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租金報酬率 買房投資真的划的來??

吐司羊 wrote:
看完黑心建商的告白後...(恕刪)


那篇是反串文
跟本不是建商自已發的文
算是一點點有在碰房地產的常識而已

還有更黑暗的..
我爺爺,外公,爸爸都是搞建築的
常聽到他們在講...
如果是建商的告白,應該會講出來吧
caesar1040 wrote:
這樣何不買下來呢? ...(恕刪)


這是一個一針見血的提問
在下回答一下:
期盼都更,通常大多數是紙上富貴
我有四百五十萬自備款,為何不買下老公寓?

1.總量概念:都更就是吹泡泡,假設一百戶地主吹成兩百戶、五十戶地主吹成一百戶,就算全球的有錢人都來收這些多製造出來的泡泡,收的完嗎?收完以後要怎麼樣?這時候人口成長率下降的理論真的就可以發威了。臺北市現在只是都更第一代而已,等到都更機制成熟、速度加快,大家覺得會發生什麼事?這應該不用數學吧?所以我幾年前就提出一個學者不敢提的看法:「都更一定要配合都計變更」,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不能再虛應故事了。以後你多出這邊的量,就一定要減那邊的量,這是很簡單的數學,但是台灣人的腦袋不是這樣想,台灣人想:「大家來都更,大家都賺錢」、、、有看過賣不出去的地主保留戶嗎?以後就會大量出現了、、、賣不出去的地主保留戶怎麼辦?每個月繳近萬元的管理費嗎?都變豪宅了,管理費可是憑空多出來的大開銷。

2.角色互換:租屋者請您們不斷鼓舞房東:你們的房子一定會馬上都更!這種心理建設一定要不斷的幫房東建立,這樣你才能拿到低的租金,至少我個人是只要看到信箱裡的土地開發信件,一定會敲鑼打鼓的昭告房東。但是、、、實際的整合速度就不必說了、、、難道我要揹著房貸陪三、四十年的老屋走完它的餘生嗎?反過來想,用租的就不會有這種壓力了。都更的好處只有第一代屋主享受最多,接第二手的就算了吧,除非是建設公司老闆親口跟你講「喂,我們要蓋了」,叫你去買。不是說老公寓都不好,重點是第一手的屋主才能沒有負擔的等待都更。

3.450萬自備款,年租金18萬、、、又可以租25年!而且就算我想買,房東因為是第一代的老地主,鐵定是不會賣的,但是因為他持有成本低,所以他只怕麻煩,不怕收益低。這時成為一個優質的房客就是重點了,房東寧可找到好房客勝過找到高收益。

4.擁有房屋所謂的安定感或幸福感或自主權,其實只是誇大,並不是說一定沒有,重點是自己心態要調適,否則陋室銘是怎麼寫出來的?人家是住豪宅嗎?
quarterback wrote:
mopher 真會理...(恕刪)


文中已經說過我現在絕對是無殼蝸牛
也說過我買賣房子的高投報率不是靠技能智力,而是「我剛好在SARS結婚買房」
「我剛好在SARS結婚買房」
就這樣而已

只是單純分享租屋的好處(並不代表買屋沒有好處)
這是一種心境
只是分享,沒有洗腦

bis0815 wrote:
我爺爺,外公,爸爸都是搞建築的


老兄拜託別調大家胃口
能不能教怎麼可以分辨出結構安全的房子
還是哪幾個建商比較可靠?
我最擔心的是鋼筋與防震相關的
玩命耶!
jacklinn wrote:
老兄拜託別調大家胃口
能不能教怎麼可以分辨出結構安全的房子
還是哪幾個建商比較可靠?
我最擔心的是鋼筋與防震相關的
玩命耶!


結構較好
我爸說是地主自建自住自售的那種...
房子蓋好,如果不鑽孔採樣,沒看到裡面
建築師也不敢保證安全吧

我爸公司承包公共工程
有民代來強迫推銷他代理的劣質高價建材
我爸有提到一個立委,之前常常上媒體爆料,臉黑黑的無黨籍立委
現在好像沒選上吧..

哪家建商可靠喔?
很有名的那個,房貸要繳二代的,都被踢爆承重牆灌漿不實過...
我也不敢保證哪家可靠

我在北大特區
聽說有一家建材用的很堅固
可是隔局卻很差...
大樓裡面弄的像公寓
mopher wrote:
這是一個一針見血的提問
在下回答一下:
期盼都更,通常大多數是紙上富貴
我有四百五十萬自備款,為何不買下老公寓?

1.總量概念:都更就是吹泡泡,假設一百戶地主吹成兩百戶、五十戶地主吹成一百戶,就算全球的有錢人都來收這些多製造出來的泡泡,收的完嗎?收完以後要怎麼樣?這時候人口成長率下降的理論真的就可以發威了。臺北市現在只是都更第一代而已,等到都更機制成熟、速度加快,大家覺得會發生什麼事?這應該不用數學吧?所以我幾年前就提出一個學者不敢提的看法:「都更一定要配合都計變更」,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不能再虛應故事了。以後你多出這邊的量,就一定要減那邊的量,這是很簡單的數學,但是台灣人的腦袋不是這樣想,台灣人想:「大家來都更,大家都賺錢」、、、有看過賣不出去的地主保留戶嗎?以後就會大量出現了、、、賣不出去的地主保留戶怎麼辦?每個月繳近萬元的管理費嗎?都變豪宅了,管理費可是憑空多出來的大開銷。

2.角色互換:租屋者請您們不斷鼓舞房東:你們的房子一定會馬上都更!這種心理建設一定要不斷的幫房東建立,這樣你才能拿到低的租金,至少我個人是只要看到信箱裡的土地開發信件,一定會敲鑼打鼓的昭告房東。但是、、、實際的整合速度就不必說了、、、難道我要揹著房貸陪三、四十年的老屋走完它的餘生嗎?反過來想,用租的就不會有這種壓力了。都更的好處只有第一代屋主享受最多,接第二手的就算了吧,除非是建設公司老闆親口跟你講「喂,我們要蓋了」,叫你去買。不是說老公寓都不好,重點是第一手的屋主才能沒有負擔的等待都更。

3.450萬自備款,年租金18萬、、、又可以租25年!而且就算我想買,房東因為是第一代的老地主,鐵定是不會賣的,但是因為他持有成本低,所以他只怕麻煩,不怕收益低。這時成為一個優質的房客就是重點了,房東寧可找到好房客勝過找到高收益。

4.擁有房屋所謂的安定感或幸福感或自主權,其實只是誇大,並不是說一定沒有,重點是自己心態要調適,否則陋室銘是怎麼寫出來的?人家是住豪宅嗎?



我是一個有位於都更區老公寓的房東
我跟的你看法不同
1.你的總量概念在都市精華區不適用,再怎麼樣,人都會想辦法往生活方便機能好的地方住
情況是西瓜靠大邊,人越多,機能越好,交通越發達(台灣政府只會算蓋捷運後能收益好不好,不好他就不蓋)
於是大家都會想辦法往越貴的地方住(如果沒有預算上限,你想住台北市哪裡)
如果你現在的管理費近萬,以社區住宅大樓來講,大概你手上有3-4戶,只要租掉一戶,就不用擔心管理費問題
更何況大家不願繳那麼高管理費時,區分所有權會議就可達成共識降低管理費
2.我家那老房子,自己住嫌太爛,大整修嫌太花錢,乾脆買新房子...老公寓丟著也是丟著,刷一刷租出去,房租當補貼
新房子貸款(反正租不租出去都要買新房子,有租最好,沒租也不會自己住)
3.同樣的地點(北市精華區),你現在自備款450就可以很輕鬆的住,要是你10年20年後再來買呢?
25年租金繳完,你有什麼
別人20房貸繳完,房子也增值幾倍了吧,到時你要去跟他買一樣的房子,看你要多花幾倍的錢
(我很慶幸當初家人選對地方,目前增值四倍,如果當初沒買下來,我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
優質房客..我想全台北市也不會只有你一個吧...我的房子地點好..房東也可以挑房客..
4.大家都住陋室,用人家睡過的床,用人家冰過的電冰箱,什麼傢俱都是別人用過的
牆上不能釘東西,不能裝潢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時帳單來是別人的名字
這跟遊民有什麼兩樣
我的經驗是這樣 :
約三年前我買了一戶中壢28坪的大廈,公設比很低,室內是三房兩廳一廚雙衛雙陽台,
總價225萬 + 仲介費4.5萬,自備款大約是50~60萬元,
房屋狀況很好,所以也不用在花錢整理,直接可以出租,
我們只有跟樓下管理員說此屋要出租,隔天就租出去,一直到現在都是同一組房客,
房租每月$8,000元,銀貸每月約$9,000元 (1.56利率,本利攤還方式),
管理費、水電費都是由房客繳費的,是準時交租金的好房客,
這樣算起來,我們只拿出50~60萬元頭期款,其餘每個月只要再付 $1,000元,銀貸20年,
感覺沒什麼壓力 .... 就有一間房屋了。
bis0815 wrote:
我是一個有位於都更區...(恕刪)


1.誰跟你用別人睡過的床,當然是要房東給新的~~錯誤觀念~~

2.假設你爸媽之前是繳10%的利率繳10年~~以前450萬一年利息高達40萬還沒加本金
,算了算你爸媽繳了千萬才得到現在這30年房子,現在卻只能一年收租20萬
如果一千萬拿來租房~~可以租60年外加培養子女出國深造
受過良好教育的子女或許可以賺更大~~

3.隨著房屋年紀越來越高 舊屋維護成本會增加
哪天糞管塞住+樓上漏水造成壁癌,你就知道還能不能拿舊屋出租1年20萬去貼補新屋貸款
可能還要倒貼~~租得出去就要偷笑了


另外,為什麼不住在舊屋並且利用舊屋去貸款新屋賺轉手差價

豈不是更好賺~~~何必等哪遙遙無期的都更~~

lissir66 wrote:
我的經驗是這樣 :約...(恕刪)


你損失了60萬頭期款的機會成本(投資中華電每年可以的5~6%利率),還每個月倒貼1000元

房價折舊+稅

機會損失 60萬*6=3.6萬

出租損失 0.1萬*12=1.2萬

稅負損失 你大概要繳0.5萬

房屋折舊 暫不計算

合計 你每年損失5.3萬 占了你頭期款8.8%


怎不覺得你有賺錢,覺得你是賠錢作善心


這兩天來看這個版看到這篇,回想起我這附近租金不知道變化如何,

所以就上奇摩、pchome的拍賣網頁看中和北二高交流道這的租金行情

我這邊工作十年有餘都是租屋,所以偶而總是會看,但是這次很驚訝

因為出現down到三千的房間…

當然貴的也是有,不過那幾間掛了好多年同樣照片,以前就太高沒看到有人租

我還蠻佩服這些房東,空了這麼多年房子,條件還是死硬撐著,租金貴、押金多,還要簽約一次付一年

傻了才會去租勒,附近差不多條件,月付就好的很多,押金最多一個月

大多家具都齊全,有些網路第四台都有,還不需要另外付費

鐵打的房東,流水般的房客…

房東真的對手是另一個房東,房客只是挑自己適合的房子,越挑會越精的

我就發過很多文教人挑房。

最近要租屋的注意:

1.押金超過兩個月的別租。

2.不是月付的別租。

3.用電熱水器的別租,除非房東負擔電費(這個冬天一個月等於多一千以上房租,而且在北部冬天,即熱式熱水器根本無法熱到可以洗澡)

4.一層隔成很多間鳥籠的別租
這種房間都被幽閉,空調得一直開,又多一筆電費。
加上人多干擾多,共用的洗衣機/浴室…要排隊。
要是木質隔牆或者地板,火災就知道了…燒起來比啥都快,水泥隔間好一點。

5.頂加最好別租,一個月冷氣費用上千,還熱得發燙。
除非房東隔熱做得很好,不過…有可能嗎?好得隔熱很貴的勒~

6.跟房東一起住,還是房東住太近常常會來巡房的別租,一天到晚念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就知道了。

7.小心沒跟你說的額外費用。
大樓管理費、清潔費、公共電費…最好的方式就是跟房東訂契約寫明哪些是你要付的費用,其他沒寫得就是房東該付的。

8.修繕費用也在契約寫明房東負擔
房間的東西,只要不是你帶來的/破壞的,房東都是有責修繕的,惡劣的會凹要你自己出修理費。

有些會說你使用不當壞掉,請他舉證,不然物品都是有壽命,誰知道上一任是否本來就用的快壞了?

有些房東會惡意拖延修繕,這也就是上面我寫說不要一次訂一年,要月月付的原因,
隨時可以搬走!

9.完全沒對外窗,或者連陽台都隔起來當房間的別租
連個晒衣服的地方都沒有,陰暗潮濕的地方,人都會生病的。

10.不能報房租費用節稅的,跟房東要求降價
你知道報房租可以省多少稅金嗎?
我自己一年房租近十萬,加個個人保險兩萬多,報列舉可以省近一萬稅金!!

當初就跟房東說好要報稅,結果房東答應又反悔…最後只肯在五月少兩千租金。
等於我幫房東繳稅八千XD…要不是我這間我很滿意,我一定照樣報稅下去,然後搬走!

很多房東自己逃稅,又不懂每年可以報修繕費用(忘了多少,好像租金收入百分之多少)抵稅
其實報稅對房東根本沒有多出多少稅。

PS:我租一層才八千,兩房兩廳一衛,除了頂樓這個缺點,其實挺划算的。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