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住台北市真的會比較好嗎?

joe13579 wrote:
尤其是人的學習過程的曲線, 家庭氣氛, 親子關係,恕刪)


到此我知道joe大跟我的看法其實是一致的...

我把學習環境=學區環境+學區居民,而學區居民裡面就包含家庭氣氛跟親子關係,但是個人的學習過程的曲線這是屬於個體差異的部分,在我的論述理一開始就排除了,要不然連個人IQ、EQ等東西都要拿進來講,那真的就討論不完了。

至於其它跟我原本議題(學測分數)無關的,像是學習快不快樂啦、個人未來發展啦、學校安不安全啦等等,我就不多著墨了。


bbe022001 wrote:
我何時因你的話自卑了?
我是會因別人很強而自卑,但那個人不是你!
我只是看不起你們這種崇洋媚外的人


光是這一句
"像台灣那些人那麼努力的, 如果是從小在美國培養發展的話, 成就一定更大"
你的根據在那?你不是你的大美國優越感作祟,憑那點說出這樣的話?

"台灣人在學術上出類拔萃的大多是美國訓練出來的, 那事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
這句話你只看過最後結果,卻沒有看到在小時後國家對他的根基的養成所付出的心血,
如果沒有這樣的好根基,你肯定他們有這樣的成就?
這樣說就好像台大的學生有成就都是台大培養出來的,和高中國中,國小的養成都無關是一樣的道理!

沒有好的基礎,他怎麼發展?
有了創造力卻沒有知識,又如何能創造出東西!

飲水不知思源,有了成就忘了培養你的人,這就是你說的好教育?

現在各國去往美國學習發展,不過就是因為美國擁有目前大部份的高科技
但這不代表是他們的教育好
不過是戰後的得利者,再以高薪吸引各國人材投靠而來的成果
和他們的教育有什麼關係!
未來如果中國掘起,換中國強大之時
是不是又要改一套說詞了?


繼續離題一下
小弟在台灣美國都受過教育 最高學歷是在美國拿的碩士 有雙重身分 我直話直說 rinconj是正確的 基本來說美國的教育絕對比較好 你去看看世界大學排名前十名 美國的大學佔幾間? 我在二地也都有多年的工作經驗 在美國上班周遭同事能力的確強很多

看了您的發言內容 只覺得您根本不了解美國 說難聽點 有點井底之蛙...不好意思 (btw 美國不只有高科技強)
美國的確不是十全十美 但能稱霸地球長達2個世紀 不是您這種空洞的三言二語可以批評的 我也是大概至少住在美國的第三年後 才真正明白何以它是世界的第一超強大國

我知道您沒有自卑 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有一種莫名的自負自傲 比較難接受承認別人好 日本人沒有把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學好 搞個明治維新全面西化什麼的 後來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我不優秀也不是崇洋媚外 只是實話實說 得罪了
ejan1969 wrote:
到此我知道joe大跟我的看法其實是一致的...

我把學習環境=學區環境+學區居民,而學區居民裡面就包含家庭氣氛跟親子關係,但是個人的學習過程的曲線這是屬於個體差異的部分,在我的論述理一開始就排除了,要不然連個人IQ、EQ等東西都要拿進來講,那真的就討論不完了。

至於其它跟我原本議題(學測分數)無關的,像是學習快不快樂啦、個人未來發展啦、學校安不安全啦等等,我就不多著墨了。

討論[學測分數], 是一個結果論, 代表學校之間的[學子學習成效], 回溯其原因, 就是你說的 [學區居民] !!


[學區居民裡面就包含家庭氣氛跟親子關係] ----> 這反應在[學測分數]結果上 !!

-------------
上面是照你的邏輯推衍出來的, 不過怎樣看, 都覺得很奇怪, 你不覺得嗎? <---- 我想[學測分數], 只是反應這一區的小孩子, 比較會[考試] , 如此罷了 !!

會考試 , 比較會[唸書] ?

我想, 大學前的教育階段, 首重 : 人格獨立性, 人品完備性, 身體健康成長性!! <----- [會考試] , 並非是教育的全部, 事實上, 我認為這跟教育一點關係都沒有, 跟[面子]比較有關係 !!

面子, 也可以說成[榮譽], 但, 這些對全體貢獻了些甚呢? 榮譽, 應該來自於對全體的貢獻, 會考試, 我真的一點都看不出來, 對全體貢獻了些甚事? 反而都是為了[自己] <---- 我想, 這不是[榮譽] !!

影響考試的成積(學測分數), 手段可以很多, 也可以用[極大壓迫方式]來達成, 這對健全人格的培養, 有相當大的傷害, 可見得, 達成[高]平均學測分數的手段, 才是要注意的!! <---- 學校文化與教學手段 !!

小孩子, 並不見得適合---> [高]平均學測分數的學校教育文化與手段 !!

適不適應的觀察準確度, 掌握在[親子關係]程度上, 也就是說 : 孟母三遷, 是因為孟母瞭解孟子, 母子關係良好前提下, 所進行的遷移, 可很多父母, 選學區, 是看自己感覺喜好來判斷, 就像是希望小朋友將來要成為XXX, 是一樣的 !!

[高]平均學測分數---> 只單純證明一件事, 這個學校的學生, 比較會考試 !!
tsuyao wrote:
日本人沒有把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學好 搞個明治維新全面西化什麼的 後來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日本人, 有學好[中華文化的精髓] !! 且將西方治學研究的精神與方式, 引進, 改良, 融合到本地文化中 !!

導致很多[中華文化], 都要去日本, [尋根], 這是很大的諷刺與悲哀, 大陸人, 在中華文化上, 真的要多加油, 不是光搞[經濟], 光搞[軍事], 那不是[國力]的全部 !! 沒根的國, 又沒有先進的管理制度, 反而易走極端 !! <--- 危險 !!

偏題了..有感而發罷了!!
joe13579 wrote:
也可以用[極大壓迫方式]來達成, 這對健全人格的培養, 有相當大的傷害

這就是台灣教育問題的所在!!

其實日本教育也有類似的問題 !!

通常念碩士, 還可以過關, 念博士, 可能就需要將過去[教育毒瘤]觀念先移除 <---- 這衝擊很大!!

過去, 台灣教育排名前幾大的學校碩士生, 開始到海外名校修學博士, 都很挫敗, 簡直是從天上掉到谷底般, 重新學習 !!

現在, 我想狀況應該有比較好些了!!

[極大壓迫方式] <--- 我是極度唾棄 !! --> 想想看, 台灣明星學校, 放棄這樣的教學方式嗎 ?

我都要求小朋友考70分, 就可以了!! 我告訴他們, 70分, 是學習怎樣盡責任, 是為自己!! 連續20,30分, 我會乾脆替小孩子, 辦理休學, 因為小朋友身心層面, 可能出問題了 !! 越念, 恐怕越糟糕 <--- 俗話說 : 越補越大洞 越上越糟糕 !! <--- 本來心地善良純正的小孩, 搞到個性身體都出問題, 何必呢? 反正都是20,30分, 也是浪費時間 !!
joe13579 wrote:
這就是台灣教育問題...(恕刪)

我想大大您已經離題了...

畢竟樓主這個帖子是問為何要住台北市的問題,所以我只簡單的回應,因為平均學測分數高,所以選擇住台北市念台北市的學校,但是您已經擴大題目到教育制度的範圍了,建議您另開一帖,我是很樂於參與討論的。
ejan1969 wrote:
因為平均學測分數高,所以選擇住台北市念台北市的學校,但是您已經擴大題目到教育制度的範圍了,建議您另開一帖,我是很樂於參與討論的。


[高]平均學測分數---> 只單純證明一件事, 這個學校的學生, 比較會考試 !!

[極大壓迫方式] <--- 我是極度唾棄 !! --> 想想看, 台灣明星學校, 放棄這樣的教學方式嗎 ?
-------------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為了學區擇屋的盲點, 不勝枚舉, 後來小朋友考不好, 家長只會怪小孩, 家長說 : 我們已經盡了父母責任, 都是小孩的問題 , 為此, 買房子還特別選明星學區 <---- 這話, 應該很耳熟 !!

這是一個--->大迷思 !!

希望小孩子受比較好的教育, 買明星學區內的房子 <---- 通常都比較貴一些, 但這貴的沒有甚道理 !!
Dracula6502 wrote:
問題是很多老闆都把公司設在台北阿


不是住台北市比較好, 是被迫要到北市的上班族, 沒有可選擇的, 否則外縣市人口, 為何要離鄉背景來台北[找工作]呢?

問題是很多老闆都把公司設在台北阿

老爸老母, 都在家鄉生活, 分隔兩地, 遠離家鄉討生活, 好在哪裡呢? 大多都是不得已 !!
joe13579 wrote:
這就是台灣教育問題的...(恕刪)


早期台灣技職教育還沒被忽視前,就學後出路選擇還比較多元,

自從廣設大學後,
台灣的教育方式開始變得像一間工廠的生產線
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
台灣學生歷經20多年的加工製造後,
次等生產線出來的產品,就去當17K~30K之間的奴工
高等生產線出來的產品,就去當30K~50K以上的奴工

高等奴工瞧不起低等奴工,低等奴工又瞧不起外勞奴工

整個思考模式、眼界不但狹隘,而且偏頗

所以為什麼有人要送小孩出國,
因為其他國家真的有很多的機會發展
不像台灣重理工輕人文

旅日圍棋棋士張栩,如果不是去日本,恐怕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留在台灣,他只是一般人,很難靠圍棋有一片天

之前新聞有看到一個台灣女生,從小就愛塗鴉,後來家人送她去美國
現在,她成功進入皮克斯工作,
可以說是踏進了那個領域中的最高殿堂,
興趣結合了工作,如果她留在台灣,後果可想而知

又如果王建民沒去大聯盟,而是在台灣發展的話…(默

不過,送小孩出國並非萬靈丹,一定會有最好的結果,
我國中隔壁班的同學,畢業後父母送他去加拿大
後來因為不適應,高中又遇到同學嚴重的種族歧視
結果持槍掃射同學,最後飲彈自盡(還是被警方擊斃,忘了)
當年是很轟動的新聞

我相信他父母一定很後悔送他出國,寧願留在台灣,但為時已晚

到底什麼樣的環境適合自己的小孩,小孩又喜歡什麼
不是每位父母都能有孟母三遷的智慧

父母真正該做的事情,套句長輩告訴我的
第一,讓小孩子平安長大成人
第二,教導他們是非善惡對錯
這樣就夠了,要做到這兩點,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看看台灣校園現況就知道了,第二點有多少父母做不到

至於小孩長大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順其自然吧
(這離題離大了 )
tsuyao wrote:
繼續離題一下
小弟在台灣美國都受過教育 最高學歷是在美國拿的碩士 有雙重身分 我直話直說 rinconj是正確的 基本來說美國的教育絕對比較好 你去看看世界大學排名前十名 美國的大學佔幾間? 我在二地也都有多年的工作經驗 在美國上班周遭同事能力的確強很多

看了您的發言內容 只覺得您根本不了解美國 說難聽點 有點井底之蛙...不好意思 (btw 美國不只有高科技強)
美國的確不是十全十美 但能稱霸地球長達2個世紀 不是您這種空洞的三言二語可以批評的 我也是大概至少住在美國的第三年後 才真正明白何以它是世界的第一超強大國

我知道您沒有自卑 因為我們中國人都有一種莫名的自負自傲 比較難接受承認別人好 日本人沒有把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學好 搞個明治維新全面西化什麼的 後來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我不優秀也不是崇洋媚外 只是實話實說 得罪了
...(恕刪)



美國強在他的國力強大的久,撈錢撈的夠多
所以很有辦法砸大錢研究,造就了現在的成果
所以他們擁有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知識
這就是為何大家都非要往那邊去的結果
百年來,也順便造就了他們強大的帝國
因為不論是那理來的人,最後的研究成果,都留在那理了
這變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也變成了好的人材非往那理去那能再高一級的宿命
因為他們擁有了別人短時間內追不上的知識,你非去不可!

但這是一種學問高低的斷層及薪水高低的不同所造就的不得不為的移動,
而非是他們教育制度的成功,我寧願說這是他們經濟實力的展現!
也就因為如此,優秀的人材不斷移動的結果,造就出了現在的美國
就像在台灣,所以有的優秀人材都往建中北一女跑
最後台灣的頂尖大學也都差不多都被這些學校包辦
難道就是說這些學生都是建中北一女培養出來的???

其實,建中北一女是好在進來的那些學生優秀,而非學校會教。強的是同學間的競爭力,而不是老師的能力特好!
把那些學生都拿掉後,建中和北一女就還會是原來的建中和北一女?還是只剩名字還叫建中和北一女的普通學校而已?

好的教育是在不對的地方,資源不足的地方還造就出好的人材,這才算是好的教育。
資源比別人多,教授知識別人高,吸引進來的學生素質又都是一時之選,結果造就出來的人,如果還有輸別人的
的話,這代表他的教育真是差透了!


美國頂尖名校當然強,強在他們有別人所沒有的資源
強在他們有別人沒有的研究成果
強在他們有別人所沒有的外來優秀人材來傳播他們的知識
但不代表他們的教育方式是比較對而且成功的!
相對於國內的很多的學校的教授
他們也不是就比較差,只不過在資源,在各方面上的弱勢
導致相對上沒有這樣多的東西可以教而已。
但這是需要時間來追上的!

美國的高等教育在整体上有沒有比較好?當然有!要不然為何這樣多的人還要去?但那是許多的條件綜合而成的。並不能就直接說是他們由小到大的培育是成功的!

最後,你要說別人是井底之蛙也無妨
當只提出一些無說服力的說法來証明你認為的優越之時
我幹嘛和你在意的?你只不過想用貶低別人的方式來抬高自已証明自已去過國外留學,讓他人生氣而已!

最後,我同意你很多的中國人會有莫明的自負自傲是真的不可取!
但更多的中國人在長年被外人壓榨之後的自悲自憐,才更是另人傷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