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忘了政府現在缺錢,到處找財源課稅, 所以現在不是將房屋稅吵得沸沸揚揚嗎? 有錢人的遺產稅根本課不到因為他只要把錢轉移到海外 就安全了, 之前調高證所稅, 國內大戶不就通通出走不玩了,現在台灣股市只剩下外資在撐盤。 所以政府只好拿房市來開刀, 因為房子沒辦法搬走沒辦法移到海外, 且擁有房子的人通常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政府對他課稅他不容易上街頭去拼命,示威, 未來政府對房屋這類的資本所得一定會逐步調高稅率,直到課稅基礎接近實際市場價格為止, 所以未來的 3到10年只會逐步調高稅率不可能停止, 現在不是連退休金都要一併檢討嗎,可見財政赤字有多嚴重, 對有錢有房階級的房屋稅怎麼可能鬆手。 所以現在有多間房子或 住豪宅的人 , 不都在想辦法賣屋嗎。 過去了三四十年台灣的房市會一直上漲完全是建立在戰後嬰兒潮, 人口太多, 如今人口結構嚴重反轉甚至比日本老化的更快, 台灣的薪資水準更是倒數的, 奉勸各位年輕人不要衝動,先搞清楚 過去三四十年來 房市上漲的結構 和未來整體人口結構及經濟的轉變, 再決定你要不要買房吧.
我個人覺得你在這未來2,3年內買房的話將是你人生最大的錯誤, 因為連政府都希望他每年緩跌, 只有套牢的投資客急及狠心的建商每天都在想辦法片年輕人進場買房. 因為兩三年的重挫 將造成經濟危機但如果用五六年的緩跌,自然有可能在中間換手,假設總共的跌幅是4成,若中間換手則兩個人每個人個負擔50%的跌幅,那這個房市,就不會崩盤, 政府又能繼續課到稅. 請各位想清楚一點.
當然還是要看 投資展望 阿
樂陞 每天70 80 鎖死跌停的時候 借你一千萬 利率1.5% 你就敢買嗎
就算你敢再10塊錢賭 那你也一個 能有幾個人這樣?
投資客更在意的是市場氛圍 有那個"怕買不到房" 的社會氣氛 才有投資客會來
另外投資客還要考慮到的是周轉時間產生的稅率問題
不讓你高周轉了 你只能做大波段 怎麼個炒法
以前房價可以一日三市 是因為 左手丟右手 右手丟左手
現在大大降低了這種交易模式 自然就很難再搞這種老鼠會模式
而且政治人物現在很清楚 要選贏就要打房
看看57新聞王的收視率就知道那一邊選票多了阿
更直白的 台灣國力 ( 經濟 政治 人口 )上不去 房價就沒有可能上的去
最現實的是 , 上面這三個 經濟 政治 人口 我很有信心可以說都沒有可能解決
我來分享我最近的新資訊
淡水線物件多得要命 (石牌站 <-> 中山站 區間 )
步行10-15分鐘內的 10年內新外觀大樓物件都可以殺到53~55萬附近了 坡平車位 大概降價15-20/P萬有
步行5分鐘+"超優生活機能地點"+含車位 老華價差不多60附近 大概降價 10/P萬有
至於第二第三排的老華夏 不含車位 大概價降 15-20萬/P有
正大安區 5年內小豪宅 回落25-30/P 大概掉回95-100萬初頭 才開始議價 (原本總價五六千萬以上的 小豪宅 )
不要擔心 等著吧 年輕人
北市就怕你嫌房子老不想住 不怕價格不下來
若是嫌老 就到 外圍重劃區 蛋黃都軟了 重劃區也是軟很多 從之前高點大概都回落15萬/P 有
價格差不多都回到2010~2011的水準了 還會在更回去的
虛榮 重視保值 要捷運 或剛好碰上兒女就學又沒人可以給遷戶籍 -> 台北老房
重生活品質 覺得人生短暫有幾個10年 不想委屈自己 有開車 -> 重劃新房
反正都還是別急
最好也要想清楚 貸款10-15年內還不清的就別買房了
不要以為自己弄個30年好像就可以
台灣的日子會越來越艱辛的
現在是大空頭
空頭的意思就是
今年跌 明年跌 後年反彈 次年盤整 下一年又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