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自民國64年即住在民生社區,那時民生東路只到敦化北路就變成"小路",民權大橋也還沒通。(那時一坪不到兩萬........)
我們家是民生東路五段,巷弄中最靠近民生東路的第一排"四樓厝"的一樓,想當年父親說後陽台直接可以看到飛機在起降,而現在已經後面有5條"弄"以上的房子(到民權公園)。
民生社區 擁有 全台北 1/8 數量的公園(數據是十多年前念建築系時教授說的。)
每條巷子至少有左右各一個錯開的公園,其設計目的為讓行人可以有更快速與不同的徒步行走路徑與心境,這是相當成功與具有遠景的都市計畫。(這也讓連棟的房子能借由公園,不會讓災害發生時,失控的火勢左右蔓延,防火巷的逃難路徑也縮短!)弄跟弄之間錯開,也是為了降低車速的設計~
我本身求學完全也在民生社區內: 民權國小-介壽國中-西松高中(民生社區內唯一的高中)
很多人討論的交通問題,尤其是"捷運",我想預定的"民生汐止線"20多年前就在鄰里內討論的很熱烈,我個人是覺得坐公車實在是超方便,也很懼怕"幾乎"只有四線道的民生東路交通黑暗期能多久? 雖然我反對了十多年,但是我近年實在覺得以都市計畫的長遠來看,是必須要有的!
至於機場,我想很多人都無法想像,去松山坐飛機是多麼方便的事情~~我走去機場20分鐘就可以托運行李了~前陣子韓國跟日本朋友來寄宿我家我跟他們開心地從機場"走"回家呢~
停車問題我覺得在民生社區住過的人就知道,我們有個不曾停滿的民權公園地下停車場(這個停車場整整從我小學做到高中......),六米巷在十多年前由雙面停車改為單面停車(位置少"一半",居然得到大家好評~!!因為消防安全的問題比停車更重要!反正停到停車場就好了~)
民生社區還有一個令人驕傲的特色就是騎腳踏車的人特別多! 我個人也是從國小騎到高中,每天我都選擇不同的巷弄回家,心情真的很好~
我在9年前退伍後,機運下購得內湖區捷運內湖站附近的大樓新屋,說真的剛搬來非常不適應~
有了地下室停車位(還有儲藏室),有了電梯,24小時的雙保全,有了捷運站........但是我每天還是回到民生社區去走走(我公司還是買在民生社區周遭,長輩也是續住40多年的老屋~)......但是要我住回去,也有點回不去~
說真的~論空氣.....民生社區也沒有多好(尤其我又住一樓)~內湖的空氣讓我好滿意~(更不用說台北市唯二的湖都在我家附近....)
治安到是我覺得民生社區普通而已,闖空門的偷兒其實我們家遇過3次,所幸都是幾千元內的損失,但是稍微有風吹草動還是會緊張~
淹水問題,40多年來經歷過"老民生"都知道有名的那一次後,是2001年賀伯颱風台北市的大積水~
居民素質我覺得是非常非常的好!
守法 與 遠見(很多新措施都是從民生社區開始嘗試的~) 都是一流的~
只要松山機場遷走,我相信,即便是15~20年後,這些看起來很老的房子還是會持續值錢的~
倒是這幾年,應該是朵兒咖啡館出現在富錦街後,開始小店林立~~反而週末很多"觀光客"出現在巷弄間......很不習慣~
(早在 朵兒咖啡館出現的十多年前,民生社區每條巷子裡幾乎都有"室內&建築設計公司",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除了讓大家看看整修老房子的功力外,也是往往我們散步時特別會去注意的事情呢~!!我相信這在台灣是看不見的~)
p.s.民生東路&新中街口 的寶鴻堂鐘錶行(即大家記憶中前身的金石堂),其實還有一個顯赫的背景,就是宏碁電腦的"起家厝"。
scott463 wrote:
從民生東路寶鴻堂買...(恕刪)
Canon 5D3 + Sony A6000
BMW 2AT
Lexus 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