星大錢扎下去還可以看到產能跟產值!賺不賺錢是一回事!
生技投資就像丟錢到馬桶! 小錢一直不停的燒,
養一堆人用很低的效率做事跟很迂腐封建的文化在鬼混!
反正到時發表一兩篇論文到點數不差的期刊較可以交差了事!

台灣生技業的希望不在哪些學閥, 在民間那些有實務技術有市場經驗的個體經營者!
該把錢跟資源引導給他們, 讓他們可以抓到一些利基市場, 那比較實際啦!

totofan wrote:
當年兩兆雙星不也狠扯?
這國家在記憶體跟面板的基礎研究跟關連產業落差日本不知多少世代!
花大錢引進整廠技術就擁有這產業了嗎?
然後自己的技術根基始終沒企圖心趕上, 運氣好的時候賺到景氣循環的錢!
運氣差一點就現在這樣了!兩兆傷心! 一推人楚囚對泣, 公幹三星如何不是!

現在兩兆產業在日本也不行了,
面板與記憶體現在都是韓國的天下,
日本技術領先也沒用,
生產成本輸人就是輸。

你覺得我們扶助兩兆產業是浪廢,
說不定業界的人反而覺得是政府扶助不夠呢,
如果政府可以像韓國一樣對兩兆產業瘋狂輸血,
或許三星會被我們打敗也未可知。

ginger23712 wrote:
我是南港人~住了二十...(恕刪)


果然還是要當地人比較了解當地的 地理 文化 民情
就好比小弟十幾年前在內湖當兵
那時那地方鳥不生蛋
現在旁邊什麼AIT 別墅 豪宅 一棟棟的蓋
就小弟所知本來軍營附近都是墳墓
外地人有多少人知道?
只看了房子漂亮就 買買買
建商就 建建建 賺賺賺

那些連張曉風是誰都不知
只認識九把刀的
請問只是出來嘴砲的嗎?



shiweilin wrote:
果然還是要當地人比較了解當地的 地理 文化 民情
就好比小弟十幾年前在內湖當兵
那時那地方鳥不生蛋
現在旁邊什麼AIT 別墅 豪宅 一棟棟的蓋
就小弟所知本來軍營附近都是墳墓
外地人有多少人知道?
只看了房子漂亮就 買買買
建商就 建建建 賺賺賺

那些連張曉風是誰都不知
只認識九把刀的
請問只是出來嘴砲的嗎?

你在內湖當兵?
AIT那邊只有團管區而已,
沒有其他軍營,
而且團管區一帶墳墓並不多....

如果是離AIT更近的星雲重劃區,
這一帶本來是五六個連在一起的眷村,
最大的是清白新村,
也不是你說的「都是墳墓」。

請問你是內湖的那一個軍營?
公館山防炮? AIT團管區? 現在三總所在地的原工兵學校?
大片墳墓是指那一帶?
2009 Contract Pharma/July August

Top 20 Pharma

1. Pfizer Headcount 81800 (輝瑞)
Total Revenues 44,174 M
Net Income 8106 M

8106/44174=18%

2. SANOFI-AVENTIS Headcount 98000 (賽諾菲)
Total Revenues 40,562 M
Net Income 10,399 M

10399/40562=36%


前五大都在20%左右


看起來好像毛利比(傳統)電子代工好一點 我不是財務方面
所以不知這的除法 算是毛利嗎?

而且養的員工數不少 其中還包含90%失敗的PROJECT
以及一些專門投期刊 準備回學術單位發揮的人

不管有沒有能力做 光看這樣的獲利能力
多少都會想來個TRY吧!
(雖然失敗的機率異常高)

在我開始打籃球的前3個月 我也有認真考慮過參加NBA選秀
後來的事 可以不用說了

jeffliu2010 wrote:
2009 Contr...(恕刪)


製藥業不是看毛利率的.
jeffliu2010 wrote:
2009 Contr...(恕刪)


jeffliu2010大,

net income指的是淨收入
net income/total revenue=淨利
淨利18%的公司算是非常積優的公司了
小弟是沒有看到他完整的損益平衡表,
猜測毛利至少有40%以上....
FYR

更正

2. SANOFI-AVENTIS Headcount 98000 (賽諾菲)
Total Revenues 40,562 M
Net Income 10,399 M

10399/40562=36%

應該是26%


PS
那可否請教一下 哪一方面才是製藥業關注或是看重的指標??


引言 2011-06-11 23:11 by fisheries
製藥業不是看毛利率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