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台北市的房價

小弟只是一個業餘的小小投資生手~
喜歡在新店.中永和買房裝潢賣給有緣人~


251巷是我跟當地朋友合作~
隔壁弄當時有間投資客開36萬在賣~成交約33左右(但有簡易裝潢)~估計進價跟我差不多!

最近進了一間永和鬧區馬路旁4層公寓~25坪350萬
剩2戶建商還沒談妥~
以後拿的是35坪加機械車位!

年終很多好房子都倒出來拼現金了~
大家可以檢到比我更好的案子


分享至此只是提供鄉民
對公設比高和本夢比售價的新建案有個另類思考~
班門弄斧~讓各位同行前輩見笑了



永和完治 wrote:
251巷是我跟當地朋友合作~
隔壁弄當時有間投資客開36萬在賣~成交約33左右(但有簡易裝潢)~估計進價跟我差不多!


永和完治 wrote:
最近進了一間永和鬧區馬路旁4層公寓~25坪350萬


251 巷 有 開價 36 萬,成交約 33 萬(還有簡易裝潢喔!) 的公寓 .....
永和鬧區有 25 坪 350 萬 的公寓 ....

天啊~~~現在是 2008 年嗎??
各位M01鄉民怎麼還不去請完治大當購屋顧問,
完治大的投資報酬率,真的是很驚人。
全世界以單位計價的房價都是市中心最貴,沒有例外﹍
想要壓低大都會區的房價,嗯,還蠻有創意的,看有什麼
正經的方法?

現在我就常常在頭痛交通的問題,學區的問題。

年輕時不考慮治安交通,或者子女就學與老人就醫,自然是
愈便宜愈清靜愈好。年紀稍長,上述問題一一浮現時,就會
知道為何房價會是這樣的分佈﹍
如果
買方有合法持有的土地所有權 (如土地是仁濟院的 買方只有房屋所有權)
沒有海砂 輻射 非自然死亡...
不是投客分割後的後棟面防火巷建物
28萬的價格 真的是買到賺到
我剛看了文章 還打電話回公司及附近的同業求證 (職業病.....)
去年底今年初 251巷及週邊巷弄裡的公寓 正常成交價都在4X萬以上
照永和說的 房物標的應該是座落在8弄北側 一批連棟式的公寓
8弄南側是都是六樓及七樓的建物...
如照他說的地址是忠孝東路三段251巷8弄...
買進28萬...
我想很多大咖的專業投資客會在樓下打群架... (買進來轉手就賺二十萬...)
一堆房屋仲介的經紀人會上吊.... (客戶看完 就成交了...)
超多要買房子的一般買方會氣死.. (一坪省近二十萬...)

我僅代表全台北市的房屋仲介同仁 向各位要買房子的朋友 說聲抱歉....(如果我有這個資格的話...)
我現在才得到這個資訊...沒來得及介紹給各位....

當然 我不是質疑永和兄說的 世事無絕對 只是....有點難以置信就是了...
我在另一篇發文中 有提到永康街的案例
可以提供我的成交資料給各位看 這不是我自已說的 而是真實的成交記錄
我也有私下發PM問永和兄關於這個房子的一些基本條件 (又是職業病......)
只是目前還沒有得到回訊 XD

就我自已接觸過那附近的案件
最便宜的案件是忠孝市場樓上
一年多近二年前 一坪大約是30出頭萬
那個點 滿多人應該知道 早期的頂好戲院...
一條龍式的住家 一個樓層 少說也有三十戶
同棟有三溫暖 日式料理 等等
我忘了是三個主要出入口 還是二個
我賣的那戶還是某八點檔大戲男主角 早期住過的 XD (後來轉過一手 一個香港古箏老師買的)


其實 台北市有滿多還可以進場長期佈線的地方 (再次聲明 我說的佈線是指十年以上 不要再說我是炒短線來抬轎的)
比如現在的大同區 松山機場南側 再來就是萬華...
但 這些地方最大的抗性 是改建時的居民認同度
我指的改建是大面積 如SOGO新館旁那種 不是單獨一棟二棟的改建
不然SOGO旁也不會一拖再拖 等了那麼久終於取得居民共識
大同跟萬華是長期被低估的地區 主要是改建不易 街景市容都跟後來擴建的市中心及東區有很大的落差
至於 松山機場南側 則是著眼於未來機場是否有可能遷移....
等台北市能開發的 能用的公有地都用完了 勢必要開始全力進行老舊社區的更新及改建
當然 上面這些地方 也許在我有生之內 都不會有機會更新 也有可能會大翻身...
三十年前 沒有人會想到
信義計畫區的田會變成有錢人住的高樓大廈...
和平東路底的公墓會開始遷移限葬
以前都是大卡車在跑的基隆路 現在房子蓋滿滿...
三峽這個鄉下地方會蓋大學 XD
很久以前要買舶來品就要去睛光市場找...
迪化街賣布的都是大戶人家...
西門町是北市最熱鬧的地方
大安公園在哪裡? 那裡都是違章建築 那來的森林公園...
如果沒有現在的大安公園 我想勤美僕真開80萬 也沒人要買...
如果沒有員山子分洪道 汐止的房價不知道何時才會回春
風水輪流轉 北市開發一路由西向東走 未來會不會由東向西走回來 時間會證明一切...
誰知道三十年後 首都遷林口 因為溫室效應 台北不見了XD <--這是我瞎掰的.....

我想我在M01的房地產主題 已經有夠多的回文及分享 (因為這是月經文 沒多久就會來一篇 我話多喜歡打屁 我陪你聊)
為了避免被冠上炒作之嫌 我想 我還是閉上我的嘴會比較好...
在M01的文章裡 我都是中長期為目標 兼以工作上所接觸的經歷 還有客戶的回應 甚至家中的經驗 去做文章的骨幹
有些東西來自於客戶給我的分享 如睛光市場 大卡車在跑的基隆路 這些東西都不是我的年紀會經歷到的
常常去拜訪客戶 有時談得來雙方聊開了
客戶會分享四、五十年的台北居經驗 那些我從未曾經歷過的時光歲月就在我腦海中打轉 留下印象
這些客戶的年紀 我叫聲叔伯都不為過 甚至可以當我的祖父
有的上市上櫃的老董 見了面叫他董事長還會生氣 看屋還要求我穿便服...因為要低調...還叫司機開遠一點才下車..
有的人什麼都沒有 只有房子一間伴到老 常跑來店裡問我 客戶反應怎麼樣 有沒有出價...
房仲業給我的經歷 雖然在我的專業領域上 沒有太大的幫助 (我的專業是電機工程)
但 我看到很多人生百態 有喜有悲
為了分家賣祖產 為了小孩學區買房子 同林鳥分飛 大老闆買金屋給小老婆
各式各樣的人 好好壞壞的房子 我都碰過
當然 也被客戶指著鼻子大罵 你這混旦王八蛋 XD (房價比周邊的房子高了三成 客戶都不知道要怎麼說服自已買 - -|||)
買屋賣屋 都是善意的理財投資 短線炒作 我不願配合 這是我的作風 也是我的信念
話盡於止 不再多說

給樓下的:
去年九月 我發的文中就指出 交易量明顯萎縮 但 每坪單價還是創新高
再去比對各大新聞 看看這個消息什麼時候才曝光
如果樓下的仁兄現在才發覺 你已經LAG了 XD
有興趣 前面幾篇有放去年九月我的發文連結 可以去看看
若是你對我的發言有興趣 可以自已再去找我的文章
我不需要因為分享我的經歷而接受一些斷章取義的回覆
有興趣去家中附近的仲介跟他聊 你看看有多少仲介願意跟你說這些
誰能一定保證未來幾年台北市房價一定會再漲上去?!
建商、仲介、投資客現在一直鼓吹現在不買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心理陷阱。
sars之後的房價到現在的確漲了不少,但不要忘了那時是人心恐慌的時期
加上這幾年來房價會漲,過去的低利率及高額度貸款(有些有10成)是主因吧。
拉回現在的時間點,建商狂推案,利率又沒有往下的趨勢,銀行有開始放寬房貸了嗎?
別鬧了,現在每坪單價拉這麼高,房貸額度又變小,自備款比以前高不少,
科...科...台灣人一下子變有錢了??

就算要去追逐什麼陸資、港資的三通題材,不如去買資產股、營建股,行情反轉還比較容易脫手,
想買房自住的現在保留現金才是王道。

建議追蹤信義房屋每月的營業額,現在房屋行情很熱?等信義房屋月營業收比去年上半年增加我才相信。

mate525te525 wrote:
建議追蹤信義房屋每月的營業額,現在房屋行情很熱?等信義房屋月營業收比去年上半年增加我才相信。

成交1戶豪宅跟成交10戶一般房子
營業額可能是一樣的
所以光看營收增加
其實還有瑕疵
個人覺得手上有資金
正是買房子好時機

房屋市場
多得是sara期間不買還賣的人
多得是sars期間買的人
當然這是結果論

未來有可能也會有討論
在房價高漲
次級房貸影響還進場最後獲利的人
也是有可能房價回籠被套牢的人
到底會好會壞..
以後會賺錢還是賠錢
以後會坐擁數棟房子還是一直無殼抱怨
看得到的人就獲利看不到的人就一直抱怨
??
我們家在郊區住很久了,是透天厝. 我媽最近坐骨神經痛的毛病越來越嚴重, 沒辦法爬樓梯, 再繼續惡化下去可能要坐輪椅

每次要去醫院看病,我們兄弟姐妹要抽調人出來載她去醫院. 因為住得遠, 去一趟醫院要花很多時間.好的醫院又都集中在市中心,離我們家比較近的醫院又沒有好的醫生

所以我的感想是反而老人應該住在市中心,因為常跑醫院,實在應該住市區近一點
老人採買不方便, 住郊區買東西常常要跑比較遠,對老人是一種困擾
老人爬樓梯不方便, 住電梯大樓方便些
人老了因為反應慢,開車比較困難,住市區的話就算搭計程車,也不會太遠


等我以後老了,也想往市區搬. 住小一點的房子沒關係,要交通方便的,生活機能方便的
很多人都說
大同萬華未來會漲
我不認為

都市更新是上漲的題材
但仔細想想
這地區的人願意更新嗎?

大同萬華是早期的商業區
商家早期就賺到錢 甚至早就在東區買土地
陳敏薰家不就在迪化街發跡
她會同意拆老家作都市更新嗎?

迪化街西門町一個小攤位就日進斗金
都更後不就像信義計劃區
又被財團攏斷
他們會願意嗎

所以不要被房屋廣告牽著鼻子走
哪裡又在漲了 哪裡又在跌了
你房子很多 一天到晚買來賣去嗎

就如前文所講
漲了 你敢賣嗎?
跌了 你又有能力買嗎?

人親 土親
那就是好房子
漲 跌是建商 房仲的炒作技倆
叫你向他買房子啦
買房子給建商賺 賣房子又給仲介賺
難怪房子貴

萬華都市更新..我覺得也是投資客去惡性炒作出來的
還是要回歸現實
萬華違建的情形是台北市最嚴重的..為何沒人提起?
一直在炒作房價.真正改建的有多少戶?
等到要改建時...
你知道四樓公寓的改建有多困難.
一樓的有占用地下室及一樓車位.四樓的占用頂樓
全部才四戶非法使用的占了兩戶
去掉就剩下二樓與三樓
你覺得改建要怎樣分配才可以完成?
我在04年時買了預售屋在士林 劍潭捷運站附近, 第一次看房就下訂了,
那時36萬/坪 購入價1600萬.. 我背了1千1百萬貸款, 目前沒有車, 所以車位出租

當時朋友都認為我買的時機很不對, 房地產低迷 大家都在觀望, 認為以後一定會跌,

那時我只是單純看上交通方便, 五分鐘到捷運站, 附近麥當勞, 燦坤, 假日坐公車可上陽明山,
士林夜市那些等. 現在回想起來~ 那時一股衝動是對的, 不過好險這兩年士林有漲上來,
不然我就要跟王X堅一樣要跳海了!!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