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不好意思沒有
因為不是照片
中國的統計數字是不準的
因為政績與GDP掛勾
很多地方官為了升官..
會造假
另外.之前也有全國人均收入調查
也被人民質疑數字不準
因為它只調查到城填1/3的企業
以國企及大企業為準
數人質疑偏高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不拿報的稅來做人均收入統計
但是你如果有認識的人可以問問囉
小弟是台灣公司
大陸人認定的台資
算是最扣門的企業
至少小弟在的公司是如此的
一般26薪水都在5.6000
年紀略大一點的都在1W上下(都是稅前,因為稅重,到手的錢少蠻多)
這樣的數字跟台灣一般大學生差不了多少
不然上海怎麼會精品名店.星巴克一間間開
我以前也不懂..
直到我知道大家薪水後...
才了解其中的原因
另外我有強調..
不是勞力階層..
主要是大專以上的
因為本公司的性質不會用到勞動層
除了打掃的
還有小弟有在看一些理財的雜誌
常有人請教理財及保險規劃
這些人的數字.
從3000到4.5萬都有
每期看..基本上都落在7000上下
(但這是稅後,稅前估計8.9千,這裡稅暴重)
但數字差異蠻大
因為有人24就領7000..
有人30才領7000
但雜誌本身不限於上海
北京.廣州.深圳都有的
但以大城市為主,二級城市為輔
另外這裡還有很多的黑色收入
比如津貼.紅包
這些是不列入GDP的
但以國企居多
有很多人薪水是2000/月,但津貼是N千的
或者配車的
油費報銷
這種台灣很少有的,也想不到的
這些從GDP就看不出來
因為津貼會由公司做為費用去做報銷.
算在經營成本裡
大家很喜歡看平均數
但是上海有太多的外來人
還有老一輩的..
這些人因為工作的內容都是勞動性質
也佔了多數
所以把平均工資降低了
不過上海去年的人均GDP是1萬美元
自己參考吧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