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買房都是靠父母!

說說我的例子..

小弟家裡住士林有四間公寓

3間出租,1間自住

房子大都是在小蔣時代父母買的,父母都沒有所謂的祖產,白手起家.

我問我媽為啥那時有錢可以買房子.

她說:那時候工作好找,房子也不貴.一般地段的公寓30坪左右約1-200萬就有了..

哪時我媽月入約40000,做裁縫工作 ,我爸月入約60000做土水工作,擔任工頭

------------------------------------------------------------------------------------------
反觀現在,我前年碩士畢業,去年退伍,很幸運的找到工作

薪水也不過3萬多,而目前的房價動不動就1-2千萬..且我還沒有學贷等負擔
我也有買房子置產
一開始身上還不到50萬
就是用標會等等買的近1000萬
你一定沒有做過連頭期款都是融資的房地產投資吧
------------------------------------------------------------------------------
小弟怕死,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日子過的比較愉快

苦行僧001號 wrote:
真的要比....

老王那時代,大學畢業生一個月一、兩千塊,
當時,一棟台北的公寓也要好幾十萬,精華路段的房子,總價上百萬的也比比皆是。

當年存款利率高,但是貸款利率更高。外加沒有什麼投資管道,要攢錢沒你想像那麼容易。
另外,當時愛國獎券的第一特獎也不過20萬,在當時就是「天文數字」啦。

老王說的沒錯,那時候很多人出國留學,是只買單程機票的,年輕人到美國後,第一件事不是找宿舍買車,而是先去找打工的地方。

老王那時代,經濟雖然在起飛,但是大家普遍學歷不高,能進大學的少之又少,在這樣的背景下,你認為會有什麼太多「好」的工作機會在等你。當年台北橋下一群群的工人等著找工作的情景,就跟現在大陸的民工一樣的狀況。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會跟無奈,老王講的是種現象,不必這麼憤世嫉俗。



你說的幾十萬的公寓是出現在民國60年中期以後,差了10年以上,民國60年代中期

大學畢業生一兩千塊的時代,起碼是民國50年代中期,

民國62-3年的時候,一各做工的工廠作業員,薪水大概都有2000多以上,

當然民國50年當年的大學畢業生鳳毛麟角,畢業起薪不但在同期算高,初就業擔任主管的比率也高,甚至升遷也快很多,跟現在大學生來說,應該跟幾各少數前段班的大學畢業生比才公平.



存款與貸款問題,當年可以靠省,先存錢在買房,利率1x%錢滾錢很快,10年左右大概可以滾出三倍,等錢存夠了才花錢買房.現在年輕人能靠省字訣買房嗎?

一各月就算存3萬,存10年,照現在1.x%利率走下去,滾不出一倍,頂多400萬出頭萬的存款,只能買台北市的2-30年的老舊公寓,還要背負貸款20年.

所以我才說現在年輕人很悲哀,連靠勒緊褲袋都不一定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買到房子,更不用說一各月要存三萬,起薪起碼要4萬多,住家裡吃家裡不亂花,只繳稅的前提下才能辦到.

老王看的是現在的現象,卻沒看到誰是現在這社會的骨幹,就是他們這群中老年人阿!
罵年輕人草莓,存不了錢,愛享樂,誰是教育他們的師長?誰是養育他們這種性格的家長?
誰是現在公司營運緊縮成本cost down,人事凍結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

難道這些都是這些7-8年級生?

sanawu wrote:
說說我的例子..

小弟家裡住士林有四間公寓

3間出租,1間自住

房子大都是在小蔣時代父母買的,父母都沒有所謂的祖產,白手起家.

我問我媽為啥那時有錢可以買房子.

她說:那時候工作好找,房子也不貴.一般地段的公寓30坪左右約1-200萬就有了..

哪時我媽月入約40000,做裁縫工作 ,我爸月入約60000做土水工作,擔任工頭

------------------------------------------------------------------------------------------
反觀現在,我前年碩士畢業,去年退伍,很幸運的找到工作

薪水也不過3萬多,而目前的房價動不動就1-2千萬..



您說的應該是民國60年底到70年中的行情吧
那個年代 裁縫月收入40000 土木60000
只能說你父母很會賺
我老爸當年聽他說一個月才6000塊
恭喜你有對會賺錢的父母

苦行僧001號 wrote:
這句話就更不通了,
那老王他們的上一代,又給了他們什麼?

在戰火的摧殘下,是一片廢墟,
這種現在不光是在台灣,日本也是,韓國也是,

為什麼他們可以站起來?你只會在這裡抱怨?


抱怨?
我又不是年輕人有何好抱怨的,我是在自省,反省我輩的無能!

戰火摧殘下,誰引領台灣站起來?就是老王上一輩所為,難不成老王他們一出社會就是某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某機關首長?

印象中民國70年代後進入工廠大概都有一萬上下的薪資,吃住扣一千的,

當工廠師傅,大概都15000-18000,不過要先從學徒熬起,幹到廠長的三萬附近或以上.

當年我朋友的老爸一天當工地師傅,大概一千,就算很高薪了,我朋友就很自豪的對我們說了他爸很厲害.

一碗麵5元!


弄土水月入60000,應該是75年以後,


suchemin wrote:
小弟怕死,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日子過的比較愉快

有把握就不會死..
剛開始有點壓力
這次金融危機完全不受影響
現在過得很快樂....
我這樣做死活自己決定
不這樣做
有的時候死活是掌握在別人手裡
??
mini790724 wrote:
您說的應該是民國...(恕刪)


說真的,他們很努力..小時後記得過年家裡也在車衣服

父母也捨不得出國..有錢大都花在買房子



特偵組 wrote:
你說的幾十萬的公寓是...(恕刪)


民國六十年

那時候我家裡長輩一個月薪資一千七百塊,大學畢業。
也有長輩在工廠當作業員,初中畢業,一個月薪資六百元。

那時家裡買了間台北的公寓,總價75萬元。


特偵組 wrote:
印象中民國70年代後...(恕刪)


Dear 大大沒錯..大約是在75年之後.一天工資約有3000..

加上我爸又是工頭,多少可以多抽一點..但後來開放外勞進來後都不一樣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