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蚊子屋一堆


jonny2008 wrote:
我現在住北市的新大樓,不滿一年,發現投資客約70%,100戶房子只住了30戶,70間都在養蚊子。
...(恕刪)

搞不懂這是怎麼判斷的, 看晚上有沒有亮燈嗎?
入住七成的房子晚上只亮三成燈是正常的, 並不是每間房間都要有人啊

如果你看有沒有裝窗簾可能還比較準確一點

lienly wrote:
那也不錯!拒絕外來客...(恕刪)



好笑的言論, 還一直重覆....
shean9019 wrote:
但說真的
這些因素最後都造成國內資金氾濫
若沒有一個輸通的管道
就變成現在這樣的環境
錢都會自己找出路
除非他又離開台灣
所以如果這些利多持續
相信目前的趨勢是不會變得
奢侈稅只會打掉短期跟隨型的投資及投機客
讓市場回歸較小的波動
真的要讓房價下來
那就必須要讓這些資金有地方跑
以目前來看
還是只能跑到國外去
至於有沒有外逃現象
或者是說利多反應完畢的現象
可以用匯率來當一個參考的指標(不是全部只是其中一個參考的指標)
台幣見到28了開頭囉

那天真的貶回33元
房地產就會如很多人所願的
開始下跌
但問題是
接下來要擔心的事情就不只是房價了
而是新資低落與失業的問題
這是更貼近大家生活的問題
這就是大大寫的
資金外逃
如果很多消費品大家寧願到國外買
房地產只有國外會漲
國內都在跌
誰願意投資置產
大家仇視富人
但她終究還是會找出路
資金出走的情況下
我們都是受害者


以上 我總結一句話 你好好想想
Rf是啥你應該懂
Rf是誰說的算?
台灣央行? 你想太多了
資金就像雷曼一樣
經由外地 不知用了幾層槓桿進來
更不幸 台灣金融機構接了最後一棒槓桿
順勢很好 逆勢我沒說 你自己猜

要不就像大陸把匯率鎖住好了
你覺得如何?

dr.meredith wrote:
以上 我總結一句話 你好好想想
Rf是啥你應該懂
Rf是誰說的算?
台灣央行? 你想太多了
資金就像雷曼一樣
經由外地 不知用了幾層槓桿進來
更不幸 台灣金融機構接了最後一棒槓桿
順勢很好 逆勢我沒說 你自己猜

要不就像大陸把匯率鎖住好了
你覺得如何?


1.我不做趨勢的預測
但有些數據的確可以用來做預測
看您的能力了
2.我這篇感想似乎跟Rf沒甚魔關係
不過國家主權都開始受到挑戰了
Rf恐怕更難定義了
3.有些資金的確是槓桿
若沒有槓桿很多投資商品就會失去流動性
導致真正要避險的要付出更高額的成本
3.台灣接了最後一棒了喔
意思是說這資金潮要結束了嗎
這句話影響很大喔
是不是要更多的數據來佐證
才會更嚴謹一點
4.大陸匯改後一路創新高
已經不是以前的固定匯率制

趨勢我不方便評論
但我想我會緊緊跟隨著趨勢

shean9019 wrote:
1.我不做趨勢的預測
但有些數據的確可以用來做預測
看您的能力了
2.我這篇感想似乎跟Rf沒甚魔關係
不過國家主權都開始受到挑戰了
Rf恐怕更難定義了
3.有些資金的確是槓桿
若沒有槓桿很多投資商品就會失去流動性
導致真正要避險的要付出更高額的成本
3.台灣接了最後一棒了喔
意思是說這資金潮要結束了嗎
這句話影響很大喔
是不是要更多的數據來佐證
才會更嚴謹一點
4.大陸匯改後一路創新高
已經不是以前的固定匯率制



前面兩點 看個人看法 我有我的經驗和管道
你也有 我非常尊重

3. 自己爬貨幣供給年增率再來說
4. 大陸狀況大家都知道 雙面浮動但大體上是固定 是現在不得不的選擇
但 大陸有核彈 美國有核彈
在中間的 自己看著辦
光是經過內湖行善路,看見沿路全是房屋買賣的公司,你就知道那一區在進行什麼主要經濟活動了。想想,台灣人真有趣,反正政府不禁止。

看見幾個建案,展示屋都是好大的氣勢,名字都是響噹噹。但看了周邊的交通,以我醫藥背景,並不適合住人。

所以我也不懂,「帝寶」那麼貴,卻在交通要道,全天嚴重空氣污染。我搞不懂為何有錢人會買在那邊。你看國外真正有錢的,都是選隱私性高且環境乾淨的區塊。

民生社區也一樣。當然,我看台北市大部分房價高貴的區域都一樣,都是空氣差、噪音多。以我看來,只因為位於「精華區域」所以房價高貴,那是很奇怪的。精華區應該是指適合經濟(賺錢)活動,未必適合日夜居住。不過台灣人品味向來特殊,我從居住健康角度出發,自然不懂。

或許是因為台灣的居住區和經濟活動區本來就不分吧。例如,我就搞不懂忠孝東路Sogo周邊房價為何那麼高,你可以觀察,聲音吵,空氣也不好,那會適合住人嗎?但是台灣人就是無所謂,房價一樣貴。

我常想,這是賣房子的在炒作,還是屋主在炒作?在我看來,那些區域都極度不適合住人。長期住的人應該健康都不會好。

如果我的看法正確,那,那些房子是在貴什麼?貴在逛街方便?看病方便?捷運近?公車多且方便?離小巨蛋近?表演活動多?距離工作近?如果答案是這樣,那還真令人訝異台灣人的品味及選擇。

我這種說法一定會引起那些區域想賣房的仲介或屋主的反彈,問題是,這是我單純從健康出發的看法,你不同意我無所謂,我只知道,如果有得選擇,我絕不會讓我家人去住那些對健康特別會造成危險的區域。要我選,我會選周邊區域,空氣品質我不敢講(或許有人能提供台灣不同行政區域的空氣品質指數?),至少是安靜一點的區域。

就說帝寶好了,周邊有什麼建設及交通,各位想想吧。這就是我說的,房地產還真是門學問,居住品質不是從健康角度出發,這真有趣。

房子呢有人願意入住還好,但我之前提到的,內湖五期一片空空的。蓋的還在蓋,實際住的有幾戶?真正的眾多住戶-->野貓野狗都還不用花錢買房呢。

世上廣大的游資要怎樣流動我不懂,也不想知道。只知道,有作為的政府例如新加坡是不管這個的,他們只在乎人民的基本居住權,該制止的投機客就要用力制止!

新加坡國土從南到北開車不過15分鐘,人家敢真正用力打投機份子,這我佩服。台灣呢?人家新加坡為何不在乎許多在討論的游資?因為人家政府在乎的是當家作主要需要有安心居住處所的人民!台灣呢?怕一拳打死投機客?這才好笑!

對我而言,投機客就像取巧作弊,就算你用法規漏洞及金錢去達成賺錢目的,還是不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

網上仲介似乎不少,看某幾位長期「專注」在房地產議題的發言就不難猜到。
當租屋比買屋划算時 "有土斯有財就是笑話" 問題是 這牽扯2300萬人裡,幾百萬人的利益 而一個社會通常是這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在主噵 但這也沒辦法 因為另外十分之九 因為天性 偷安 懶惰 智慧不開化等因素.願意被奴役 視被奴役為天命. "天命不可違" 這樣說傷害很多人 但請看一下 五千年來 中華民族的演進史 卻是不睜的事實.

我的重點並非貶低人 而是 勸戒這十分之九的人 不要被這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騙了, 王朝時代 玩的是家族欺負外家百姓 台灣的民主 玩的是少數擁有權利財富 欺負眾人的遊戲 但這些都是不成熟 會崩潰的

王朝家天下如此 不成熟的台灣現今社會也是如此 政府該做的應該是施行諸多策略 彌補減緩崩潰的時間與速度 任投機客 建商 財團等 玩弄社會獲得大利 卻沒有任何貢獻 甚至所造成的傷害 遺害百年 並阻礙整體經濟發展, 2,30年前 開公司 工廠的人都賺錢 因為成本取得低 後來都到大陸去了 因為台灣環境被這些財團炒爛了 現在多數中國地區也被炒爛了 這些財團投機者再回來把台灣搞的更爛 更爛....

我在開公司 想一想 賺的大部分都給躺著都會賺的房東了 這公平嗎?? 我日以繼夜 工作20年來 多少次暗自流淚 心驚膽跳 房東趾高氣揚 坐享大部分利益 這社會比腐敗的王朝還好嗎? 甚者,政府聯合財團建商 炒作資產 讓貧富懸殊 讓貧者努力工作到死也得不到應得的回報 有些只好融入這種不合理又無奈的現實 自始至終都被玩弄 妳真的甘願 不 只因為你處在被玩弄的環境 妳只好選擇參與玩弄比你低一階的人 無奈阿!

房子,米與水空氣是人基本需求 不應該被炒作 限購第二房產 防止炒作 並提供低價租賃不要讓人民因為需要而被迫購買"龐大的負債",改善人民知識水平 增加人民全球競爭力 讓人民務實的做些對經濟有實質貢獻的產業 不要為了一個房子 失去尊嚴 失去了自我.

房價是該漲的 30年該有一定的漲幅 這是一個政府在三十年的進步中 該承諾給人民的 但是這些屬於大眾的利益 被投機客 財團 建商用陰謀炒作 竊取了 政府施行奢侈稅那是 對人民剝3層皮的作法 雖然對抑制房價有一定的功效 但我卻不贊成.

懇請中華民國政府 施行限購第二房產,一個家庭 夫妻 就能有2間 2個小孩加起來就有4間 這還不夠嗎?? 你有錢 應該去住飯店 或著國家該規劃輔導整體休閒產業. 讓每個台灣人都有能力買房 擁有自己的空間 不要拿這個來箝制人民 只要努力工作不要犯罪就好 不要臺灣人欺負台灣人 讓我們臺灣人幫助台灣人 強國日本人 強國大陸人 強國英美其他種族的人吧!

讓每一個人都覺醒 讓每個人作一點改變 讓你的後代 感謝我們這些上一輩的人 讓你週遭的人不要覺得被大陸統一好像是早晚的事 更不要讓下一輩的人承擔上一輩的爛帳負債 好嗎???? ....懇求這些財團建商仲介與在房地產中獲利的人.

dr.meredith wrote:
3. 自己爬貨幣供給年增率再來說
4. 大陸狀況大家都知道 雙面浮動但大體上是固定 是現在不得不的選擇
但 大陸有核彈 美國有核彈
在中間的 自己看著辦


從貨幣供給年增率來看
我看不出來資金潮已經快退了
M1B年增率一路下降是事實
但短時間要向下與M2死亡交叉的機率不高
另外去年基期過高也是重點
還有M2都在目標區裡面
也沒甚麼異常
外資短期匯出的部分
又開始陸續匯回
國內投資也沒有衰退的現象
央行甚至還有餘裕調升利率
央行在外匯市場買的匯
甚至還在貨幣市場做沖銷的動作
目前我是看不出來
或許格一陣子會有變
但目前還是OK的

shean9019 wrote:
從貨幣供給年增率來看
我看不出來資金潮已經快退了
M1B年增率一路下降是事實
但短時間要向下與M2死亡交叉的機率不高
另外去年基期過高也是重點
還有M2都在目標區裡面
也沒甚麼異常


放大一點看 區域的 你會發現好玩的
要用心點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