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台北市民 老了? 還是懶了? 電梯大樓小漲 公寓下跌4% .....

不能這樣比屋零差太多了.
我2年前問過同區段差3年半的公寓
和電梯大樓(8樓).公寓貴8萬
5樓的4樓在台北市.

況且公寓現應沒人蓋、所以是持平的
但大樓平均頂多10多年、再含新大樓
平均房零就差更多了。

我原本也是住透天的,也一直喜歡透天的,原本想再買一棟透天的來投資,後來家裡長輩脊椎開刀無法爬樓梯且家中一樓一直都是店面格局也不適合拿來住,所以就買了電梯大樓,再交了昂貴的管理費,當成長輩的退休屋子,後來自己住的感覺也不錯,社區內有咖啡聽,餐館,游泳池,健身房,spa館,溫泉又有專人服務,房間整理,床單衣物送洗,代客繳費,送餐,等飯店有的服務幾乎都有,申請了專門看護及復康巴士後,總算可以放心到外地工作了,我感覺,人老了,身體不中用了,你能住哪,
metta-sati wrote:
我台北市人
從出生到現在 沒住過2F以上的公寓.....不是一樓 就是電梯大樓
不過 念書近20年 學校都是爬樓梯,去朋友家也是有些是爬樓梯~


只想問二個問題,住台北市,但沒有自己買過台北市的房子嗎?

或是已經揹負每個月2-5萬元的房貸了嗎?
我比較想知道20-30年的電梯大樓在10年20年後會變這樣?地坪少人又多!

30-40年的公寓又會變如何?地坪多人又少!

如果你還年輕,我想以成本及都更機會計算還是買公寓划算

metta-sati wrote:
我台北市人 從出生到...(恕刪)



與臺北說掰掰就可以解決嚕

不長眼 wrote:
很奇怪以前就住公寓的...(恕刪)

看起來還不錯且於大安區 價格若如你所說 算是很合理
若喜歡那區應是很好的物件
剛結婚的新鮮人要住台北的話
考量要生小孩的顧慮,就會想買電梯大樓了
小朋友坐嬰兒車,大概要兩三年,如果沒電梯,媽媽一個人很難走太遠(全程抱著還有媽媽包之類的東西)

電梯有他方便的地方,而且電梯大樓通常有停車場
如果年紀稍長有車階級,要考慮的就是停車位,台北市停車位不見得好找
看地方,有的區域很多,有的區域就是沒有

如果家裡有超過60歲的老人,有些家庭就會考慮老人家方便的地方,叫70歲以上的老人爬樓梯爬兩層樓??
說真的,小孩子通常都不忍心吧......

所以....電梯大樓需求自然會比公寓高一些
供需法則下.....上漲、下跌就會有點落差

兩者本來就不是同性質的東西,一起漲跌才奇怪吧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日本有人在家中改裝電動輪椅梯,方便老人家上下電梯

台灣全聯就算兩層樓也會蓋電梯方便客人搭乘,貼心服務

長期走樓梯反而對膝關節造成巨大負擔

還有我問你,沒電梯你又住10樓,你家冰箱壞了你該怎辦? 你家電視壞了該怎辦? 你家要買大型家具怎辦?

電梯絕對有它存在的價值與優勢在

樓梯只是趕時間沒空等電梯的時候走的...

metta-sati wrote:
了解 這才是討論我沒...(恕刪)


還有一件事
通常樓梯公寓代表沒有管理室
不管郵件或『倒垃圾』這一點都是很大的麻煩
不像電梯大樓 直接丟垃圾間就好, 不用另外想辦法

依現在上班族(或雙薪家庭) 這也是很不好解的問題
會影響買房子的趨勢
老人~小孩與嬰兒車~在乎小腿的女人~停車位~倒垃圾~雨天~COSTCO 的購物習慣~算是公寓的殺手~

現在的主力買方~
大多是希望買個電梯大樓~車子直接開到地下停車場後~

不管是輪椅~嬰兒車~COSTCO 買的一堆東西~可以直接進樓梯到家門

想想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

全家三代住老舊公寓二樓~五樓~
老公開車載全家三代到COSTCO 購物~
回家時突然傾盆大雨~

因此得先將車子開到家門口~有可能門口被一樓停車了~巷弄很狹窄~光開車進去就不好開~
更不用說臨停會檔到後面的車子~
車子裡面有嬰兒車~行動不是很方便的雙親~老婆與小孩~還有一堆購買的物品~
車子得另外開去外面停公有停車場或停車格

後面可以自行想像

因此電梯大樓受青睞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地點還是距離捷運站0~1000公尺內的距離的話更搶手

另外~
郊區山區的別墅產品~
因為台灣地區的氣候與地形與水土保持~加上這幾年山區環境受天災影響頻繁~
除了少數區域外~大部分都不是非常討喜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