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東區的時代結束了

今天新聞才說東區頂好,新店王出現了,看來東區時代的才在頂峰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omfr wrote:
"放眼望去全球一線城市,包括紐約、倫敦、東京、上海、香港等,知名品牌都競相開出大型旗艦店,不僅是為了銷售業績,也是品牌展演形象、實力的最佳舞台。現在台北東區可望形成知名品牌旗艦店的集中地,百貨業者說,就如同美國第五大道、日本表參道的逛街氛圍,對東區商圈的繁榮、人潮號召力一定是大大加分。"
最近 ZARA 和 UNIQOLO 才在捷運忠孝敦化站出口開出大型旗艦店... 難道他們都是白痴?


這兩個牌子在國外都是平價品牌,就如我們的佐丹奴跟hang ten,

不知道你舉這例子是甚麼用意?

第五大道有去過嗎?芝加哥Magnificent Mile,洛杉磯的Beverly Hills知道長怎樣嗎?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CA91007 wrote:
第五大道有去過嗎?芝加哥Magnificent Mile,洛杉磯的Beverly Hills知道長怎樣嗎?...(恕刪)

這些地方我都在附近住過.....
令我想起 20多年前剛去美國 每週在 North Michigan Ave. 買東西和 Lake Shore Drive 開來開去的日子

你知道 「元大一品苑」, 「松濤苑」, 「七俠」 這些建案在哪裡嗎?

omfr wrote:
這些地方我都在附近住過.....
令我想起 20多年前剛去美國 每週在 North Michigan Ave. 買東西和 Lake Shore Drive 開來開去的日子

你知道 「元大一品苑」, 「松濤苑」, 「七俠」 這些建案在哪裡嗎?


都住過?證明一下吧!我講的那些地方的氛圍跟ZARA是扯不上邊的,

很難想像去過那些地方的人會把平價品牌視為提升地方層次的指標...

另外我在中正萬華都有房,你講的那些我當然知,想請問你問這做啥?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lulalla wrote:
基本上你這個觀念是錯的。

日本人剛來台灣,
都是住在城內,當時的官衙也都在城內。
光看總督、民政長官住在那裡就知道了,
城內才是真正的核心。

後來城內開發得差不多了
日本人開始開發西門町,
老松國小以北的區域都是以日本人為主的。

之後連西門町都住滿了,
才慢慢開始開發敕使街道(中山北路),
這條路剛剛開通時兩側都沒房子,
條通區一帶的大正町就是當時慢慢成形的,
多半是各級中小官員的宿舍。

同時間開發的還有幸町,
就是今天中山南路到金山南路一帶。



你的觀念跟我的有甚麼不一樣嗎?

既然知道開發的差不多就會移動新市區

那怎麼腦筋轉不過來?

老是這些發酸的唱衰文!今天的聯合新聞網才說「春節房市 全台買氣強強滾」呢!
搞不好東區房價先休息一下,之後再漲。

twentyff wrote:
在國外說zara uniqlo
可能....
更不用比表參道了...(恕刪)


那以後等級更高的精品若在東區設點,
房價豈不更漲?
CA91007 wrote:
我在中正萬華都有房,你講的那些我當然知,想請問你問這做啥?...(恕刪)


那些豪宅在前清福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附近, 表示連前清行政中心附近都還沒結束
何況是東區?

就算東區的時代結束也輪不到新北,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
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路46-48號的台北陽明
27樓健身房外的景色+ Bali風格的後院 --贊!

慢慢等買點


請搜尋"一府‧二鹿‧三新莊"

商圈的轉移很快,有時候是交通的改變、有時候是政治中心的轉移、有時候是整個國家國力的改變
有時候是不可逆的自然災害,有時候是以上所有事情的共同發生。
台北的中心由淡水、新莊轉移到艋舺再到城內再到東區再到信義計畫區
也只有短短300年
我們當然不知道
新莊會不會超越東區
但中央合署大樓、重劃區(周圍五個以上的重劃區)、機場線、高速、快速道路至少提供一個發展的基礎

juniormark wrote:
請搜尋"一府‧二鹿‧...(恕刪)


新莊講天然災害
是最有資格的
搜尋"山腳斷層"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