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asi wrote:再提N次, 世界唯...(恕刪) 台灣無法的原因是因為政府不論藍綠都是極右派偏袒資方跟既得利益財團,建商橫行霸道有毒食品輕判幾百萬就沒事我還沒去過荷蘭,但今年去新加坡住的airbnb我猜八成也是國宅,新加坡路上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房子都感覺是國宅(政府管理),但這些公寓居住品質比台灣市區絕大部分的老公寓都好得多,而且乾淨,室內也擺飾的不錯,搞不好比一半以上的01網友住家都還漂亮,又規畫非常多的綠地跟公園
艾莉絲. wrote:我還沒去過荷蘭,但今年去新加坡住的airbnb我猜八成也是國宅,新加坡路上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房子都感覺是國宅(政府管理),但這些公寓居住品質比台灣市區絕大部分的老公寓都好得多,而且乾淨,室內也擺飾的不錯,搞不好比一半以上的01網友住家都還漂亮大笑,又規畫非常多的綠地跟公園 如果台灣政府也可以跟新加坡一樣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台北市早就都更大半,01上鬼扯的居住正義問題根本不存在。想像一下如果那些四五層高的老公寓都改成20-30層的大樓,能多容納多少人口。當時文林苑開趴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站在那些學生對面向他們比中指。
papasi wrote:改善力的培養是需要"實際執行"累績的,不是抄就能學到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以才說, 做就對了... 我覺得在台灣,所謂的"配套措施",都是拿來質疑的藉口而已。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講:"你有考慮到XXX嗎?""你有考慮到OOO嗎?"然後就是無限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