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verHsu wrote:
看到這裡只有一個感想...(恕刪)
很高興終於有人了解了
就是這樣沒錯

哪怕是老共當年搞文革知青勞改下放住牛棚時期
一個村子裡狀況好條件佳的房舍
也不是給剛下鄉落戶的知青住的
而是給幹部或年資較深的同志住的
排序是人類的本質
不管怎樣
總是有人前有人後
絕對不可能通通一樣大家歡喜
差別只是用什麼東西來排
那些成天喊台北買不起的
拿一個新的排序標準來給我聽聽
你確定用這個標準你就能夠住進台北市?
bis0815 wrote:
建商會開那價格,表示有人會接受,對會買的人來講,就是合理
反之,覺得貴的人來講不合理
大家都覺得不合理..那麼建商自然會降價
我以前住景安站附近,20年公寓,權狀35坪使用到50坪,才買380萬
相對的,你住的地方就不合理
一坪十多萬,你覺得沒有買的價值
那請你介紹一個值得買的地方(這個問題我已經問了n年,到現在沒人答的出來,你會不會也是其中一個)
stish wrote:
誰跟你台北市1/3的收入3萬
台灣國民所得平均一個月4.5萬,台北市肯定高於4.5萬
再加上20歲60歲以上的,台北工作人口平均有7萬的薪水...(恕刪)
stish wrote:
誰跟你台北市1/3...(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