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00080 wrote:
嗯,如果捷運真的那麼重要,那所有非捷運站應該都滯銷賣不掉了
生活機能對現今有車的台灣人而言,
一點都不重要。至少沒重要到需要多花幾百萬去買
所以台北市才有這麼多沒捷運,卻賣的比新北有捷運的新房貴。
而新北市,更有一堆沒在捷運旁,卻賣的遠比台北市捷運公寓貴的新房
因為台灣在進步,一堆新的商場,一堆新的遊樂設施,一堆新的遊玩型態(露營之類的),都配有大量的停車場。
現在營業額最高的商圈,絕對是停車場最大的商圈,而不是捷運最方便的商圈
Costco不在捷運站旁,但他的業績絕對完爆沒停車場但有捷運的賣場
市場就是有非常多不在乎生活機能的客群,才會讓非捷運宅在市場上流通
自然,市場上亦有在乎生活機能對客群,才會讓捷運宅在市場上流通
捷運宅的確比較貴阿,你討論內容跟邏輯完全閃躲這點

我免費來梳理一下你的邏輯
>>嗯,如果捷運真的那麼重要,那所有非捷運站應該都滯銷賣不掉了
非捷運站不會賣不掉,降價就會賣掉
沒有賣不掉的物件,只有賣不掉的價格
您可以查看看 同區無捷運站跟有捷運站的地點
價格是否差不多喔

>>所以台北市才有這麼多沒捷運,卻賣的比新北有捷運的新房貴。
你如果是要討論有沒有捷運沒差
應該是要用 台北市 有捷運&沒捷運 且座落位置類似的地方 來看新房價格是否有差喔
不是拿台北市跟新北市比,然後說台北市沒捷運的地方也很貴(得證捷運就是沒用!!)!光行政區就完全不一樣了
ok 那就來看文山區 萬隆站附近走路10分鐘內 大樓差不多70-80
附近靜心中小學(地點很棒吧,升學保證的文教區) 離萬隆比較遠 大樓就差不多60上下了
這就是鄰近捷運的差別
>>而新北市,更有一堆沒在捷運旁,卻賣的遠比台北市捷運公寓貴的新房
又一個代換概念
你可以拿新北市沒捷運旁新房跟台北市沒捷運旁的「新房」來比較啊
>>現在營業額最高的商圈,絕對是停車場最大的商圈,而不是捷運最方便的商圈
Costco不在捷運站旁,但他的業績絕對完爆沒停車場但有捷運的賣場
市場就是有非常多不在乎生活機能的客群,才會讓非捷運宅在市場上流通
我想問企業營業額高低跟房價的關聯.....?
那中和區 內湖區 南港區 信義區 ....公司多到不像話 是否暗示未來房價將要噴爆了呢
你應該也知道房地產還是與供需有關吧
如果因為某地開好市多,大家前仆後繼想買它旁邊住,那才是推升當地房價的機會吧
(事實上你知我知沒人會想住好市多附近,都是住遠遠假日才會開車過去採買)
--
總結 捷運宅在目前仍是有它的保值因素 而你提的論點並無法否認這點
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生活型態的偏好 但不表示您採取開車不在意捷運的這個生活型態 其他大眾就不在意
(大多數的人就是在意,所以捷運附近才會比較貴阿)
以上
Alstublieft wrote:
捷運宅的確比較貴阿,(恕刪)
如果中文字偏愛捷運的意思,是比較喜歡喜歡捷運,但沒捷運也無所謂,那基本上你是贊同我觀點的。我的觀點是,有捷運當然更好一點,但沒捷運也無所謂。多數人也是如此想法,所以一樣60分條件的房子,有捷運的60分房子自然有更好一點的價格。但很多人在預算考量下,可能會選擇條件80分但沒捷運的房子(要不然新北不會有一堆80分豪宅,而其價錢比台北市60分捷運宅貴)
但如果中文偏愛捷運的意思,是捷運跟非捷運只能二選一,而最後偏向捷運而捨去非捷運。捷運是購房的一切,沒捷運的房子根本沒人要,那你的確不贊同我的觀點。
但如果偏愛捷運指的是只選捷運,而多數人偏愛捷運的意思是多數人只會選捷運宅,那現實應該捷運宅的價格全數高於非捷運宅,而不是互相交錯。
應該是北部最垃圾的捷運宅,都該高過北部最棒的非捷運宅。
但現實顯然並非如此,故真理就是
捷運只不過是購買房子眾多因素中的一環,而不是唯一考量。
而捷運之所以只是購買房子眾多因素中的一環,是因為多數人都能找到不需要依賴捷運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要說的是流通性,那我承認捷運宅流通性高(liquidity),因為一樣的價錢,市場上佔很大數量的人願意買60分的捷運宅而非80分的分捷運宅。
但你要講保值性(rate of return),那每個房產都有其狀況,根本難預測。
(如果捷運宅漲幅無可置疑的永遠超過非捷運宅,那資本市場會給非捷運宅成本價,因為根本沒有利益可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