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建商要政府下手輕一點(3/12聯合晚報頭版值得一讀)

說真的能在這種卡死的格局裡,能多種些花草樹木,身為市民的我已經很高興了,至於都更,房價漲總比房價跌容易的多了.能改善一些總是好的.
據說蓋林口國宅是幫財團,說幫百姓比較好聽,庶民經濟比較像束民經濟,講難聽一點政府是

財團推手,要壓制房價早壓了,就算要回歸市場,那是不是可以把資源放在其他地方,促進地方就業

而不是把資源都放在北市,每年光北市就吃掉多少預算,沒辦法的是做決定的人都住北市,百姓們看開點

政客演戲都是一流的
美化總是讓人心悅神怡!!

不過都更,只能說越是高價都更越會失敗!

通常老舊社區都更失敗都是卡在這上面,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從都更上獲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你看正義國宅都更案為何卡這樣久,不就因為有人認為可以多賺點!!

所以推動都更的人,買了某各單位後,馬上做的動作就是讓這單位看起來不像有人住,寧願拆爛也不出租回收點資金!
舉凡善意噴漆告示都更事項,或是拆除窗戶等動作都是為了要加速該社區住戶退出的意願!

吸管有多粗用多粗,冰塊有多少放多少,辣椒有多辣放多辣,椅子有多小放多小


copy 食神 唐牛 喬段!!!

我是認為政府現階段不用公權力介入加速都更,也不認真在其他地區另起爐灶推動副都心,最終只會讓整各大台北地區一起破舊!




Ho_Lu_Ken_ wrote:
持有房地產的人那一個會希望房價崩跌?...(恕刪)


不好意思,針對此點向您請教,個人一直覺得這是大大大迷思!

前提:
1)相信人人都希望住比目前新的,大的,便利的房子=>肯定比你目前的房子貴
2)不可能只有你目前的房子漲價,你目標的房子不漲

假設:
目前房子1000W,目標房子2000W
房價翻倍:名下房子變2000W(夠爽吧),但是目標變成4000W
房價腰斬:目前=500W,目標=1000W

結論:
請問哪個情形容易讓你達到目標?
為了好算這是以平起平落計算,實際上差價會更大(郊區漲兩倍,市區會漲3倍)
房價跌價時,可以得知換好屋的時候到來了!!!!!
房價漲價時,請問除了心理莫名的高興外,還有什麼實質的好處呢???

廣大的一房自住者(7x%?)應該要希望跌價才對,怎會反其道而行還幫了建商和投資客一把,一直不懂???
你忘了計算房貸因素

假如一套36坪的大安區破舊公寓現在賣2000萬,貸款1400萬,一各月繳納約7萬


如果跌成1000萬,那住戶肯定吐血,因為他已經繳了600萬自備款外還有1400萬的房貸,賣了還要賠400萬!!

那房貸繳納的意願就會降低!違約率就會飆高!!

所以政府為了穩定金融秩序,政府會希望他的房價就維持在2000萬附近,讓住戶慢慢繳納房貸!!

換句話說為了要穩定金融,政府會保持台北市的高房價,為了保持高房價,政府會降低開發周遭副都心的意願,或是提高開發台北市的預算兩種方式著手!!

以上為不負責任推估!!

政府腦袋沒想通的事!就是這各!

壓根就不需要去考慮台北市的房價要不要打壓,應該是從積極面著手,讓有買房意願的人民相信,政府有計畫的規劃出更好的藍圖,如果想買台北市請便,如果不想,"馬上"就會有專案推出,有完整生活機能交通便利的社區價格便宜可以買!!

只是嘴巴說說,提出的替代國宅地段上先天已經輸了,如果連相關配套的基礎建設軟硬體等都比不過大安區,

那是要騙誰說推出林口國宅可以紓解壓力!!

ru_min520 wrote:
不好意思,針對此點向...(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如果是以房換房的情況,這的確是個迷思.

但房子終究是資產的一部份,有誰希望自己手上的資產變少?

雖然最終賺大錢還的還建商(因為一般老百姓的持有數量太少了),但這就是人性呀...
sunchang wrote:
如果房價不貴,為什麼...(恕刪)


我並沒有說不貴,但要多便宜才算便宜? 貴和便宜都只是相對的. 價格高不高是由誰決定? 你? 我? 還是路人甲? 還是投票? 如果有人買,應該就是買的人認為合理,是吧?

個人是認為房價很高,但在不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政府能做的只是壓抑投機,讓房市回歸基本面,而最終回歸基本面後,價格如果還是讓大部份的人覺得高呢? (有錢人太多? 土地太少?)

房價在精華區地段高是可以理解,台灣現在的問題是,連一些爛地段也很貴.

但壓抑甚至或打擊房市,會讓所有人高興? 政府要做的通常是讓"多數人"高興吧. 先算算看那邊人多..

我想政府能做的除了前面講的,讓房市回歸基本面,另外就是儘可能讓房價"平穩",讓房價平穩至少兩邊都不得罪. 當房價平穩後,投機自然也會減少,讓房價"緩步"下跌.

要讓房價平穩有幾個方法,在很多討論區都有提出,但當利益揪葛時,這些事都不算容易做.






對房市打壓的作為,看起來中共做得比台灣還多。
因為我們可以罵政府,可以用選票把執政黨換掉
這些一點都不讓人害怕
大陸人不能罵政府,也不能用選票換掉執政黨,唯一可以表達的作為,只有抗爭、暴動
這就是中共當局比台灣對房價高漲還戒慎恐懼的原因。

不動產價格高,對社會有甚麼好?
人口外移、產業外移、消費力下降、不生小孩、使僅有的小孩將來成長環境更艱難...等等影響,就經濟面來說,根本是經濟的毒瘤,
更令人深惡痛絕的,是我們全體國民納稅支持的公共建設,竟成為炒樓人的資產,不公平也不正義!
懂嗎
五月報稅的時候,你交的錢一部分是貢獻給這些炒地皮的人,就算了,還要再另存一筆錢買房子,不打緊,去買東西有一部份的消費金額是店家的租金成本,也別計較,你如果自己是做資訊業的,為了買房子捨不得換新電腦,後來你的公司因為業績不好裁員或減薪...
經濟不景氣,大家問錢跑哪去了?答案清楚了吧!

買一棟房子,等週邊公共建設發展,賣掉,賺一堆錢,這過程是世上最可惡的賺錢法。大部分的產業,即是只是買賣,也提供了倉儲和物流的服務,投資房地產錢,這過程產出了甚麼?這就是國民黨創始人有感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而提倡漲價歸公的原因,不公平不正義的社會,也是國民黨被趕來台灣的原因。炒地皮這種產業不應該只是用抓癢的政策打壓,而是應該要全面禁止!漲價的每一塊錢,都是全體社會的功勞,全數充公是很合理的!

停止標售精華地?幹嘛只做一半?把精華地段用來蓋社會住宅,政策目標很快就可以達到了!

人口即將開始減少,平均薪資也一直下降,這支持房價的兩大支柱已經不再成長,所有房價還會漲的廣告都是騙人的,就像老鼠會積極的在找下一隻老鼠,拼命鼓吹大家買房。事實上,當人口、薪資都下滑的時候,房子應該就像車一樣,越舊越便宜才對。

政府再不認清事實,台灣人就應該不再只是罵政府和用選票制衡政黨了...

Yungfufu wrote:
對房市打壓的作為,看...(恕刪)


"投資房地產這過程出了什麼產業,"

投資人買房地產,所以營建業能一直蓋房子,中間的所能產生的產業不用我說,非常的多.更不用說房子買賣有仲介業,多少年輕人靠這個生活. 股票投資你也可以說這過程好像對社會沒什麼貢獻,股票漲的也應該歸公,同樣股票的買賣,讓公司產業能夠順利籌資,不然台灣的高科技部是靠一推台灣的傻傻投資人的瘋狂投入,才能造就這麼多的高科技就業人口與科技新貴.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