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你辛苦工作,到了現在,你一定會有相當的收獲
當然,七十年代正是經濟爆炸的時候
老闆賺錢分紅大方,都把員工當做是公司裡的寶
二十年後的現在
你付出一樣的努力
很抱歉,公司成本過高,所以沒有分紅,年終可以不要發就不要發
成本的管控,開始計較人機比
員工走了沒關係
反正公司的資源分配就是如此
下面的員工就是負責把工作做好,如此而己
我們不能抱怨什麼生不逢時
畢竟這就是現實
在公司待了八年了,看著資深的員工每天蹺著二郎腿等下班
反正有事就是比我菜的去做,時間到了就下班
一個月就算沒有加班也是四萬多在領,就算是放無薪假也無所謂,之前發的股票早就變成我的房子跟車子還有剩很多
自然而然反正他們安居樂業就好,最好是什麼事都不要來煩我,遇到長官也是要給我三分面子。
這就是現實,
我個人就是這個例子,頂著準副課長的光環在帶領一堆這種人
薪資條件卻永遠沒有辦法跟上他們的水準
但是工作量卻是他們的數倍之多
那朋友會問,你為什麼還這麼拼?
我想嗎?因為我有負債,要養家活口,深怕下個月房子就會被法拍
所以我只能悶著做,一個月辛辛苦苦加班破百小時以上卻還是比不上早我五年員工來的小員工
適者生存,這個道理早己無法存在在這個世界了
企業結構的老化,真正的人事成本的提高根本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事,而現在的年青人剛好比我們更倒楣
搭了這班末班車,再加上公司無法真正的斷腕跟這些曾經為公司付出現在卻躲在角落領著高薪的員工做調整
換了工作會更好??這種陋習文化在每個企業比比皆是,
更不用講所謂的【關係】員工,那些都是打不死的蟑螂
擋在你的前面,阻礙了你的道路,更增加了公司的損失
真的抱怨房價,不如好好認真的看待台灣的就業環境吧
列士敦之登,人口不過才三萬二千人,國民所得卻是世界之最
平均65000歐元,為什麼?憑什麼?
我想這是所有台灣的人【尤其是企業老闆及諸位政客】要認真去看待的
今天就算加強了台灣的種種建設,提高了國際的競爭力
在大手一揮揮霍了納稅人的血汗之際,是否有想過,真的要改變的是什麼?
那時候同事在聊天討論,他一個親戚半年靠買房賣房,賺了2百多萬
資金是夫妻倆集資的2百萬(還是5百我忘了)
就這樣看房子,10年左右的二手屋,只付頭期貸7.8成,然後開始準備轉手當賣家
大概1.2個月就會賣掉,轉手至少有賺幾十萬
就這樣來來回回,半年,2百多萬輕鬆入袋
都看台北縣的三重跟新莊
我們幾個聽了除了流口水,哇哇叫之外
也反問自己,有那個心臟這樣玩嗎??
那個同事說當初他親戚也有找他集資,只出一成,大概幾十萬而已,獲利就照成分紅
他自己也是縮了,死薪水階級,沒那個膽
一個月6.7萬的死薪水,是不可能死存錢買到上千萬房子的,背25年房貸是有可能,很累就是了
要靠投資啦,不過說都很簡單,要做功課要有膽量
每個人都知道要錢滾錢,但真正有賺到的有幾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