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ny2008 wrote:
我現在住北市的新大樓,不滿一年,發現投資客約70%,100戶房子只住了30戶,70間都在養蚊子。
...(恕刪)
搞不懂這是怎麼判斷的, 看晚上有沒有亮燈嗎?
入住七成的房子晚上只亮三成燈是正常的, 並不是每間房間都要有人啊
如果你看有沒有裝窗簾可能還比較準確一點
shean9019 wrote:
但說真的
這些因素最後都造成國內資金氾濫
若沒有一個輸通的管道
就變成現在這樣的環境
錢都會自己找出路
除非他又離開台灣
所以如果這些利多持續
相信目前的趨勢是不會變得
奢侈稅只會打掉短期跟隨型的投資及投機客
讓市場回歸較小的波動
真的要讓房價下來
那就必須要讓這些資金有地方跑
以目前來看
還是只能跑到國外去
至於有沒有外逃現象
或者是說利多反應完畢的現象
可以用匯率來當一個參考的指標(不是全部只是其中一個參考的指標)
台幣見到28了開頭囉
那天真的貶回33元
房地產就會如很多人所願的
開始下跌
但問題是
接下來要擔心的事情就不只是房價了
而是新資低落與失業的問題
這是更貼近大家生活的問題
這就是大大寫的
資金外逃
如果很多消費品大家寧願到國外買
房地產只有國外會漲
國內都在跌
誰願意投資置產
大家仇視富人
但她終究還是會找出路
資金出走的情況下
我們都是受害者
dr.meredith wrote:
以上 我總結一句話 你好好想想
Rf是啥你應該懂
Rf是誰說的算?
台灣央行? 你想太多了
資金就像雷曼一樣
經由外地 不知用了幾層槓桿進來
更不幸 台灣金融機構接了最後一棒槓桿
順勢很好 逆勢我沒說 你自己猜
要不就像大陸把匯率鎖住好了
你覺得如何?
shean9019 wrote:
1.我不做趨勢的預測
但有些數據的確可以用來做預測
看您的能力了
2.我這篇感想似乎跟Rf沒甚魔關係
不過國家主權都開始受到挑戰了
Rf恐怕更難定義了
3.有些資金的確是槓桿
若沒有槓桿很多投資商品就會失去流動性
導致真正要避險的要付出更高額的成本
3.台灣接了最後一棒了喔
意思是說這資金潮要結束了嗎
這句話影響很大喔
是不是要更多的數據來佐證
才會更嚴謹一點
4.大陸匯改後一路創新高
已經不是以前的固定匯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