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已買或想買東煒建設"大可山石"的建案

飛來狐2015 wrote:
A1/2/3
B1/2/3
每戶單價都不同,話說 ~~代銷說戶數也剩不多, 惜售~~我是存疑

另外,停車位我看的是b2大車位,開價270(停車位 是建商獲利的來源之一,價格則根據附近停車供需而來。)所以就是用總價概念去談, 不要陷入單價的迷思。
舉例來說,石牌捷運旁的最新的樓 珸xx, 3房格局我覺得很鳥,採光也不好,但4000+是有人買單的。石牌算是北投區最好價格的,也最穩。(除了磺溪旁的豪宅案,現在價格也下修了)
一樣奇岩新屋 正3房(不是那種小3房), 版主,你認為2500有機會嗎?

小基地案子,我是不看的~~個人經驗談

貴的不一定好,但便宜沒好貨。

最後6間格局,我只對2間的格局有興趣。 但樓層選擇卻很少~

這些年看房買房累積,太多眉角,無法一一贅述。
今天打球,打不好超累


還不錯啦,代銷願意讓您看六間,小弟去看的時候已經先講明要三房40幾坪標的,因此只看了兩間符合條件的,
代銷也有鼓吹看50幾坪的,但被小弟婉拒.
若奇岩新餘屋三房約45坪若能有2500的價格,小弟倒是會慎重考慮(車位可買可不買,故車位另計).
您說便宜沒好貨,小弟保留,因為餘屋都是預售被挑剩的,採光,格局,方位通常會差一些,但,其實也有因大坪數並無那麼多的需求而剩出來,單價也沒比小坪數貴(但總價多就是了),奇岩裡面的同棟建物各樓層應該沒甚麼好不好的品質差距(但有採光/格局/方位/視野的好壞差異),除了頂樓一般會有常見的漏水之外,住起來應該沒甚麼太明顯的好壞,因為限高到8樓,住3/4樓與7/8樓能有多大的差異呢?
估計大可山石可能只賣出一半戶數(兩次去看的地下停車場,及搭電梯與穿越大廳與觀看公設的過程所看到的景像),
它的最大缺點就是採光日照,目前只有左邊的大樓就已經明顯的缺乏日照採光,將來右邊鄰居都更改建,會更為明顯.
guest2000 wrote:
還不錯啦,代銷願意讓(恕刪)

看來我的表達能力不夠,讓你看不懂,偶會再自我檢討。

根據你的預算需求
同一大樓,3房沒車位$2500/有一坡平車位$2750 ,以後要賣 哪間比較好賣?
換不同大樓, 答案又如何?
建議你有空想想,再問問房仲,或這價位的買家?

買完還有裝潢的問題, 這又是另一個很多眉角的地方。(好在裝潢金額遠比買屋小很多)
大家都想省錢, 但社會在走,很多事不是價格第一。。。

剛好認真看了此案,才參與討論。
結論:以樓主這樣的心態,注意是心態哦!也不是 大可 要的目標客群..
5年後,回頭看看 大可 跟 隔壁的 是否有落差,等待時間驗證。
都更,哈哈哈哈,15年內應該都沒機會(貪婪的人性,除非政府釋出誘因),建商小弟也認識一些


希望打這麼多字,有幫到即將購屋的人。畢竟很多人幾乎只能買一次,梭哈的概念。
不再回覆。。
飛來狐2015 wrote:
看來我的表達能力不夠,讓你看不懂,偶會再自我檢討。

根據你的預算需求
同一大樓,3房沒車位$2500/有一坡平車位$2750 ,以後要賣 哪間比較好賣?
換不同大樓, 答案又如何?
建議你有空想想,再問問房仲,或這價位的買家?

買完還有裝潢的問題, 這又是另一個很多眉角的地方。(好在裝潢金額遠比買屋小很多)
大家都想省錢, 但社會在走,很多事不是價格第一。。。

剛好認真看了此案,才參與討論。
結論:以樓主這樣的心態,注意是心態哦!也不是 大可 要的目標客群..
5年後,回頭看看 大可 跟 隔壁的 是否有落差,等待時間驗證。
都更,哈哈哈哈,15年內應該都沒機會(貪婪的人性,除非政府釋出誘因),建商小弟也認識一些


希望打這麼多字,有幫到即將購屋的人。畢竟很多人幾乎只能買一次,梭哈的概念。
不再回覆


無關您的表達的能力.
小的意思是若賣方有附車位要賣,小的就買,若無車位,就租用建物附近的停車場,所以才說可買可不買.
因緣際會,看過一個建商與地主合建RC建材提案的簡報,建商地主對新合建的建物分配比約55:45,因馬路寬度關係,
樓高只到8樓,簡報提到建造成本每坪11萬(含室內的地磚,磁磚,衛浴設備TOTO,還有廚櫃,無冷氣,無自來瓦斯),設若該建案可建銷售面積為1000坪,則建築成本為11萬/坪*1000坪=11,000萬(一億一千萬),因建商可55趴,每坪售價30萬(底限為27萬),則建商收入1000坪*0.55*30萬/坪=16,500萬(一億六千五百萬),毛利為5,500萬,若為底限價,則建商收入=1000坪*0.55*27萬/坪=14,850萬(一億四千八百萬),毛利為3,850萬.
但建商還有車位銷售的利潤,所以建商無論如何都不會虧損,只是利潤多寡.
最近對大可山石相當有興趣,
不知每坪55萬是否有機會?
實價登錄有43戶(108-12底止),
因此剩約60~70幾戶
(109年第一季不知成交了幾戶)
所以降價是否可能?

不知奇岩重劃區是否更好?
Anna89 wrote:
最近對大可山石相當有興趣,
不知每坪55萬是否有機會?
實價登錄有43戶(108-12底止),
因此剩約60~70幾戶
(109年第一季不知成交了幾戶)
所以降價是否可能?

不知奇岩重劃區是否更好?


代銷說大可共102戶,若實價登錄有43戶,則新餘屋還有59戶,也許這段時間又售出幾戶,假設最新餘屋對半,還有51戶,表示大可從預售到完工(去年底完工)交屋還賣不到一半,這似乎呼應本人所看過約十個建案的新餘屋,除了有一案只剩個位數戶,其餘至少都還剩20趴仍未賣出,呼應本人對建商其實有不少庫存的判斷.

我看過奇岩三個建案,其中兩案約剩20趴仍未賣出,另一案比較多(但詳細趴數未精算),個人認為奇岩的環境比大可好(但價位也比較高,因開價較高),大可的銷售成數低,應該會有談價的空間,至少從8折談起吧.
祝您能順利買到您理想的住屋.
guest2000 wrote:
代銷說大可共102戶,若實價登錄有43戶,則新餘屋還有59戶,也許這段時間又售出幾戶,假設最新餘屋對半,還有51戶,表示大可從預售到完工(去年底完工)交屋還賣不到一半,這似乎呼應本人所看過約十個建案的新餘屋,除了有一案只剩個位數戶,其餘至少都還剩20趴仍未賣出,呼應本人對建商其實有不少庫存的判斷.

我看過奇岩三個建案,其中兩案約剩20趴仍未賣出,另一案比較多(但詳細趴數未精算),個人認為奇岩的環境比大可好(但價位也比較高,因開價較高),大可的銷售成數低,應該會有談價的空間,至少從8折談起吧.
祝您能順利買到您理想的住屋.


看了一段時間的新古(餘)屋,雖然比較中意奇岩重劃區附近(含區內與區外),但昨天看了萬華區另個新古屋後,也許會考慮此Case?
人生經常如此,構想或計劃的事務通常不如人意,反而意外的/不期的結果經常發生,萬華區某些地段的公告現值與實際的週遭環境有點脫節,也許是地價總是在反映過去人們的認知.
guest2000 wrote:
看了一段時間的新古((恕刪)


請問萬華那個區段住家環境比較好呢? 我目前住北投,也有考慮萬華,但對那環境不熟。
pych wrote:
請問萬華那個區段住家(恕刪)


北投區的奇岩重劃區比萬華區任何區段優多了,您的首選應該是奇岩,不要考慮萬華吧.
小的觀點,萬華區實在沒哪個區段的住家夠優的,主要萬華區沒甚麼公園綠地,也許青年公園是比較像樣大一點的公園,但它似乎屬於中正區.
飛來狐2015 wrote:

剛好上星期經過有去...(恕刪)

俗話說:一車一價
用到房屋上也是適用的

很多業務在用話術上,常會讓消費者先有一個價格,例如中古的多少,我的多少,這個是所謂的「定錨」

我覺得清水模不錯,但業務會跟你說所以比較貴,這是不對的

有人說隔壁的是多少多少,我一定要往上加?有人說我當時候多少現在要多少多少
這種都是在製造消費者心理的價格後,往上加

我看了很多房子,買不買成隨緣,但目前這個行業似乎都是這樣,因為景氣跟氛圍都是這樣,但民國90年我看人生第一棟房時,石牌公寓20大樓32-35,你們會說回不去了,是真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superwhats wrote:
俗話說:一車一價
用到房屋上也是適用的

很多業務在用話術上,常會讓消費者先有一個價格,例如中古的多少,我的多少,這個是所謂的「定錨」

我覺得清水模不錯,但業務會跟你說所以比較貴,這是不對的

有人說隔壁的是多少多少,我一定要往上加?有人說我當時候多少現在要多少多少
這種都是在製造消費者心理的價格後,往上加

我看了很多房子,買不買成隨緣,但目前這個行業似乎都是這樣,因為景氣跟氛圍都是這樣,但民國90年我看人生第一棟房時,石牌公寓20大樓32-35,你們會說回不去了,是真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賣貨人當然盡可能賣高價,所以從行銷/廣告/話術等各種手段,要讓買方接售賣方訂出的價格,但是,產品有很多競爭者,也有不少替代者,等著要先賣出他們的產品給買方,只要買方能多做功課,掌握產品的成本結構(但,這可能有點困難),應該也不致於被賣方予取予求.

昨天,我前兩週去看在萬華的新古屋的仲介來電,謂小的怎沒下文了呢,仲介的口氣似乎能接受我的出價模式,小的也看了該建案的幾筆實價登錄,每坪價格比小的出價金額都稍微高了約一至三萬之間,顯然小的出價模式蠻符合實際行情?猜測,實價登錄稍高於我的價格,應該是樓層不同的關係,因小的看的是四樓以下的低樓層.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