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GU12 wrote:第一次發言如...(恕刪) 感謝您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這幾年來投資客的確賺不少,一些限制投資客的政策陸續出來,你想問未來會跌嗎?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畢竟"希望跌"和預測跌是兩回事,你不妨試著回答看看!
frainlll wrote:01 上的房地產相關...(恕刪) 房地產和股市有些不同的地方現在大家看空 是因為很多人買不起 是因為很多人不想買貴了試問少數看多想要賣更貴的 誰會去和他買如此一來房價就要做頭 或者這波修正下來 再拉一波上去 作m頭
不想再說 wrote:先看投資客躲不躲得開...(恕刪) 說的好像投資客都要陣亡一樣還早吧?! 房市永遠正反意見不一看多的人就趕快買看空的人就趕快賣,或空手再等等反正總是有人會賺有人會賠就看各人功力了但那自住的,有需要看這短期的波動嗎?小市民永遠是散戶怎麼玩的過主力
之前看永和頂溪捷運的共構案看到甲房仲業一坪單價近70萬(過年前),真是令人頭皮發麻,昨天又看到同一建案不同戶,乙房仲業一坪單價約55萬,真的是在政策壓力下殺出嗎?昨天看了一個房子,屋主開價1280萬,仲介說當初別組開價1150萬屋主都不肯賣,有鑑之前實例與老婆討論後開950萬去斡旋,不知能否能跟屋主談到一個好價錢,各位覺得有望嗎?或是另找仲介與屋主談
不想再說 wrote:不是有人說台灣有88%的自住率??其實也反應在現在租屋市場不振的現況.只有12%的非自住人口,如何接得住投資客掉下來的刀子呢??...(恕刪) 你認為那12%的非自住人口, 若此波房價大跌, 會有多少比例出來買屋?扣掉抱著終生買不如租的、在貧困線上下求温暖的和那些幻想等著精華地段房價會腰斬再打折的, 剩的比例更少, 所以依你的邏輯, 在這個族群中,未來會買房的人只會比12%少.那其他88%的人不能再買房嗎?多少年輕人和父母同住,在結婚生子後想買屋獨立, 變成首購族?積蓄足夠的人不會想換更好的屋子?機會好時,乾脆直接買第二棟.對於滿手是錢的好野人而言, 房子只是資產組合的中一環,有機會就買個幾棟放著吧.而投資客在房價跌時只會流血砍出?不能撐到下波回檔?或是加碼低接買進?更可能有大批已是空手的投資客等著低檔補貨.在房價買賣的拉鋸中, 那個族群才是決定的力量?
FUGU12 wrote:之前看永和頂溪捷運的...(恕刪) 如同本樓各方意見, 現階段看漲看跌的人都有, 屋主是始終如一的看漲, 還是已漸漸鬆動, 恐怕要你用力出價才知道, 建議你還是出你可以接受的價錢, 買不到可以加價, 買貴不會退錢.跟買汽車一樣,定價是很死沒錯,可是不同sales賣價還是有差; 如果你沒有感受到仲介正努力幫你殺價,換一家也無妨, 還是有些仲介比較有彈性的(服務費方面) 3/17 Update:一些朋友雖未直接預測漲跌, anyway, 感謝您提供看法!一些預測"似有玄機"又"暗留伏筆"....,我盡量依我國文程度解讀!統計至59樓如下:看漲: 9 (40.9%)看跌: 8 (36.4%)平盤: 3 (13.6%)有待觀察: 1 (4.5%)平盤或漲: 1 (4.5%)看漲要買: 4 (30.8%)看跌不買: 4 (30.8%)看漲不買: 2(15.4%)看平不買: 1 (7.7%)看平要買: 2 (15.4%)
張教授在3個多月前提出要觀察1年的的建議後最近在升息, 簽ECFA 後表示可再觀望2年再逢低進場2010-07-02 工商時報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昨日指出,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後房價大漲,是因香港房價在CEPA前已連跌數年,處相對低點,但北市房價目前相對高點,他不認為房價將因兩岸ECFA而大漲,反之,未來3年房價會逐漸下跌,首購族及換屋族可再觀望2年再逢低進場。 感覺整個房市多空變數很多, 觀望的時間也要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