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奢侈稅滿月了,北市房價續創新高!

ltelung wrote:
又不是吃藍色小藥丸 ...(恕刪)


那請問何時見效??十年? 二十年??
還是等到張教授當總統的那一天???
五年前聽他的話不買房的人, 現在買得起了嗎??
買房當屋奴??? 拜託~~ 你去租房子, 就是當屋奴的屋奴!!懂嗎??

yunyunhome wrote:
張教授常說什麼價量背...(恕刪)


唉,沒人認真會你這個,我回好了.

基本上,他不是經濟或是國際貿易類組的專業,所以他不會去注意這方面的整體性,會出現這種說詞其實也早在預料之中........

所以會看空的模組實質上他套的就很明顯是用哪種模式來看了.
>買房當屋奴??? 拜託~~ 你去租房子, 就是當屋奴的屋奴!!懂嗎??

呵呵, 是當屋奴的老闆啦! 付房貸1/3的錢, 房屋修繕還不用自己處理, 日子輕輕鬆鬆! 不貪求房價增值的利益就卸下擔心房價崩盤的壓力!
現在的房價難道還可以說是房價起漲的底部嗎? 投資客真的不擔心已經房市已經作頭了嗎? 呵呵!

totofan wrote:
>買房當屋奴?...(恕刪)


但是叫你搬家的時候你就得搬,然後也不保證沒有其他問題風險等,也是跟買房子一樣罷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大家都要往反方向解讀呢?

人總是在恐懼中待宰! 怕買貴而買,標準的追高行為

追高的結果,均價僅漲1.17%,量卻縮了20~23%,量縮,加上漲勢疲弱,擺明了就是末升段

投資者追價意願大減,觀望者不急進場,房市想突破高點再向上,唯有成交量不斷續增,否則反轉向下修正,只是遲早的事


zenith0111 wrote:
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大...(恕刪)


我是不反對,但是也不太建議這種說法,對也1半錯也一半.
真的是聽聽就好~上星期去木柵看我大姨子住的社區~同棟大樓30坪含車位~打電話去問信x仲介~
仲介說:不好意思,那間賣掉了喔~
大姨子:那請問賣多少錢?
仲介:1千多萬喔
大姨子:不會吧!網站上看開價才8百多萬,怎麼可能賣1千多萬~
仲介:喔~不好意思,看錯了,是賣7百多萬啦~
我在旁邊~看~難怪房價會高~房仲真的是一整個胡說八道~@#*~x
我個人親身經驗房價不能用等的(因為過去歷史己經證明)如果房價可以用等的,那麼每個人只要等就好了....我認為台北市及新北市好地段房價套句偶像劇所說:"回不去了";我自己親身經驗之前我買新莊
思源路大樓那時候頭前重劃區那塊地雜草一堆當時想法很簡單買自住房子只要房價負擔的起就買了,
陪我一起看屋的朋友因為再"等"更低房價,事實證明我朋友沒有"等"到低房價,給各位網友參考
仲介?你1982年想做父母會打斷你的腿、1992每天喝西北風、2001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門口還分租給美而美早餐店,其間的較小的倒閉潮就不予贅述了

學者、專家,打知名度嘛,求名求官求財富是人之常情。但放到檯面上主事,你看諸如林全、陳添枝、劉億如等等,哪一個可以稱得上適任?學者嘛,大家也都還在學嘛

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Matt Damon旁白的紀錄片「Inside Job」(壹電影有),這錢潮禍源早在雷根時代就開始了,那位罵人「笨蛋,問題在經濟」的克林頓、牛仔戰犯小布希、還是只會說不會做的Obama,不都也是蕭規曹隨,便宜行事。歷任聯準會主席委員、財長、首席經濟顧問等哪個不是主謀共犯?外加全球迫於形勢一起「打假球」的領袖們........

沒錯,現實局面已大幅脫離過去為我們熟知的總經環境,這些「看得到的黑手」一再的運用數字公器,為一己私利去操控市場機制。只是歷史經驗明白訓示這只是一時的苟延殘喘,插管掛呼吸器不過是堆高你我醫藥費(諸如原物料、股房價)帳單,沒有改善病入膏肓又不斷被急救摧殘的脆弱體質。

俗語說得好,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還看好的就要有「願賭服輸」的準備,要看衰的也要有「耐心」與「平常心」去看短期價格,畢竟,曲終人散前的煙火秀總是最炫耀的!

pandashow wrote:
我個人親身經驗房價不能用等的(因為過去歷史己經證明)如果房價可以用等的,那麼每個人只要等就好了....我認為台北市及新北市好地段房價套句偶像劇所說:"回不去了";我自己親身經驗之前我買新莊
思源路大樓那時候頭前重劃區那塊地雜草一堆當時想法很簡單買自住房子只要房價負擔的起就買了,
陪我一起看屋的朋友因為再"等"更低房價,事實證明我朋友沒有"等"到低房價,給各位網友參考...(恕刪)


我個人也買到號稱漲幅一倍以上的區域 ( 因為沒賣不知,所以號稱)

不過從觀察投機客/無良仲介一"月"三市的過程

我深刻確認,這個沒啥資源的小島正走向衰敗


產業發展已經開始糟糕了,又把大量資源無限制壓在水泥上

如果對岸沒有繼續灌頂,台灣下一代大部分應該都是外勞

不過最近看一些新聞, 從對岸發展高鐵的經驗,似乎也沒神到哪裡去,外強中乾,問題很大

也許快自顧不暇了


新加坡是用企業經營的角度經營國家

不過從企業經營的觀點來看

台灣熱衷這種無效率的金錢遊戲,最後一定會害到台灣的,只是要多久而已


也許應該考慮移民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