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彭總裁,過低匯率與超低利率一定正確嗎?

HaHaSue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

在低利低匯的環境保護之下,企業還會想產業轉型嗎?

低利低匯的環境也不是一年兩年了

台灣這些科技大廠還是代工代到爆

我看未來會怎樣其實很清楚

所以我在前面才會問

低利低匯到最後,台灣的人們會得到什麼?

因為這想必是我們未來會面對的課題,低利低匯的環境看來是無法扭轉了

..(恕刪)


匯率跟利率政策, 並不必然會影響企業轉型.

如君所說, 低利率低匯率, 廠商就會苟且偷安. 那麼日本已經低利率10年了.匯率也比廣場協議壓迫日圓升值時低很多. 但是日本的企業也還是有努力在創新. 只是礙於日本的生產成本過高, 在面臨新興國家的低價競爭時, 也是很辛苦

至於高匯率高利率就比較好? 現在利率高的國家有南非及紐澳. 除了澳洲有大量礦藏作後盾, 其他的國家都飽受熱錢進出之苦. 而企業也因為借貸成本太高,競爭力不佳

反而, 現在的大陸利率比台灣高很多, 那些從台灣借錢去大陸的廠商(不是壞帳留台灣的黑心廠商喔, 而是繳息正常戶,只因為台灣利率低而選擇在台灣貸款), 因為資金成本較低, 在面臨金融海嘯時, 還有辦法存活,不然恐怕要倒閉了

利率最高的非冰島莫屬啦, 一堆英國人刻意去冰島銀行存錢, 貪圖高利
大量熱錢湧入冰島, 這區區小國在英國民眾爭相擠兌的時候, 就只好宣告破產

一個國家的利率匯率, 真的沒辦法關起門來自己決定, 要參照其他國家的利率匯率水準
尤其是小國, 更是要跟隨著大國的腳步亦步亦趨調整自己的利率與匯率

彭總裁在怎麼厲害, 也不能讓台灣全國民眾都成為中流砥柱, 違反世界行情. 隨波逐流, 是沒辦法的事

美國如果升息, 這些小國, 鐵定要跟著升息的. 如果不升, 會有大量金錢竄逃往高利率國家
日本低利十年, 借日圓存外幣, 已經變成日本主婦最熱衷的事
crab69 wrote:
彭總裁在怎麼厲害, 也不能讓台灣全國民眾都成為中流砥柱, 違反世界行情. 隨波逐流, 是沒辦法的事


那天看馬凱先生談到低利問題,跟crab69大,見解幾乎一樣...
不要拿台灣跟澳洲,日本比,因為background就不一樣
澳洲,巴西有豐富的礦藏作後盾....
台灣若搶先升息,在這資金氾濫的時刻,一定吸引游資進來
大量游資一進,匯率必定升值...
這個後果,聽說會產生XX破沫...

所以,馬凱說,台灣只能等待美國中國先升息,等到前面有大咖撐著
台灣升息的風險就比較低..

最後,如同c大所言,台灣真的是小國. 隨波逐流, 是沒辦法的事
心一動念,便已千年
小經濟體的悲哀,沒有天然資源, 沒有過人的技術與能力,注定是要看巨人的臉色............
當然升息很好用, 但現在有很多人正在還房代, 如果升息, 那些人負擔加重, 如果負不出來, 就被法拍. 很多的法拍也不是我們要的.

打房不一定要升息, 還有很多方法, 效果可能更好.
1. 大幅拉近公告和市價的差異. 讓高價的房屋土地附更多稅. 這對自用沒影響, 因自用住宅較少稅. 不要認為有錢人沒差, 一間一乙的房子, 收他一年2%就好, 每年200W的支出如果沒用到的空屋, 一定會快速出挩.
2. 限制買入5年內不能賣, 不然要負稅.
3. 禁止預售, 預售對自住完全沒幫助, 只有抄作.
4. 成交價公布, 雖然不容易但最少要做到公布每一楝的成交價 (不用細到每一戶, 美國也沒有每一戶)
vwchang wrote:
板大的勇氣值得嘉許,...(恕刪)



+10000.觀念正確...
很多人不知道有錢人早把錢押在房產如店面,大量的黃金條塊(大量買賣有隱密性,稅也課不到,大量移轉給下一代也無法追蹤.當然"老實"到到用黃金存摺的就不談了),股票,土地,名錶等等地方 .......完全分散風險..這些東西大多數都會隨著鈔票貶值而身價不斷上升..
錢變薄了倒大楣的就只有一種人,就是上班族,稅一毛跑不掉,薪水領的是新台幣,跟著貶..當然你也就永遠追著房價跑了,你的老闆左手拿升值的外幣,右手發貶值的台幣給你,不亦爽乎
現在還要感謝尾盤做價的德政嗎?

台幣貶值對上班族就是傷筋斷骨,對真正的有錢人就可是錦上添花(台幣貶 出口電子業大老闆可是賺飽飽啊)

也千萬別以為貶值造成的低利讓你能繳房貸低低的利息,所以感謝台幣貶值的德政,你又錯了,你所賺到了利息差額,
早就被貶值的購買力(食衣住行全都暴漲),吃光還倒賠而不自知.


想想看2007一台熱門的150速克達只要6萬出頭....2010現在一台熱門的150速克達要近9萬.
2000年我買黃金一台兩只要1萬出頭...2010現在一台兩近5萬....
很多人還在溫水煮青蛙

總結前面的討論:

開版的小虎先生,只是要大家『針對央行總裁』的政策作討論。

如果他是經濟系的,用經濟系的術語,就是將央行總裁做的決策當作影響台灣經濟這個大模型的唯一變數。

而且是討論,而不是要提出什麼做的更好的方案。



而其他網友認為影響台灣經濟的變數有很多,

而且在清談之餘要提出更好的方案,



這也可以當作各種模型模型之間配適度的討論。



根據小虎先生必定念到的貨幣銀行學就可以知道央行三大干預市場的工具就是,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

但是影響經濟的政策方法有更多,因此央行的工具事實上是遠遠不足的,而且還很粗糙。

美國央行可以控制利率,但是核准一堆金融商品,且放任金融業亂搞的是美國財政部。

只拿美國央行出來當作次級房貸風暴的因素,是很無知的。

同樣的,只拿台灣央行的政策當作影響台灣經濟的因素也是很奇怪的。



小虎先生如果經濟學的不錯,就應該知道各國央行會有她的主要目標,

如德國就是主要控制通貨膨脹,次要才是促進經濟成長。

葛老和彭老在『當時』,可以雙雙達成控制通貨膨脹及經濟成長的高目標,

所以被稱讚是一定的

如果要討論台灣央行做的好不好,應該先提出央行的主要目標之後再來要大家提出討論

例如,央行管制熱錢,是否有害短中長期經濟成長,是否能防止短期熱錢外資大量炒作台灣市場,是否影響外資長期投資台灣市場的意願等。

例如,央行維持低利率?(現在利率在全球各國中還算是)要先討論低利率的定義是什麼?相對於美國市場如何,相對於其他市場如何?台灣這小型的經濟體,變動利率後會有怎麼樣的影響?短中長期的外資資金流量的預估及影響為何?

央行的以上政策是否能完成其主要目標。

要討論的話,請這樣專業的討論。



經濟系的討論是用模型說話,因此建議小虎先生提出一套央行政策能完全影響經濟的模型出來,

大家再來討論模型的合理性,再來討論央行政策這個變數對經濟的影響。



但是小虎先生要大家只討論央行政策,就是要大家先承認她的模型的合理性後,在她的模型內討論,

但是顯然多數網友不同意這個模型,因此吵了起來,同時也離題離很大。


建議樓主將題目改成:央行低利率與低匯率是否能完成央行完成經濟成長或抑制通貨膨脹的目標?

小虎先生原來題目是用正確的字眼,是比較偏向如『政治正確』之類比較情緒性的話題,難怪大家討論的時候情緒都上來了。

ysyyu wrote:
那天看馬凱先生談到低...(恕刪)


我不認為緩步升息在造成大量資金湧入..相對主要工業國而言, 因為台灣是相對小的經濟體...且有高度外匯管制...有極高流動性風險....(世銀2008年全球GDP排名約26名)

假如一支小型股, 成交量很小, 在大量購買後..價格一定會上升..但是, 怎樣把股票賣掉賺錢都是一各大問題..


要套利也要考量出場, 除非這利差大到已經可以冒著流動性風險一定要把美元換成台幣

04330 wrote:
總結前面的討論:開版...(恕刪)


小虎先生原來題目是用正確的字眼,是比較偏向如『政治正確』之類比較情緒性的話題,難怪大家討論的時候情緒都上來了。


我何時題目是偏向政治正確,我實在看不出來?

我又從頭看一次,好像沒什人用政治眼光來說這問題!

經濟模型這東西學問大了,我研究所時曾花很大心力就貨幣供給與通膨利率等與所得分配吉尼係數上關聯性去了解,後來發現本身模型就有不同參數帶入變異性分歧問題,不是你說的好像化學公式一樣!

我想你寫這嚜多,也很辛苦,不論對錯,感謝指正!
小虎先生 wrote:
小虎先生原來題目是用...(恕刪)


我研究所時看到一句話...

3%的物理學公式可以解釋99%的物理現象, 但是99%的經濟學公式解釋不了3%的經濟活動..

所以我就都明白了~
不過再怎樣說,彭總裁,算是國內公務員中盡忠職守一等一,工作精神絕對是我們後輩的典範!

雖然我對利率低於通膨,造成錢放銀行越來越薄,有很大意見!

彭總裁,就台灣過去六十年發展邏輯來說,低匯利低利率是可以理解的,為求以出口帶動,扶值產業看法上,雙低率是一貫作法,先把工商業搞起來,老百性才能有錢!

新人類,21世紀,或許社會追求,大部分人所得實質成長,比企業成長更重要,大部分人消費內需才是帶動經濟成長的根本!

台灣不再是低度開發國家,就算不是已開發,也算開發中前面的國家!

有必要再採取二十年前靠出口方式成長,扶值企業重GDP,如現今中國(他們也最近高喊刺激內需,砸四兆搞內需)
還是大部分人實值有錢,內需消費如同已開發美日等國家!
思考思考,沒以對錯!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