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40歲目前還住家裡…覺得應該自己買間房

奇怪了,葉不葉配又怎麼遭?一堆死魯蛇,是在仇恨什麼?一堆估計也是啃老的死肥宅
a0300080 wrote:
如果中文字偏愛捷運的(恕刪)

價格反映了價值,
捷運宅和無捷運宅,價格為什麼不同?
買房的又不是白痴,如果每個人都覺得沒差或不值得那個價差,
那都去買非捷運宅就好了。那捷運宅價格也不會上去。
沒什麼好辯的,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可能不同,
你可以說你「個人」可以如何如何開車、轉車、坐公車去彌補沒捷運的缺陷,
但僅代表你個人的想法,
捷運宅也不代表就不開車,但就是多了選擇,轉手性也是
市場普遍的價值觀最終會反應在市場價格上。
rogerhsu1121 wrote:
價格反映了價值,捷運(恕刪)


台北有沒有5000萬無捷運房子?有沒有5000萬有捷運房子?

兩者漲幅有沒有可能一樣?

如果都一樣,那市場價值就是一樣
a0300080 wrote:
台北有沒有5000萬(恕刪)

那你可以說看看同時間基期下,一樣價錢買的,買到的東西條件是如何。會不會一樣漲幅
rogerhsu1121 wrote:
那你可以說看看同時間(恕刪)


為什麼還要設條件?

照你的論點,不管任何情況下

台北捷運宅升值的速度都該遠遠超過非非捷運宅。

你懂了嗎?我在跟你講投資,你在跟我講偏好

市場當然是偏好有捷運,所以有捷運的台北宅當然價格會更高。

但構成一個房子的價錢卻是綜合考量。所以市場上當然有

5000萬的捷運台北宅
5000萬的非捷運台北宅

至於漲價速度,自然更是依據不同條件有不同的結果
捷運只不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投資美股、美債、黃金、外匯構成我的投資組合

考量到價值、流動性等眾多因素,我寧願住在非捷運豪宅,把省下的頭期款投資在更高流動性、更低風險(沒戰爭風險)、更高成長的美股、美債、黃金、歐元等
a0300080 wrote:
為什麼還要設條件?照(恕刪)

若你是在講投資,試問捷運宅/非捷運宅哪一種保值?

若你所謂的價值是指高流通、低風險,
那你要不要考慮都不要買房,
通通去押在你說更高流動性、更低風險(沒戰爭風險)、更高成長的美股、美債、黃金、歐元等

不就好了嗎?

如果是有錢到完全不用考慮捷運,出入都有司機接送的等級
這個討論串也沒什麼必要,直接在陽明山買個別墅就好啦
rogerhsu1121 wrote:
若你是在講投資,試問(恕刪)


所以你就是極端

為什麼我不能又買房,又買多種價值股、成長股、債卷、外匯、黃金等,組成我的投資項目?

又為什麼我的住宅,一定要買捷運宅?不能買非捷運宅?

套句鄉民的話來說,就不能選最適合自己,cp值最大的組合嗎?

非捷運台北宅相較捷運台北宅

同樣價位者,可以讓家人享受到更大更豪華的空間,更棒的周圍住家環境(內湖四五期、大直明水路之類的,出門都是綠地公園大面積人行道)

不同價位但除捷運外其他條件全部相近者,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做更分散、更具流動性的投資,給自己妻兒更穩定的將來,更多的現金流(股利等)

所以市場上,才會有同價位的台北捷運宅跟非台北捷運宅,且漲幅亦都不一的商品讓不同的族群選擇
a0300080 wrote:
所以你就是極端

為什麼我不能又買房,又買多種價值股、成長股、債卷、外匯、黃金等,組成我的投資項目?

又為什麼我的住宅,一定要買捷運宅?不能買非捷運宅?

套句鄉民的話來說,就不能選最適合自己,cp值最大的組合嗎?

非捷運台北宅相較捷運台北宅

同樣價位者,可以讓家人享受到更大更豪華的空間,更棒的周圍住家環境(內湖四五期、大直明水路之類的,出門都是綠地公園大面積人行道)

不同價位但除捷運外其他條件全部相近者,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做更分散、更具流動性的投資,給自己妻兒更穩定的將來,更多的現金流(股利等)

所以市場上,才會有同價位的台北捷運宅跟非台北捷運宅,且漲幅亦都不一的商品讓不同的族群選擇

請記住一句話,「你爽就好」
但單指台北捷運宅和非台北捷運宅,價值就不同,也代表了市場主流的價值觀。如此而已
既是主流價值,又怎叫極端,當買市中心的都是無惱貧窮的極端份子嗎?


你要做一堆有的沒有的去彌補這一些,自已覺得爽就好,又沒人逼你要買哪

時間(通勤)換空間,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每年洗出去的人,也就是這想法
rogerhsu1121 wrote:
請記住一句話,「你爽(恕刪)


笑死我了

如果我今天有10億元,我當然在台北買個3億象山捷運宅

如果我今天有1億元,我如果把1億元全部砸在一個台北典型破巷子的捷運豪宅,然後說這是最聰明的投資

真的很可笑。中間戰爭的風險、房地產跟不上通膨的風險、商圈轉移的風險、流動資金的風險

一堆風險沒有考慮進去,身家全砸房地產,最後說一句是最佳投資,真搞笑

好,如果你今天只有能力買3000萬,你把身家全部砸在台北市捷運公寓,這我同意。因為這個價位層次,就是單純的生活機能越好,能省越多日常花費的家,能省越多時間的家,自然更貴。

但如果你今天有5000萬、6000萬、7000萬、甚至更多,自然考慮的事情就不一樣

而有這些錢的人,買的房地產可能就是幾千萬到上億,亦要考慮買的起這些價位的人,其觀念是否跟老一輩一樣,能滿足破巷子裡的豪宅?還是可能更看重居家環境(重劃區等)要跟歐美看齊?

看看台中新市區跟台中舊市區的沒落。看看竹北新市區跟新竹舊市區的沒落。看看北高雄的興起跟南高雄的沒落。大安區的興起跟萬華區的沒落

看看美國皇后區的沒落等,就知道商圈是會移轉的,精華區是會轉移的

世事無絕對,多元投資則是最佳解放。

你有一億,全砸房地產,全砸在北市舊市區捷運宅。根本無視風險還沾沾自喜
a0300080 wrote:
笑死我了如果我今天有10...(恕刪)

對呀,你真是太棒了,搬出台北。有需要再開車回來蹭就好了

在市區買房子的都是沒考慮風險的笨蛋呢

什麼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都是騙傻子用的
市區買房都是不量力而為的人,不懂資產規劃,只有房子其他理財完全都不會規劃。
你最聰明了。腦袋怎麼可以這麼好呢

A.....不是阿,不管台北捷運宅/非捷運宅,有多少咖稱做多少事,沒有人叫你要ALL IN房地產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