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朋友~台北不是讓你白手起家的天堂,壓榨的是後面想上來求生存的(北部房產倒退不可免,台灣這十年人均GDP成長掉了一萬美金以上)

小的也在高雄版回覆過 T 兄的觀點, 不過, 跟此處大多數人一樣, T 兄的觀點牢不可破, 怎麼講都會被解讀成"台北優越". 我輩也不是天縱英明能自封為神能"神準預測"於是只好從已知案例來尋求證明, 只是, 好像很難找到一個例子說明, 一國的首都(或一級城市)會因為其他國內地區落後, 而無可避免地必須停下來等落後地區(我是說發展相對比較慢一點), 迎頭趕上. 所以, 無法體會, 就目前條件來看高雄有趕上台北的"不得不然"的趨勢. 我以為, 沒有人為強力扭轉, 是無法輕易改變趨勢的. 看看人家老共怎麼樣把企業從沿海逼到內陸去, 台灣你不照著做, 就能期待它自動發生嗎?

至於房價, 只是區域發展的"結果". 得先有充足理由證明南部要超越北部了, 才有辦法得到房價會逆轉的推論. 很可惜, 個人目前實在看不到這種趨勢與跡象. 頂多就北部跌多一點, 南部跌少一點(%數類似但絕對金額差很多例如北部從 50W/P 跌到 40W/P, 南部從 10W/P 跌到 8W/P). 這樣, 有辦法轉為"南部要趕上北部"嗎?

不過, T 兄身先士卒南下, 貢獻一己之力為高雄未來打拼, 身為高雄人(大學以前在高雄成長)的我, 還是要致上敬意的! 我也想回高雄, 無奈沒有類似的工作, 而我還想繼續打拼賺錢, 也只能先留在台北了~
nVidia_X wrote:
不過, T 兄身先士卒南下, 貢獻一己之力為高雄未來打拼, 身為高雄人(大學以前在高雄成長)的我, 還是要致上敬意的! 我也想回高雄, 無奈沒有類似的工作, 而我還想繼續打拼賺錢, 也只能先留在台北了~


我只回應你最後這部分了,你前面的部分還是在那邊繞,幫不了你。

其實去南部服務真的沒這麼可怕啦~更何況你是高雄人,還是嗎?呵呵~

"我也想回高雄"真的只能問你自己了~


teabox wrote:
"我也想回高雄"真的只能問你自己了~...(恕刪)


如果我轉行賣吃的, 或做些貿易, 也許可以考慮回高雄.

要繼續做目前的工作(已經做了10幾年), 高雄目前沒有. 我也沒那本事自己回去開一間來做.

我也贊成南部房價該漲但這不必然需要北部崩盤. 北部只要跌得夠低, 像我這樣需要在北部才找的到工作的人就會來買了, 照目前來看像我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我認為在沒有政策強力轉勢的情況下, 北部房價低只會倒過來加大北部對島內人民的磁吸力, 我繞來繞去就是這個觀點.
nVidia_X wrote:
我也贊成南部房價該漲


你"也"贊成南部房價該漲的理由??

nVidia_X wrote:
北部只要跌得夠低, 像我這樣需要在北部才找的到工作的人就會來買了


夠低是多低??前提是你不希望的崩盤~
什麼是北部才找的到的工作,這個倒是可以在01統計一下~
個人淺見:

北部不跌, 南部漲 ==> 讓人民有信心在南部置產, 不用擔心過了5年10年後賺得還不夠房子賠掉的, 至少對企業投資信心是加分. 北部不跌, 才能有效讓部分人民覺得置產夢遙遙無期, 從而考慮往南部發展的可行性. 惟有產生實質人口移動才可能轉勢(北停滯, 南發展)

工作: 電子業相關. 南部除了奇美電, 台積電, 一些封裝廠PCB廠等大都是資本密集的"製造業". 沒有像HTC, MTK之類的公司. 雖然也有一些科學園區, 但始終做不大起來, 個人認為應該加大租稅誘因, 如前所述, 就是學中國那一套.
因為寫了這篇文章,找時間去查了一下去年各國最新人均GDP。

台灣去年2010人均GDP是18303美金,這十年成長了2000初頭美金,十年前同GDP水平的"農業國家"紐西蘭早已破三萬,連以色列,希臘也有27000左右。

註:
我們台灣可是"科技"之島,電子代工到處都叫科技園區,連技職教育都是科技大學,搞一些產學噱頭很嚇人,只不過騙人騙己,發展方向都搞不清楚。

也就是以台灣十年前的水準跟排名放到現在,我們的GDP應該要接近三萬美金,至少也要有28000左右的水準。

我們再來看南歐義大利去年人均GDP是33000美金,如果台灣去年的GDP至少能來到27000左右,差距5000美金剛好是十年前的數據差距,可見我文章前面的觀察放到現今還是合理。

結論:
台灣這十年,人均GDP所得至少掉了一萬美金的成長。這也是之前政府喊633最後的那個3(三萬美金),原本就是台灣現在人均GDP應該要有的水準,確實不是亂喊,如今變成一個遙遠的目標??

註:去年新加坡人均GDP來到42653,已經拉大跟香港差距,新加坡小國這十年的發展真是嚇人。
台灣還在內部比較,整個國家這十年發展攤在陽光下,全都不能見人。
teabox wrote:
台灣去年2010人均GDP是18303美金,這十年成長了2000初頭美金,十年前同時期的紐西蘭早已破三萬,以色列,希臘也有27000左右。

希臘?這不是負債的豬嗎?
萌貓 wrote:
希臘?這不是負債的豬嗎?


那你去看北歐國家,甚至破產的冰島GDP人均都還有39563近四萬美金,小國嘛~只看人均會比較吃香。
去年新加坡都贏過日本了!但人家美日可是破億的人口。

沒辦法,這世界就是這樣,人類玩得金錢遊戲,資本市場就是這樣,都是高槓桿。許多所謂先進國家都是在追逐高所得高消費高房價(三高),但沒人要低所得低消費,喜歡的可以去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連對岸都在追逐資本市場。

在資本主義下,大至國家,小至城市,談負債大家都不會太好看,台北高雄也都一樣,底下的投資還是繼續前仆後繼。

至於搞下去知道會爆會泡沫怎辦?爆了就爆了,底下有能力再追的另起爐灶繼續下一輪,做莊的繼續作莊,逃不掉的就被淘汰。

台灣的房產面臨的問題是低所得高房價,不然何必打房?這種崩盤也是最慘烈或代價最高的。

中國人說願賭服輸,金錢遊戲人人在玩,自己退路先找好,能不能有機會繼續玩下一輪,成敗就看這裡。看台北房價也是同樣道理。

台灣從開放總統直選的那一天起,就正式宣告「回不去了」。

現在的台灣處處是民粹,說轉型,哪有這麼容易?

高調誰都會唱,誰都知道台灣要發展高產值高價值的產業,問題是,怎麼做?由誰帶頭做?

光一個圖利廠商的罪名就能壓死所有公務員的國家,誰敢帶頭衝?

對中國友好,就說你賣台,對產業稍微照顧點就叫做官商勾結。

機場,一個縣市一座,捷運,每個縣市都吵著要,不給?就說你重北輕南,就說不把南部人當人。

連台灣地圖要直著畫還是倒著畫,都有人一堆意見。

寧可花費精力去編輯什麼閩南語字典,也不願意多去了解國際情勢。

整天只會窩在家裡意淫,說什麼 MIT 是精品,也不看看這世界上有幾個人認識 Taiwan。

為了環保,寧可放棄國光石化,卻任由老百姓騎著烏賊機車到處亂衝。

台灣不就是這樣?還想奢求什麼?
我也是高雄人,來台北工作很久了,但高雄的工作機會比台北少是不爭的事實,花媽活動辦的好,讓市民有參與感很好,但實際面的東西做的太少,因為他看不到,又需長時間才有成效,一般政客為了選票才不會去作,因此惡性循環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