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1P換幾P你才會同意都更?


muji1005 wrote:
這位樓主老就是貼都更...(恕刪)


就我所知道樓主L大只喜歡透天別墅, 偶爾下到凡間笑看都更俗事罷了.
Robert1012 wrote:
我在中正區公寓是住三...(恕刪)


是中正區那個地方.那個搞不清楚的建商.我這裏的狀況和R大差不多.
也是第一排住3之2. 後面一排是住3.但建商分配的比例很合理.
大馬路分的多.後面分的少.換了二個建商都搞不定.所以都更無望.

--------------------------------------------------
補充.搞不定是因為一樓違建要分的比一般行情還要多.
大家對土地分區的容積率都很清楚.
ellon wrote:
是中正區那個地方.那個搞不清楚的建商.我這裏的狀況和R大差不多.
也是第一排住3之2. 後面一排是住3.但建商分配的比例很合理.
大馬路分的多.後面分的少.換了二個建商都搞不定.所以都更無望.


第一排400%裡應分較多
第二排才225%,坪效比400%差

前後排想要一樣?換幾家建商都一樣,因為這是法規層面

louissvs wrote:
台北市屋齡31年以上...(恕刪)


舊的 1p = 現在室內 1P ..

因為新大樓虛坪太多 ,朋友台北老家都更後
室內縮很多 , 就算房價比以前高又如何 ?
那是拿來自住用 空間變小 , 怎會住得爽 ..

taiwan2008 wrote:
舊的 1p = 現...(恕刪)


我目前這裏舊公寓55萬. 新大樓80萬
建商都更後一坪換一坪再加一個停車位.

我的想法是舊公寓30坪值1650萬 .
新大樓2400萬.再加車位250萬.共2600萬. 差950萬.

把新大樓賣掉.把多的950萬再買附近的舊公寓.
扣掉搬家及裝璜費用.應該還有多600萬. 再除55萬.
那又可以多買個10坪.
只可惜我的一樓違建鄰居堅持違建要一坪換一坪.
害我的白日夢無法實現.若這個想法可行.
一樣住舊公寓.還有新裝潢.房子還愈換愈大間.
ellon wrote:
我目前這裏舊公寓55...(恕刪)


同地段30~40年以上舊公寓跟新大樓單價差不到2倍是只有台北市會出現的怪現象...
中南部不論房市景氣好壞單價差5~10倍以上是很常見的...
部份銀行較嚴格的鑑價中建物殘值都接近0...
土地鑑價因為沒有都更機會也極低...
台北市老公寓還不都是都更誘因炒作上去的...
weiannn wrote:
同地段30~40年以上舊公寓跟新大樓單價差不到2倍是只有台北市會出現的怪現象...
中南部不論房市景氣好壞單價差5~10倍以上是很常見的...
部份銀行較嚴格的鑑價中建物殘值都接近0...


銀行較嚴格的鑑價中建物殘值都接近0,
並不代表他的房子市價就接近0,
你有一間50年的房子,你願意用 0元(房子)+土地的價格 賣給其他人嗎?


西門町一間"地上權"的透天厝被法拍,
底價就是用房屋的殘值,
而最後拍到的價格是這個底價的65倍。

http://tw.news.yahoo.com/video/%E6%B3%95%E6%8B%8D65%E5%80%8D-095500794.html

不過拍到的是債權人就是了....其他人都白忙一場

ellon wrote:
我目前這裏舊公寓55萬. 新大樓80萬
建商都更後一坪換一坪再加一個停車位.

我的想法是舊公寓30坪值1650萬 .
新大樓2400萬.再加車位250萬.共2600萬. 差950萬.

把新大樓賣掉.把多的950萬再買附近的舊公寓.
扣掉搬家及裝璜費用.應該還有多600萬. 再除55萬.
那又可以多買個10坪.



本來就可以這麼做,
偏偏一大堆人死腦筋,
說什麼新房子要繳管理費之類的傻話....
看來大家都放棄跟釘子戶談判了. 蓋了再說.
就算基地小.畸形. 總比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好.
等那天釘子戶想重蓋.一定會蓋的更畸形.兩敗俱傷.


北市都更難行+國有地禁售
百坪以下微型基地幾成主流
大台北、居不易,除有「鳥籠住宅」外,近年來因國有地禁售、都更難行等因素,也出現「鳥籠建案」。
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十九巷內出現基地面積不到二十坪的「鳥籠建案」,建案面寬僅兩輛機車長度,深度更僅不到三輛轎車長度,是台北市目前銷售中的最小基地建案,更可能是全台目前最小基地建案。
建商低調表示,一旁的空地為國有地,原想一起整併開發,多次與公部門協商,均不肯讓售,才會在如此小基地的夾縫中求生存。
該建案基地面積僅有十九.五坪,預計興建地上六樓住宅,一層一戶,整棟建坪約一○二坪,每坪開價八十二到八十五萬元,整棟開價約八五○○萬元。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目前北市開發基地一百坪以下的建案近二十個,多數處於早期開發區域,加上整合難度高,乾脆直接開發興建。
永慶代銷協理潘是諭表示,近年來受到大面積國有地禁售政策及都更窒礙難行兩大因素影響,台北市土地供給更少,加上大台北、居不易,小宅建案銷售佳,部分中小型建商擔心整合曠日廢時,乾脆直接將手中小基地進行開發。
潘是諭說,目前台北市第一圈,包括大安、信義、中正、中山等行政區,區域內推案近八成都是一五○坪以下的小基地建案;第二圈包括北投、文山等其它區域,小基地建案占比約五成,且整個北市百坪以下的微型基地建案有愈來愈多趨勢。
據代銷業者表示,目前中小型建商多鎖定戶數單純的老舊建物,整棟買下後,直接打掉重建,也是近來微型基地建案增多原因。
耕薪都更公司副總經理陳佳蔚指出,以目前建商對都更態度,一是乾脆選擇不玩,二是達到一定規模及門檻後,便直接排除不同意戶,寧可縮小規模,犧牲獎勵,也造成基地畸形都更案愈來愈多。
非傻話, 真的, 公寓大多不必管理費, 就算放著養蚊也沒甚負擔.

THE666 wrote:
說什麼新房子要繳管理費之類的傻話....
忍忍忍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