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miter wrote:
建議大大您先定義啥麼...(恕刪)
謝謝大大建議,不過我不想再提了
他們覺的如何就如何好了,無所謂!
再次謝謝!
myrtle wrote:
7.台北土地之所以飆,非事後找理由,放大在華人資產市場來看,也不是好到沒有不行,
但因為可"私有",好的規劃"稀少",造就土地變成藝術品一樣限量不可親!
中國人連民生必需鹽,味精都可以炒,炒土地算啥?!
中國人的"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舉世無雙,
尤其中國內部的投資管道未若先進國家多元
炒土炒樓可以說是最無門檻限制的全民運動
大中華區的心臟部位炒高了
香港海南都炒高了
台北基期相對較低,還有壓在地上趴的道理?!...(恕刪)
stephen02 wrote:
這個問題說的真好
你沒有沒想過
如果不符成本的競爭者在台灣,可以活下來的廠商不在台灣時
你該怎麼做?難不成要打死台灣的廠商,成就國外的廠商?
現在的市場是全球的市場,對手可不是只有台灣內的廠商
你說的無法轉型的廠商就該汱換是對的
但這是要時間的和時機的
如果目前無法轉型的太多
難不成你要一次升息給他死的方式強迫他轉型?
另,被資遣的員工政府應幫忙這也是對的
但如果數量太大,而國內又一直沒有新的投資者進來時該如何?
讓這些人等死嗎?
最後追究原因,原來只是為了一個"要打下房市"的言論?
那這些沒工作的人會不會想
你們不過沒的買房子或是沒辦法在台北市買房子
就要害的我沒工作,沒飯吃
你要怎麼回答他們?
為何不能等投資者變多
經濟好轉到足夠吸收這些人時再升息?
stephen02 wrote:
我再以你的理論還給你,在房市也是適用的
房子是私人的,社會為何要幫你買到房子
社會沒有幫忙人在精華區買房子的義務,國家要負的責任僅僅只有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賺錢時自已收,沒錢時又要國家幫,有沒有這樣爽的啊
myrtle wrote:
7.台北土地之所以飆,非事後找理由,放大在華人資產市場來看,也不是好到沒有不行,
但因為可"私有",好的規劃"稀少",造就土地變成藝術品一樣限量不可親!
中國人連民生必需鹽,味精都可以炒,炒土地算啥?!
中國人的"有土斯有財"觀念根深蒂固,舉世無雙,
尤其中國內部的投資管道未若先進國家多元
炒土炒樓可以說是最無門檻限制的全民運動
大中華區的心臟部位炒高了
香港海南都炒高了
台北基期相對較低,還有壓在地上趴的道理?!...(恕刪)
myrtle wrote:
央行怎樣玩也玩不過趨勢
全世界央行是綁在一起面對這次金融困局
維有寬鬆的貨幣環境能讓企業延續
地球是平的
未來的競爭者已無國境限制
資金一旦有流動性風險
是從製造業金融業到各階層一起垮的
你以為哪國的政治人物敢拿選票開玩笑??
科斯托蘭尼給我的座右銘,就是
貨幣決定趨勢
趨勢決定政策
政策決定企業走向
再來才是我們看到的股價,樓價
我如果總是事後諸葛早就死在沙灘上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