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地價創新高.都更殺很大.請跳90篇.


無情者傷人命 wrote:
我覺得20年房子到現在越貴,我覺得很合理,因為貨幣的關係,但需要有個範圍在.有可能未來20年後一碗陽春麵要價300元或500嗎?我覺得不可能除非世界不再有麵粉這種東西.


同意.

1995年去日本出差的時候, 百貨公司美食街約需花700~1000日幣吃一份炸豬排套餐,
現在呢 ? 哇..更便宜囉, 550~750就可以吃到囉.

台灣也是 !
看看樹太老,北澤壽喜燒...都是比10年前同類型的餐廳便宜近三成.

15年前約女友吃簡餐, 大多要 $250~$300, 排餐則約$400~$500.
現在呢 ? 沒漲反跌的比比皆是喔.

"買屋救現金" 不一定對




小弟認為..
房價在政府全力作多的情況下只會緩慢向下修正,暴跌的可能性不高.
有買房須求的自住者, 還是不要放棄低利購屋的好時機.

但是投資置產者, 小心風險已高.
有閒錢可適度地擴張消費, 促進其他行業的繁榮.
放定存也不錯啦.

政府一定在想"喵的,利多出盡了,金融大開放,可以賣的都賣的差不多了,股市怎麼還沒上萬點?怎麼辦阿~~"

同意樓上說的,政府作多,要跌也是緩慢下修

不過中間存在著高風險,這一波是被政府喊上來的,如果下修的時候政府喊話不靈光

到時候真的是無法預測...消費預期心理真的是很可怕的東西阿~

Paul123 wrote:
但身旁某位退休老師,已經有房產,還是於最近買屋(永和 38W/P),
繼續背20年房貸...(老師所得替代率高,退休沒差),
省吃檢用,做一輩子的屋奴,還樂此不疲...

這是當然的,一名現在退休的教師,假設55歲好了,他每個月可以領的退休金,大約是原本月薪的8成,
不用工作就有錢拿,不把這些錢拿來投資,不然要做啥。
如果體力還可以,還能兼差當代課或開補習班,收入可能比退休前還高,資深的如果還有18%,收入就不得了...

他當然樂意多背20年來玩房地產。
昨天晚上經過便利商店.看到蘋果日報還剩半疊...
以前找房子時是固定星期六日買蘋果日報的..
不太妙啊..
現在的房市看漲還是看跌,只要建設公司老板親自上火線推銷房子、媒體都在討論房市、影歌星大談房市投資的時候就是房市看跌的時候了
失眠中 wrote:
政府一定在想"喵的,...(恕刪)


政府救更慘.緩慢下修.緩慢停滯.緩慢上升.
房市還是應該回歸市場機制.
下一篇打算貼現在論的陸資.
告訴政府與建商陸資來也沒用.
21
媒體.名嘴.再騙阿.誰說買房地段第一.
電視上名嘴房市專家一直再說買房最重要的是地段.
我說根本是胡說八道.
買房最重要的是價格.價格.價格.
先說兩位投資地產朋友的例子.
甲投資客老手.
前幾年汐止逢與下雨就淹.
甲朋友再一次颱風淹水過後跟我說要去汐止看房子.
還要找我一起去.
我想說你阿達了.
他說現在剛淹大水想賣的人價格很好殺反正先去看看亂殺看有沒有人賣.
反正過幾幾個月天氣轉良沒颱風了再高一點的價格賣.
他講了一句我一直記得的名言.
管他在哪的房子或荒地.
只要能低買高賣的就是好地段.
乙投資客新手.
其實也不算是新手只是該投資客都是在北市的北部地區作房子投資.
正好透過關係知道一間信義區的老公寓要賣.
乙投資客價格是以正好是以市價多一點點價格購入.
想說信義區應該很好賣購入後還去裝潢.
結果套了一年都未賣出.
後來是以沒賺的價格賣給一位包租婆.
搞了一年的白工.
後來包租婆裝潢都打調搞分租雅房.
乙投資客賣給包租婆時說當時入手的價格沒搞清楚是主因.

要以投資的角度去投資房產.
是上只有好價格沒有好地段.
講到這.
或許又有人說好地段長期下來會增值.
但也要考慮好地段是會移動的.
北市由西向東是最好的例子.
誰知道幾年後哪是好地段.
至於怎樣是好價格.
我只能說還是等一等都太高了.
之前還看過一間房子,在未來捷運信義線的旁邊,信義路六段的門牌

投資課不知道用多少錢買,連裝潢也沒有直接墊高價錢拿出來賣

賣了一個月還是乏人問津

地段好也得在對的時機賣,很多投資客或屋主都把未來增值性給加進來了,而且加太多了

看看南港站前好了,貴的不像話,真的三鐵共構完工後真的還有多少增值空間?
等發薪水的上班族
+1

支持中肯理性分析的發言
在一片置入性的廣告行銷中
思考一下

極端看空看多都無意義
政府是操控者
他不會讓房價暴漲暴跌
台北市房價全面漲至200萬/P或全面跌至20萬/P
那是會暴動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