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帝寶怎會算豪宅?

edward3019 wrote:
5000W以上就稱為...(恕刪)


房價高當然意味有著一定高人一等的條件(如地段 建材等等) 以我的觀念 價格當然算是豪宅最重要的指標 大樓或是別墅 屋齡坪數大小 什麼山景海景 這些都是其次 至於 價格多少以上稱作豪宅 好像沒有大眾統一的共識 5000萬對我來說 算是豪宅了 但對有錢人可能等級還不夠
qkibbs wrote:
我對豪宅的定義是獨棟別墅+花園、泳池、水池+獨棟私人車庫,...(恕刪)

這種定義的話,那鄉間的"高級農舍"非常符合您的定義,
因為蓋的比例有規定,所以周圍"勢必"有一堆農田圍繞,中間則是可以任你蓋,
比例不超過,高度不超過,裡面要多"豪華"隨你蓋.
現成的樣本就是宜蘭一些號稱Villa級的民宿,花個幾萬租一棟住一晚你就知道了.

那台北有沒有?有~~~陽明山上就有一堆了,也在台北市內(算是士林區).
喔...錢不夠的話,可以往金山過去,天籟對面也有一些,價格就親民許多,還附送溫泉哩.
但是交通就....嗯....直升機還不能成為私人交通工具前,只能早出晚歸囉.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豪不豪宅我想是見人見智,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房屋座向,景觀以及環境。
小弟是認為帝寶算是高價屋中最有名氣的,尤其是一講,大家都聽過,
算是地標,也是指標。
名氣對有錢人就有用了,只要講跟藝人或高官名人是同住帝寶的鄰居,
這樣給人們的信心與崇拜,對銀行貸款或是在大陸做生意相當有效,
名氣所轉化的錢,就是房價的好幾倍了。
ζ° LASCIATE OGNI SPERANZA VOI CH’ENTRATE °ζ

mopher wrote:
密集是因為開窗面大、...(恕刪)


住豪宅的人何必在這跟窮人混呢?

如果有去看過倫敦的豪宅,台灣人大概會笑死。倫敦再高級的豪宅,幾乎都沒有自己的停車場,都是把汽車停在遠處,要出門前才叫司機開到門口人行道邊,然後出門走過人行道才上車。

由於不管王公貴族還是大企業家大明星,人人幾乎都要走上一小段人行道才能上車,所以倫敦也就成為了狗仔隊文化的發源地,很容易拍到名人的照片。
帝寶不是豪宅的話還法拍200萬,那台北的無殼蝸牛真的完蛋了

R6.2 wrote:
個人第一次看到豪宅是...(恕刪)

只能說...
台灣沒人在信這個...

台灣人就是要"市中心"...
人越多環境越熱鬧越高級...
住遠一點的郊區還會被笑...
只能說~~有錢人想的跟我們這些市井小民不一樣
大家討論豪宅的焦點都聚集在硬體設施上.......會吸引這麼多有錢人一起擠在「大樓式公寓」裡的一個很重要因素-----管理規格。

良好的管理是有錢人很在乎的,除了大家熟知的隱私之外,對日常生活打理也有很大的幫助,小至衣物送洗大至宴客喜宴,管理人員都可幫忙安排,回家時管理人員從螢幕看到車子就知道是哪家的,車停妥電梯總是會剛好停在相對應樓層開著門等待著,甚至有些豪宅還有代停車服務,回家將車丟在一樓大門玄關自然有管理人員開到該住戶停車位.......

高規格管理在一般獨戶透天別墅比較難做到,除非自己花大錢養一班人,但人員更替操守又是一個問題,台北市區會發展出大樓豪宅是很自然的事,在台北「市區」即使不計代價要擁有透天豪宅幾乎是不可能也不切實際,也因此才有大樓豪宅的出現,高規格管理也順勢而生。

在個人認知裡,房子的價值除了硬體本身之外管理是否良好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有時甚至還超過硬體設施,只是付得起高房價的對高檔管理比較有共識,所以高價房子管理規格通常比較高,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就出現大家所討論的豪宅..........

當然有些市區豪宅住戶同時也擁有市區周邊別墅(如陽明山、內湖、新店山區),他們只是將市區豪宅當「方便屋」而已,這類族群也不在少數,但整年度算下來,住方便屋的天數往往超過別墅,最後別墅變成假日才會去的度假屋......這才是真正的別墅----不是主要的住家,是另一個房子!
本討論中值得細看思索的,
只有二樓的後段。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