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對房地產的怨念只會害了自己

saya wrote:
30年前, 公務人員...(恕刪)


民國67年公務人員不止3000,房價(中永和)應該要3萬吧.
結了婚的家庭通常都會想辦法買房子......因此這部份的人是房地產主要購買者......而投資者只在乎是否有利潤價差......

假設有家庭的人是以自住為前提... 那應該立刻買嗎.....當然也不是因為你的薪水可是辛苦存錢才有的....在目前薪水不漲...股市基金賠錢的情況下....購屋基金可是得來不易啊.....

薪資所得是家庭購買房子的最主要考量因素.....所得與房價差距過大......硬買養不起也是白工....不是每個人都有4年級的經濟黃金期

房租收益與價差是投資客的一大考量.....目前投資客的價差逐漸縮小而房租更是連定期存款都快要差不多了.....

目前還是有很多合理的房子或是中古屋......多看多比較還是有好房子的......別被建商亂喊價就進場買房子才是安心之道
民國67年我剛好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中尉薪水6,700+加給700=7,400;公務員大概高一些,不過也差不了多少。77年時少校大概是3萬上下,十年中升遷加調薪一共翻了4翻。
67年時家人買的永和竹林路巷子內(市公所和中信百貨中間)新公寓──室內30坪(實坪),陽台7坪(未登記)──不到140萬。
以上是當時薪資/房價的一個小案例。請參考!


朋友間常說的是:我們這一代是中國5,000年來最幸運的一代,當時一切都在蓬勃發展中;慚愧的是我們沒能把蓬勃發展延續下來。

以後10年,您自信您的薪水能翻幾翻?
kanting wrote:
民國67年公務人員不...(恕刪)


起薪資料
http://blog.lester850.info/files/200701/006-940321.doc
我是以我老家當年買房時我老爸的薪水寫的, 應是民國64年左右
我有寫不是台北的房價, 我只是以我老家當年的每坪購買價跟現在同條路上的新成屋每坪賣價做比較

中永和當年的房價每坪多少我沒概念
而現在中永和大坪數新成屋的房價, 每坪"喊價"也應該有30萬以上吧? 記得前陣子最誇張的有看到新聞建商喊50萬? 至於成交價多少就不清楚了。

kanting wrote:
我一直都是以自住的眼光來說明, 10~20年年的居住期間不論暴漲暴跌其實都沒影響, 因為你還是住在裡面.
,...(恕刪)


果然最後搬出自住沒差這種歪理了
用來用去還不是這幾個理由叫人趕快買房子
一個月繳三萬的貸款跟繳三萬五的貸款會沒差?
一間房子一千萬買跟八百萬買會沒差?
月入三十萬的人大概覺得沒差吧
反正意思是說自住的人適合當盤子就是了
chmiao wrote:
民國67年我剛好畢業...(恕刪)


77~87年你的薪水應該又翻了4翻,10年前你就達到用還沒漲8倍的薪水, 買了後來漲5倍房子的人,在這之後出來
做事的人,一直都在痛苦的深淵中,這也是現在的年輕人常需父母的資助, 因為上一輩從這個社會攫取的太多了,之後的10年是在平衡.
我一直注意這次的通貨膨漲是否是5,6年級的1次平衡契機.
你應該不止買一棟房子吧,
不是說自住沒差?
如果大家都是自住
那為什麼說因為上一輩從這個社會攫取的太多了?

又如果上一輩的人買房都是賺取差價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就應該再房價處於高點的時候買房回饋社會嗎..


自住沒差所以叫大家趕快在高點的時候買房
這邏輯有點怪
難道買房不用繳貸款嗎
房價低買房..跟房價高買房..會沒差?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有錢人..
乎看了這麼多~~~!!

小弟來打個圓場

只打算一輩子租房子的~~,小弟不反對,因為小弟之前也是這個想法,

但是買了房子之後的安定心,是我沒有買房子前所沒有辦法感受到的,

包括您對另外一半的的交代,也不是買台車可以比擬的

但是您覺得人生到處都可以為家,那可能真的不需要買房子,租房子就夠了。

------------------------------------

打算買房子的,您是否有縮緊您的褲袋,不含房租每個月生活費低於7000(只不包含房租而已),

不要抱怨房租貴,因為你可以多花點通勤時間,來彌補房租,這個都是需要精算的。

我因為買房子所以一個月生活費只有6400元,夏天不吹冷氣,每天自己開火,早餐就一杯牛奶,中午訂便當,

晚上麵+肉+蛋,吃的清淡也吃的健康,每天騎機車通勤6公里,不吹大油省油錢,

當然各地名情不同,會有點落差,小弟不一一的說明。

-----------------------

至於已經買房子的,也退個腳步,剛出社會真的沒有現金,所以才會抱怨買不起,

工作個四五年,有現金,有存錢,或許觀念也會不一樣。

且現在網路資訊太發達,誘惑太多,錢比較不容易存,這也是真的~~!!

之前不想買房子的時候,一個月開銷約25000~30000,中間的不適應真的有些難度~~!!

------------------------

希望各位想清楚,就好了~~~!!自己走的路,自己決定,不需要別人的觀念不一樣,而討伐別人

也不需要別人的抗議,而大幅的改變自己的想法(可以稍稍的修正)
很簡單的問題, 如果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房子, 誰想用昂貴的價格入手?
10 年前的房地產榮景, 現在真的回本或是增值的房子比例有多高? 當然,
有需要就去買, 沒有需要就請多考慮, 投資沒有必然賺錢的 (雖然版上有投
資神人會說投資客不會賠錢).

那到底現在是低點還是高點? 老話一句, 知道就會成為好野人了. 所以, 怨
念還是正確的執念? 幾年後就知道, 現在就下定論? 猜對或猜錯都不意外,
反正不就 50% 的成功率, 電視上那些老師級的人物不都在玩這一招!?


真的看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話,我想人口結構的因素也要考量進去。
現在生育率這麼低,以後台灣的房子給誰住?(等對岸同胞來買吧)

現在小學中學的結構也漸漸在改變了,我想這些都是要考量的。

我周遭的人最近也都在買房,
也一直叫我買。

但我真的買不起,存款不到50。
在台北要買?頭期哪來?

我想有人樂觀有人悲觀都很正常。
每個人家庭環境也不一樣,
同樣的600萬,
有人覺得是零頭,
有人覺得有壓力,但還過的去。
也有人覺得跟本承受不起。(現在的我就是這種人)

但仔細想想,那些會對房市悲觀的人是不是現在就已經買不起了。
說他們沒認清事實,倒不如說現在的貧富差距,就是一種事實。
隨便寫...隨便看...如果世界也可以那麼隨便....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